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绘中GPSRTK测绘技术的运用阐述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兰杰
[导读] 摘要:为了探讨GPS-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的可靠性,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滨路新建工程为该技术的应用研究案例,围绕GPS-RTK测量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潍坊  261200
        摘要:为了探讨GPS-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的可靠性,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滨路新建工程为该技术的应用研究案例,围绕GPS-RTK测量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该工程中的GPS-RTK测量技术进行应用分析,探讨其构成及原理,并在海滨路工程实际公路地形图测绘中进行验证,提出有助提高该技术精度的有效措施。该次测量,外业中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操作方法全部符合标准,内业所得数据结果符合相关的测量规范,测量数据精度控制在标准值之内,满足规范要求,得出GPS-RTK测量技术可以被应用在工程测绘中。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形图测绘;GPS-RTK
        1.GPS控制网技术
        传统的测量方式,在建立方位测量点时,需要点与点之间通视,而GPS定位技术的应用中,则不要求控制点与点之间的可视。公路工程线路长、面积广,在对地形测绘中,显然GPS控制网技术要比传统测量要更加灵活适用。GPS控制网的布设方式多样,包含点连、边连、网连、边点混连、三角锁形、导线网形及星型布设等。其中的三角锁型几何强度、可靠性及精度都比较高,在公路中应用的比较多。GPS控制网的精度依赖于非同步独立观测的边构成闭合环或复合线路,以此构成GPS基准网,从而达到预期的测量目标。
        2.GPS-RTK构成及其原理
        2.1 GPS-RTK基本构成
        GPS-RTK系统主要由3部分构成:基站、流动站及通信系统。基站又包括了GPS接收机、GPS天线、电源、控制器及无线电通信发射设备等;流动站包括无线电通信接收设备、电源、控制器、GPS天线及接收机等设备。
        2.2 GPS-RTK工作原理
        GPS-RTK技术系统具有绝对定位、相对定位以及差分定位3种定位模式,而在公路的地形测量设计中相对定位原理被应用得更多,所以接下来对GPS-RTK相对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
        2.2.1 GPS信号接收
        系统中的基准站以及流动站都会通过GPS接收机或者是无线电通信接收设备接收到GPS所传输的信号数据。基准站接收GPS信号以及基准站参数,然后通过电台发射出所观测到的坐标及高程数据到流动站。流动站同样也会接收流动站参数以及GPS信号。
        2.2.2 参数转换
        流动站接收到基准站传来的坐标和高程数据,以及自身接收的数据,系统将会对两站之间的实时基线进行解算,然后求出流动站的实时坐标数据,转换参数,最后进行坐标数据的转换形成流动站格网坐标。
        2.2.3 用户端接收
        系统中的无线电传输设备会将测得的坐标数据传送给用户端,并且能够通过用户端的内置组件接收GPS数据,对数据进行实时的修正处理之后,将会计算出精度非常高的三维坐标,从而建立起GPS基准网,准确地对公路的地形图实施测量和设计。
        3.GPS-RTK技术的特点
        GPS-RTK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较,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方面,GPS-RTK技术不仅测量定位准确,数据结果准确同时误差率较低,所以通过GPS定位的应用,能够极大提高测绘工程质量,另外,在GPS与RTK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将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处理实现全程自动化,有效地减少了测绘人员的工程量,并且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测绘结果存在的误差,同时,利用GPS-RTK技术能够针对人员无法涉及到的区域进行全面的测量,从而减轻测绘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应用GPS-RTK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卫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这些干扰因素的管理。在应用GPS测绘技术对工程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点,了解其精准度。第一,GPS定位系统在定位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空间的卫星群,在定位的过程中其在能够连接多个测量卫星,完成数据收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于测量的卫星数量不断增加,在使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能够连接多个系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第二,在使用GPS测绘技术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精准性,在对数据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其存在的误差都保持在毫米之内,应用GPS测绘技术对工程进行测量时,其能够发挥自身的特性,保持毫米之内的误差。第三,由于GPS定位系统能够对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在使用其进行工程测量工作时,能够对动态的数据进行实时检测,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对GPS测绘技术精准度方面进行讨论,了解到在使用GPS测绘技术对工程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能够保障工程的准确性。
        4.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4.1常规静态测量
        常规静态测量方法主要通过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进行观察与测量,通过在一条或者多条基线上的两端进行同步观测。并且保证每个时间观测的数量都能够在0.5h以上。这种测量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并且促进仪器标进度以上。常规静态测量发通常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控制网络,也能够进行长距离检校基线以及高度精度工程控制网络体系。
        4.2快速静态测量
        快速静态测量的方式就是在一个已知的控制点上放置一台静态的GPS作为接收机的基准站,每一个监测站的数量都能够与移动接收机需要测量的测站进行结合。快速静态测量的方法主要在小范围空间内进行应用,例如,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通过这种快速测量的方法,能够保证测量的时间内同时有5颗以上的定位卫星,移动接收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应该在10km的范围内。
        4.3准动态测量
        准动态测量就是通过已知的控制点放置的基准站,通过跟踪可连续使用的定位卫星。当移动卫星初始化之后,开始针对需要测量的测站进行检测。并且每一个测量点都必须测量多个历元。这样的方法与快速静态测量方式有很多方面的区别。例如,测量时间要求有较大区别,并且移动站的移动过程中也不能失锁,必须在已知点或者其他的方面进行初始化操作。通过准动态测量的方法,能够用于工程定位、碎部测量、剖米娜测量以及路线测量等方式。在使用准动态测量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基准站内部的GPS静态接收机同时拥有5颗以上的卫星进行连续运动,并且移动接收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也在10km之内[3]。此外,通过连续动态测量系统,也能够准动态测量的方式,连续动态测量的方式就在同样的控制点上防止静态GPS的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这样可以进行连续跟踪定位。移动接收机在初始化之后会进入连续运动的状态,并且根据指示的时间自动进行数据记录。这样的方法也常常运用在精准测量目标移动轨迹之中,例如测量中心航线以及航道等。
        4.4实时动态测量
        通过高精度实时动态检测的方式就是实时动态测量,这种方法通过在已知控制点上放置静态的GPS基准接收站进行连接,保证卫星定位系统能够连续跟踪。通过数据链连接移动接收机发送数据,移动接收机开始接受基准站的数据,并且利用电脑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实时获得移动接收机的精准度位置。GPS也被称作是实时差分测量法,该方法能够将精度提高到亚米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数据传输移动到接收机中,保证移动接收机获得RTCM数据之后自动进行运算,并且差分改正获得坐标,RTK则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为根据的实时GPS测量,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RTK的工作方法与DGPS相似,它是基准站直接将测量数据发送到移动接收机,移动接收机再采用更先进的掌上电脑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精度比DGPS高得多的实时测量坐标。RTK的精度一般在2cm左右。
        结语
        通过本文对于测绘工程中GPS-RTK技术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测绘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在实际的测绘工程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提高测绘的效率和水平。同时也必须针对GPS-RTK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处理,保证测绘工程的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刘军.测绘工程中GPSRTK技术的应用实践及细节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8(7):123-124.
        [2]刘家兴.测绘工程中GPSRTK技术的应用实践及细节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4):166-167.
        [3]许亮.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J].民营科技,2017(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