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探讨 程军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程军
[导读] 摘要:当前,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成了供电企业的首要工作任务。
        北京首电人才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1
        摘要:当前,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成了供电企业的首要工作任务。基于此,开展关于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短路故障;
        1配电线路运维检修的涵义
        1.1内涵
        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是电力线路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等综合技术的简称,通过这种技术来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具体内容包括电缆安装技术、验收技术、电缆日常运行维护技术、运行状态检修、事故调查、案例分析等。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对电力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效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而且增强配电线路运行效率,更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同时,配电线路运维检修还能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力损失,节约电力运营成本,提高电力公司经营效益。
        1.2重心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测项目众多,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把控重点,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容易降低运行维护检测效率,增加电力运行成本,对此,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测中要把握重心。首先,在直杆当中,要确保杆的稳定性、牢固性,避免倾斜、受力不均衡问题的发生,尤其是要注重张力线的检测;其次,做好绝缘线的检修维护工作,绝缘线是否绝缘关系着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与安全,所以在检修维护中要将其放在核心。
        1.3特点
        首先,配电线路覆盖面相对广泛,途径区域地形、气候等因素相对特殊,这就导致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中存在运维检修时间长、难度大等特点。其次,配电线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这就使得线路终端受居住人口分布的影响,尤其是在乡村区域,由于居住人口较为分散,导致配电线路分布零散,配电线路过于复杂,由此加剧了检修维护的难度。
        2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
        2.1自然因素诱发的问题
        由于配电线路主要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在高空架设,这就导致线路在运行当中容易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降雪产生的线路冰冻引发的线路中断;暴风雨引发洪水、泥石流而造成线路直杆倾斜、倒塌引发的线路故障等。此外,线路长期在自然环境中暴露,难免会遭受侵蚀,线路老化等也会引发线路故障。这些自然因素一般是难以避免的,在运维检修当中也难以实现问题的精准确定,会给检测维修带来极大难度。
        2.2内部设备因素引发故障
        配电线路的运行效果与其设备的状态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如果内部设备运行效果不佳,便会导致线路的工作质量受到负面影响。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线路瘫痪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运行维护措施进行控制,解决设备出现的隐患,达到良好的维护效果。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内部的设备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隐患。例如,当线路受到雷击后,内部的保护措施虽然避免了故障,但部分设备可能会出现损坏现象。在该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开展运行维护,便会导致配电效果不佳,无法达到原有标准,不利于电网稳定性的提升。
        3配电线路故障检修方法
        3.1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降低外在因素干扰
        首先,在配电线路铺设前做好地方气候、水文、地形等综合环境因素的分析,并根据地方环境特征确定合适的架设线路和电线型号,以降低自然环境对线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配电线路途径区域相对广泛,在此过程中易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一方面,要做好线路下方的管理工作,避免树木引发的电力故障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直杆区域的警示、维护工作,避免人员、牲畜等对配电线路所产生的影响。


        3.2积极完善配电线路路网结构
        在我国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配电线路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传统的路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进行全面优化处理,实行配电线路双供或者多供模式,形成标准规范的接线形式,保证配电线路路网结构布局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此外,还要不断提升配电线路技术装备水平,保证输送功率满足用电需求。加强智能分界负荷开关设备的应用力度,一旦用户支线发生单项接地故障,智能分界负荷开关设可自动识别接地故障后直接分闸,责任用户停电而相邻的用户不会发生停电。
        3.3完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率
        配电线路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能够为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针对现有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必须要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并建立对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工作疏忽而引发的重大配电线路故障问题,要进行严厉处罚。其次,完善巡查机制,做好日常线路的巡查维护工作,明确具体巡查任务和职责。
        4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的措施
        4.1预防雷击
        由于雷电对供电线路的危害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运行维护预防措施,降低雷击造成的不良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防雷保护方案,使配电线路能在雷雨天气中保证正常运行。首先,需要针对线路排列进行处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改用三角排列方式,尽可能增加导线之间的距离,降低受到雷击的概率。同时,在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可以对钢筋与铁架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安装避雷装置,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避雷装置应与线路的变压器外壳适当连接,尽可能提高防雷效果,为线路的运行提供稳定的基础。此外,在运行维护预防雷电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对线路本身产生负面影响。采取轻量化处理、谨慎连接的方式,以达到最佳雷电预防效果,为后续的运行维护提供有利条件。
        3.2加强线路改造,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增速,人们的用电要求出现了大幅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应采取有效的运行维护措施,对配电线路进行适当的改造,提高其稳定性,降低出现故障的概率。在改造过程中,可以选择运行时间相对较长的线路进行处理,并通过调查当前状态的方式,为后续的优化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在改造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材料的类型,并应用技术设备进行确定,使线路的运行维护改造效果符合标准,达到良好的强度与导电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自动化开关装置的方式,降低所需的维护人力资源。在部分情况下,需要应用二次设备,并选择合理的维护方式,提高供电基础水平,避免出现意外,实现全面运行维护的目标。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深入监管,降低出现违规操作的概率,提高施工安全保障,使线路能正常运行,发挥配电功能。
        3.3开展人员培训工作
        在运行维护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果人员没有具备相关的专业操作知识,对维护流程守则了解不到位,便会严重削弱运行维护的效果,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电力企业采取培训措施,加强队伍的专业知识建设,使他们能胜任相关工作,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为后续的维护工作创设良好的条件。电力企业也需要进一步吸收新技术与新理念,对线路的维护流程进行优化与改进,提高其整体处理效果,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采取这些措施能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效果,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升基础送电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多数处在外界环境中,所以经常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且都是较严重的影响。所以防止外力的影响是配电线路工作运行以及维护的一项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耿直.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原因与运检管理[J].数字化用户,2018,24(35):136.
        [2]陈伟.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3):510-511.
        [3]黄军.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措施[J].通讯世界,2018,334(03):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