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风景园林绿化项目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它不但可以优化城市环境,还可改善环境的质量。相关单位需要对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做出定期的养护和管理,这为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充分发挥了园林绿化工程的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项目;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风景园林工程既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代表城市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之一,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园林工程施工与植物养护技术的应用。在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过程中,运用科学理念,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才能使其真正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内涵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意义
针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建立绿化养护管理模型,为整个绿化园林体系的建设提供高效的处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植被成活率。同时,高效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仅可以优化整个园林管理效果,还可以提高植被整体控制水平。除此之外,密切关注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在工程项目实际运行中,积极实施和运行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将其保护作用落实到位。集中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为优化绿地工程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可以实现绿化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2风景园林施工要点
2.1制定创新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设计方案对园林工程有直接的影响,应当制定创新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实状况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具体分析,如果有不明确的问题,要及时向图纸负责人进行询问。在园林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是在气候较为恶劣的高原地带,要根据气候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综合考虑苗木种类的选择工作,合理进行园林设施的安排,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体现园林工程的生态魅力。要正确认识到设计方案对整体工作的重大影响,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考虑到园林景观的综合性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提升园林景观方案的科学性,实现规范管理。
2.2选择苗木
在种苗前,技术人员要对苗木种植标准进行明确,以保障所有种植的苗木不会出现病虫害、药害及老化等问题。在种苗的过程中,要确保种苗的树不弯曲,还要保障树冠的浓密性。种植的苗木必须发育正常,并且有粗壮的根系,这样的苗木种植下去才能实现抗性提升,并且拥有较高的成活率。
2.3土壤改良预处理技术
通常情况下,土壤改良预处理工作属于风景园林施工阶段关键性的构成部分,企业应该对此重点关注,参照施工场地中土壤的真实情况,选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手段,改良土壤性质,为植物存活率的提升做好铺垫。土壤预处理,指的是选用抽样检测的形式,检测土壤的pH值、成分等,倘若土壤的各类参数不合标准,就应选用施肥浇水、铺盖土层的方式,改良土壤性质,这样才能确保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推进。
2.4树穴开挖技术
树穴开挖技术属于场地人员使用次数较多的一项施工技术,在保持园林苗木结构方面、美观程度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树穴开挖技术的使用效果会直接关系到园林苗木的存活率,要求工人严格遵从规程标准正确使用此项技术,以免因为操作不当不能发挥出树穴开挖技术的效用。与此同时,还应保证开挖的深度与树木的成长规律相一致,唯有如此才可以从本质上提升苗木的存活率,以免企业的资金收益遭受损失。在选用树穴开挖技术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要将前期全部的筹备工作做到位,参照开挖区域土壤的真实情况,以及场地环境选用最适宜的树木品种,掌握苗木的成长习性,精准地把控挖掘的深度,保证开挖的各类参数值与苗木的成长规律相符,这样才能确保栽种的苗木都可以拥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对苗木存活率的提升起到推进作用。
2.5移栽技术
由于风景园林项目中的苗木种类多且杂,所以在栽种时,大都会使用移栽技术,而且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移栽技术也是确保植物存活率的高效技术手段。因此,在移植苗木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预先掌握各类苗木的成长习性、移植特征,在此基础上选用最适宜的移栽技术,同时还应在苗木的根部包裹大批量的泥土,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免苗木的根部受损,影响到苗木的存活率。
3风景园林项目的养护措施
3.1灌溉技术
管理人员要对园林的植物生长习性做好充分的调查,不同植被对成长用水需求不同,在同样的生长环境下,植物每个阶段的需水量也存在差异,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需要进行人工灌溉,将各类植被需要的水量提前做好统计,做到不浪费水资源,定期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上一季度的生长情况,将各类植物的生长数据保存好,为以后的园林绿化过程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灌溉时间也需要具体分析,一些植被的生长习性较为特殊,所以在灌溉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昼温差大小对植被进行灌溉,在不同时间段植被的需水量不同。中午气温较高,地表水分蒸发较快,所以在中午时间段,园林一般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灌溉。
3.2土壤养护
植物生长状态与土壤密切相关,所以在植被栽种前要对所在园林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合栽种的植被,如果有技术条件还可以对土壤条件进行分析,各种矿物元素的占比也会更加清晰,运用科学的数据对各类植物生长需要的矿物元素进行分析,保证植被栽种后可以满足生长所需,为保证植物生长,尽可能提供必需营养,在坑位低层加施肥料,满足幼苗生长前期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植被的生长特点补充肥料。各地区的土壤不同,所以在引进植被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二者都要进行考虑,选择出在本地区最适合栽种的植被及能够适应土壤情况的植被。
3.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轻者导致植物树叶枯黄,严重的会直接导致植物死亡,特别是规模大、传播快的病虫害,很容易导致植被的大面积死亡。为此,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体来说,要全面调查园林绿化工程,了解更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区域和条件,确定已经发生的病虫害类型,根据具体的类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适当增加园林工程中植物的种类,避免植物种类单一所导致的大规模的病虫害问题。针对园林绿化工程,应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实施管理,认真仔细地管理好园林工程中的每一株植物,一旦发现任何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高效的措施加以处理,降低病虫害规模扩大的可能性。
3.4整形、修剪及除草
园林植物修剪是园林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园林植物的修剪不仅可以及时剪掉杂乱无章的枝叶,留下美观的植物,而且有助于植物受损部位的恢复,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修剪时,应该根据植物生长的特点和观赏性要求开展修剪工作,切不可盲目修剪影响植物的整体美观。比如,在修剪草坪时,不能剪得过短,而应该按照一定的高度整齐地修剪,才能将草坪的观赏效果体现出来。此外,对于生长稀疏的乔木类植物根部附近的杂草,应该采取喷淋农药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因周围杂草过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通风性。
4结语
总之,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发挥着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等重要作用,而且在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在园林工程建设施工完成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植物养护管理措施,切实做好植物定期的修剪以及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和水分,才能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詹明旭.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微[J].城市建筑,2019,016(036):126-127.
[2]端辉.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究[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19(6):00074-0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