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岱岱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李岱岱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浙江沧海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气候变化莫测,降水分布极不均衡,农业用水越来越大,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国家,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重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认真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
        引言
        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不仅能为水利系统高效率、稳运行提供可靠支撑,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运营阶段对用水量提出的要求相应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尽管其施工建设规模相对较小,作业量较少,但也存在诸多质量风险因素,对水利项目建设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有效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1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力度持续增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灌排渠系、排水、水窖、防洪道、小坑塘、塘坝、蓄水池等水利设施,在防汛抗旱、灌溉保障,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集蓄、引、提、排相配套并举,逐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为核心,若干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组成的工程体系,大大提高了农田质量,扩大了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防治旱、涝、盐、碱等灾害现象。新时期下,应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小型河坝、工程养护与维修管理,以增强基层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快中小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农村布局规划,提高农作物增产、增收。
        2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2.1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制度
        农村水利工程运营使用模式比较单一,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功能的发挥。除此以外,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中,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比较低,存在较多隐患,这样就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
        2.2施工方面存在不足
        当前阶段不少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已经逐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方面却依然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施工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制度也不够完善,甚至存在着很多违规建设的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其后续使用。
        2.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投入不足,水价形成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收益机制和奖励机制,绝大多数农村水利工程只重视前期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建设管理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渠道有受限,无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信贷困难,无法取得金融贷款支持。再加上后期维护经费无法做到规范化管理,无法做到专款专用,资金安全性与使用效率无法保障,导致农村水利工程项目无法正常运转。
        3促进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措施
        3.1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权责划分制度和管理机制,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权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确认,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工程项目检修、维护和管理。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应该根据权责划分结果追究责任,并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改进工作,促进管理工作,强化管护意识。
        3.2加大水利工程监管力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开展有效的施工质量监督工作,有益于促进施工各个程序规范化推进过程,尽早发现项目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促进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项目建设早期,要前往质量监督站开展备案工作,监督站配置资质较高的人员作为组长、监督员,指派其完成工程质量的现场检测、监督工作,质量监督人员要时常前往工程现场开展检查监督,及时发现与解除问题,并参与到工程各项检测验收工作中。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点多、面广的特征,一些项目坐落在偏远地段,这是造成监管工作不能整体落实的客观因素。这也预示着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要强化监管力度,清晰规划监督人员职责,保证项目施工现场监督的全面性。
        3.3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可以在办公地点进行宣传,也可以制作宣传单,组织宣传人员到各个村镇进行宣传教育,使得农民均能够意识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与群众加强沟通交流,能够加强群众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效益。
        3.4明确农田水利建设产权制度,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的流转
        (1)对基层水利队伍进行改组、改造、改革,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构建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管理方式,落实产权主体,明确管理责任,评估指标,核定资产价值,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资质,解决资产核定与价值评估问题。(2)按照工程类型,以村组、乡镇和县市区为单位,逐一登记造册,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途,开展工程建设,逐一确权,确立受益范围和现行的产权归属,或将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流转交易纳入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统一规范流转交易,取得农田水利设施流转经营权。加强经营项目及水利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对设施资产重置估价,形成水利固定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建立共同出资、共同受益、共同参与管理的自治机制,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管理。
        3.5落实工程薄弱环节的建设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确保现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管工作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针对现有水利项目拟定小修、中修及大修计划,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提升农田水利的服务功能。针对出现严重损伤的工程项目,难以为区域农田输注充足水源时,则要拟定重建小型水利工程。在新工程建设阶段,应加大先进水利技术手段的利用力度,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合理调配本地区水资源,提升其利用率,将水文、水利科技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有效应对地方性工程缺水、抗旱防涝能力偏低的现实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艳兵.辽阳县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分析[J].地下水,2020,42(5):276-277.
        [2]刘大伟,高继伟,刘继源.临朐县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监管现状及对策[J].山东水利,2020,(9):74-75.
        [3]吕明.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8):230-235.
        [4]杜建东,张亚东.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20(3).
        [5]汝雪明,陈峰,尹宏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