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诸暨 311800
摘要: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是一种供电或者功能性系统,其相对于建筑动力和其他强电电压和电流供应较低,而建筑中电气工程以弱电系统为基础,形成的弱电智能化系统提高了建筑电气施工的服务能力,拓展了建筑自身的功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间接提升了整个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完整性,同时更好地提供环保、节能、方便、高效的人性化服务。因此,研究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
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电气施工包含强电、弱电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强电被用作动力能源,弱电用来传递信息。两者在交流频率、传输方式、功率、电压及电流大小等层面均较大差异。建筑项目施工中,加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升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对建筑的功能使用与人们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
1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前进。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弱电智能化系统及其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被逐渐应用,推动了建筑工程走向智能化。在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中,主要包括网络系统、技防系统、防雷系统和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等。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不仅包括以上的这些系统,还包含了技术和设备以及材料等其他因素。在实际施工时,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有效管理建筑电气以及网络通信的综合运用,建设一个更加安全、方便以及更高效的施工环境。
2强弱电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2.1应用过于片面,过分追求功能
企业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一直以来都是开发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建筑不仅仅需要满足居住要求,还需舒适、实用性强。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使用,用户希望这些设备和系统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好的便利,满足生活需要。这种新的需求,也使得部分设计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时,过于重视功能,以偏概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弱电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应用,却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其作用难以真正地发挥,只是开发商为了能够招揽消费者的一个宣传噱头。
2.2线缆敷设不符标准
强弱电项目施工需要考虑电缆敷设的因素,一旦强弱电项目的电缆敷设未达到设计标准,会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目前,强弱电电缆敷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线缆敷设中,对电缆垂直敷设的质量控制不够合理,未能达到相关的指控目标;部分工程项目未能正确设计防火墙,敷设电缆保护不到位;强弱电电缆敷设存在电线颜色差异、线缆乱用、施工屏蔽性能较低等问题。另一方面,电缆敷设涉及线管和桥架施工,在这一部分施工中,强电弱电控制距离不当、线管破损变形是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配电箱管口不一致、敷设线管深度不符合规定在项目施工中也较为常见,其影响了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3提升建筑电气工程强弱电施工质量的策略
3.1加强项目施工材料管理
强弱电项目施工涉及较多的电气设备和管线材料,应用材料性质和设备的性能,会直接决定整个强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在项目建设初期,应进行施工材料质量的严格检测和管理。一方面,应做好强弱电材料和设备的层次审批,以保证项目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材料检查中,应检查材料的外观、数量、规格,应对质保单等内容进行核对,保证进场材料质量规范。如强弱电线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和质保单上标识的参数一致,材料本身应完整性良好、防腐性能突出。
另一方面,在施工期间,应做好材料的保存管理,所有材料应按照分类保管的原则进行保存,在保存期间,应注意库房环境的调整,避免材料过早损坏,材料使用中应做好领用登记管理。为保证建筑工程强弱电施工质量合理,应注重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和应用,确保强弱电设备的选用具有较高经济性、合理性。
3.2重视设计方案管理
设计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做好工程的设计方案能够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给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还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所以,要重视设计规划的管理,采取全过程的优化策略,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研究和审核。尤其是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专业和系统比较广泛,在施工前期就要做好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工作,这样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3.3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
操作人员作为施工的主要人员,操作技术和能力都直接关系着施工的结果。要想加强施工控制,提高施工质量,首先需要从施工人员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引进先进的人才,目前针对建筑电气和智能化的研究,高校已经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引进上,要重视对一些专业性的技能人才引进,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就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另一方面是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弱电智能化系统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作为操作人员,也需要掌握并运用这些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建设质量。特别是面对一些新技术的提出,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3.4优化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管理
首先,必须用有效的手段调整专业技术与作业者之间的关系。各专家间的合作与联系,为项目现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其次,建筑电气智能施工中各项程序验收。由于建筑物的电气智能,弱电施工的管道,相关设备和调试作业是以不同的工作单位完成的,所以即使完成了工程,也必须安排专人进行记录。在实际验收工作过程中发现单一设备和穿线的,检查作业综合考虑隐蔽工程必须遵循的工程验收规范及相关个性化设计要求,应当制作单一设备的最终检查报告,完成工程技术文件的制作,成为责任分配的主要依据。
3.5逐渐实现智能化系统的集成管理
现阶段,智能化系统集成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系统中能够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对多个不同的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比如安全系统、消防系统或是监控系统等。通过加强智能化系统的集成管理和有效应用,能够确保整个建筑工程信息在应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共享性和开发性,尽量减少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当中所耗费的资金和成本。当然,对于整体资源的节约也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在可以朝着智能化的方向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弱电智能化的技术开发人员还要对不同子系统接口信息进行充分了解,确保不同的子系统都能在工作运行的过程中正常地连接在一起,并且稳定地运行下去。
结束语
在一般情况下,弱电系统是建设项目中的电气工程的基本系统,弱电智能化系统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而且可以扩大建设项目的功能,实现建筑物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换,间接实现建筑物弱电系统的标准和效果,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苏文科.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2):137.
[2]俞冽.建筑强电弱电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J].环球市场,2018(11):314.
[3]魏丹利.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180-181.
[4]朱宇华.浅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J].信息通信,2014(6):15-16.
[5]宗世勇.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