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山西科学技术研究院(晋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6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中。“互联网+”成为各行业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工会工作而言也不例外,如何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工会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出“互联网+工会”新型工作模式,是新时期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先简要阐述了“互联网+工会”的含义,然后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与工会工作间的关系,最后,结合目前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工作观念、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有效路径,以期帮助我国各行业领域更好地进行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构建,推动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创新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工会工作模式工作内容繁琐、组织结构涣散、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愈发凸显,使得工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导致工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互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渗透和普及为新时期工会工作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以企业当前发展状态为基础,以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为导向,充分利用云服务、大数据等前沿性互联网技术,积极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对于改善工会工作质量与效率,推动工会工作与时俱进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工会的含义
“互联网+工会”指的是:在社会发展趋势的带动下,将区块链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前沿性网络信息技术与工会工作深度融合,以提高工会工作效率、信息化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服务质量为目标而创新出的新型工会工作模式,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工会工作发展的必然产物[1]。
二、互联网+与工会工作间的联系
在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中,“互联网+”与工会工作之间中主要具有以下关系:(1)“互联网+”是连接工会的纽带。“互联网+”具有互联互通的本质特点,这一特点不仅是新时期判断国家信息流动能力、经济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还是引领社会步入全新发展领域的重要媒介。而企业工会是连接企业与职工的纽带,在“互联网+”技术互联互通特点的推动下,工会工作能够有效打破时间与空间壁垒,为企业领导者与基层员工的零距离接触提供便利的条件,从而更好地凸显出工会工作的本质作用和价值(2)“互联网+”是工会大数据的提供者。在信息时代,数据不仅是一种信息,还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有价值数据的掌有量,是新时期衡量国家或企业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互联网+”与工会工作融合后,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势,能够为工会工作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将会成为指导工会工作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3)“互联网+”是工会云端建设的载体。随着人们互联网依赖度的不断提高,进行云端建设已经成为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特性,则能够为工会云端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工会可以建立全国性的会员信息数据库,最大限度整合工会资源;可以借助云端平台开展多种线上工会服务工作,拓展工会服务内容;还可以实现大数据平台与职工个人终端的互联互通,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提高工会工作的便利性(4)“互联网+”是工会流程的简化者。传统工会模式中,时间、空间、人员素养等因素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影响较大,需要经过繁琐的流程才能实现工作目标。而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O2O工会工作模式,将传统单一的线下工作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工作模式,以多种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虚拟工会生态圈,不仅能够有效简化工会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一站式开展帮扶、救助、培训、维权等工会工作,显著降低工会工作的人力和时间成本[2]。
三、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模式缺乏正确认识
从工会的角度看,很多工会对该模式的认知比较浅显,仅单纯地认为互联网+工会模式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传统的工会工作,而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工会”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工具,对传统工会工作的一种时代性创新。没有认识到该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工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分配,切实提升工会服务效率和质量。从工人的角度看,大部分工人缺少主动了解和学习“互联网+”的意识,不具备良好的“互联网+”思维,因此,对互联网+工会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3]。
(二)服务模式过于单一
由于人们对于互联网+工会模式的认知比较浅显,导致该模式下工会工作和服务的模式仍比较单一,并不能最大程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灵活开展多元化的工会服务工作。目前互联网+工会服务多集中于会员数据的信息化处理层面,如电子档案创建与管理等,但在云端建设和线上服务功能开发层面还比较欠缺。
(三)体系建设不够完整
体系建设不完整是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模式应用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创新过程中,该问题也十分明显。以煤矿行业领域为例,在信息化工会体系建设过程中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如:构建系统的职工信息数据库,精准掌握当前行业职工的基本信息和实际需求;建立行业发展数据信息库。煤矿开采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行业大数据库,广泛收集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理念、重大事故案例、职工维权案例等信息,对于提升行业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工会对职工的维权能力和保护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与此同时,工会移动端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基本框架建设层面,缺少实际功能的完善和深度优化,导致“互联网+工会”的功能性和先进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不能真正做到跨时空、全天候的工会服务。因此,加强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云端建设,使职工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终端设备,了解最新工会服务信息、了解相关政策制度、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进行救助申请,是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4]。
四、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工作思维
与时俱进,积极转变传统工会工作思维,是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重要基础。工会管理者应深刻意识到“互联网+工会”的优越性、重要性以及应用价值,紧跟时代的发展,学习先进的用户思维和服务思维,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工会”工作思维,打破传统以人为主的僵硬化工作模式,实施以信息化、网络化服务形式为主的多中心化、分众化管理模式,从而切实完成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构建,在确保工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基础上,给予职工群众更好的工会服务体验[5]。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目前,很多工会正处于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探索阶段,与之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仍存在许多漏洞。因此,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推动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建设的重要措施。在完善工会信息化制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从“标准化”和“系统化”两个层面展开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通过完善工会信息化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工作网络的建设,一方面实现工会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另一方面促进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从而为互联网+公共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构建奠定良好基础[6]。
(三)创新工会服务模式
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应以广大职工实际需求为核心,对工会服务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严格遵循“一切为职工”的基本原则,为职工群众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首先,加强公众引导和舆情收集力度,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职工意见反馈机制,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职工真实述求,为开展精准服务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借助“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优势,加强与与政府、其他企业及社会力量的深度合作,提升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普惠性,从工作、生活两个层面,给予职工全面、及时的工会服务,真正解决职工的困难,凸显工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7]。
(四)创新工会组织建设
受我国职工群体分布广、人数多、流动性强等特征的限制,传统工会工作模式中无法实现工会组织的全面覆盖,导致很多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利保障。而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将互联网工会组织与实体工会组织紧密结合,构建出综合交错、全面立体的网络化工会组织形式,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海量职工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处理,从而实现工会组织的全方位覆盖和对职工群体的全天候服务,进而给予职工最大程度的帮助和救助。在创新组织建设时应做好高以下工作:首先积极建立职工基本信息网络数据库,在此过程中应尽量确保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并定期进行数据库更新。从而为后续工会组织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其次,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工会职工准入流程和操作步骤,从而提高工会组织工作的效率,为工作组织的补充奠定坚实基础[8]。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工会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积极进行工作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普及,为工会工作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互联网+”互通互联的突出特点,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成为新时期工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会应在准确了解“互联网+工会”含义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转变工作思维、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创新工会服务模式、创新工会组织建设等路径,应对现阶段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的完成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构建,为我国职工群众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工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文佳.新时代企业工会工作创新模式[J].现代企业,2021(01):107-108.
[2]刘燕.创新工会组织服务群众方法路径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21(02):43-44.
[3]胡雪莉.“互联网+”视角下国企工会工作研究[J].冶金管理,2021(01):114-115.
[4]王国萍,肖宝伟,柴一冈.加强企业“互联网+工会”工作的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7(04):22-24.
[5]杨虹.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实践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0(11):178-179.
[6]张学峰.工会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工运,2020(10):26-27.
[7]苏日娜.“互联网+”时代工会网上工作的进展、问题和对策[J].山东工会论坛,2020,26(05):59-66.
[8]丁坤.打造服务职工“互联网+工会”新体系[J].工会信息,2020(1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