云南新世纪滇池国际文化旅游会展管理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求人们将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依据,来对城市开展有效的规划设计工作,创建起一个适宜人们居住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近年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该如何高质量强化生态建设,打造生态城市已经成了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和探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如何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工作,希望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保护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发展理念,所以在生态城市设计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更加需要我们把握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并以城市服务功能、安全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为建设基础,以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出具备多方面功能的生态城市。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
基于发展道路和经验总结和提出的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发挥生态优势,坚持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造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的生存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开展生态城市规划,要综合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通过统筹规划,保障设计成果的科学化和合理性,符合生态学有关要求与原则。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站在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等多个层面分析,打造有机生态体系。
2、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2.1完整性原则
所谓完整性就是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该城市原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能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导致新生态破坏,这也不符合生态城市设计理念。因此,在实际生态城市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根据该城市生态系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城市设计,促进城市良好发展。
2.2发展性原则
伴随着我们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建设美好愿景希望也在不断地加强。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构建生态城市,首先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态理念,对于废气处理以及能源使用,还有节能减排等等多个城市项目建设,将宏观性的项目建设做好。这样也可以为人民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建设绿色城市,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城市发展建设工程成为一项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福祉工程。
2.3自然性原则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全面考虑当地的自然特征,以不破坏原有自然条件为原则,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原有的地理环境。此外,相关部门和人员还要确保当地的生态环境可以长远发展,让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3.1精心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方案
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此来有效确保城市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从而制定出城市发展蓝图,起到保护城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环境的目的。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做好全面规划设计工作,同时,还应该合理布置空间轮廓线,完成交通网络以及廊道的布置工作,通过适当增加廊道的绿化面积,从而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网络系统。
在具体实施斑块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例如,绿地广场、中心公园以及绿化带等,需要合理完成绿化布置工作,除此之外,生态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还应该考虑到民风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确保现代城市能够体现出大自然的气息,从而让人们更好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3.2提高城市产业分布的合理性
在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布。从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出发,将城市生态保护理念充分融入在内,对城市产业的分布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于一些经济效益较好,污染程度较少的产业应该集中安放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并且将这些产业的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形成重点城市中心区域,同时还能促进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产业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示范性的作用,其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效仿,这样能够促进城市企业的整体生态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3.3加大城市绿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绿化建筑作为核心工作,应被充分重视。当地政府需要加大重视城市绿化建设,设计人员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预留绿化土地,并优化整合分布零散绿地。通过合理规划设计,能够更好的串联布局,并逐渐加大绿地覆盖面积。在进行绿化工作时,应加大乔木、灌木等植被整体比例,合理应用自然植被,确保植被类型的丰富性,保障绿地生物具备多样性和丰富性。设计人员将建筑设计和植物绿化进行有效结合,遵循低碳建筑理念,提高城市整体绿色容积率以及城市生态量度,能够有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热到效应造成的影响。
3.4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从生态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公众具有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及表達权、监督权,在规划和建设以及管理方面均有相应的权利。生态城市建设,通过生态治理和保护,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的受益者是公众。目前来说,生态城市规划实践中公众的参与不强烈,未能有效发挥公众的力量。究其原因,生态建设成效的获得时间很长,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强等。实践中要积极构建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奉献力量。例如,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发公众参与模块,在开展生态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等工作时,同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相应的信息和建议,更好的了解环境现状和民众的需求,进而高效推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获得更好的效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
3.5积极推广绿色运动
绿色运动,是指关心地球环境破坏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团体组织通过各种渠道发起的运动。绿色运动的宗旨是总结一整行之有效的环保理论,采取实用性突出的环保措施。具体包括利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利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能源供应匮乏的不利局面,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在解决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在工业生产进程中推行绿色加工工艺。借助各类渠道对废弃污染物实行调配,将其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新能源铁轨等。或者还可以推行绿色建筑形式。所谓绿色建筑形式,是指在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建设过程中,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满足实用性需求的基础上,增强舒适性体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设计是对一个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这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会产生积极作用的。因此,设计人员在生态城市的实际规划设计工作中,就应该全面把握好生态设计的要求,做到有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合理的做好生态规划,全面倡导生态循环新理念,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我国生态发展的具体需求。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剑.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策略[J].城镇建设,2020.
[2]陈进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理论应用策略初探[J].中国房地产业,2020.
[3]郝子男.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9.
[4]伍超雪.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