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 傅健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傅健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中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对于施工质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中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对于施工质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的加强管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整体质量的提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基于此,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
        1 引言
        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针对于此各个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促使他们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熟练掌握运用好各项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
        2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的重要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预算成本,节省出来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其他民生建筑的建设中,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利国利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一般十分庞大,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会压缩时间成本,且不用担心质量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可为其他建筑建设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经济总体向前进步。另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使中国的建筑得到更多世界友人的认可,中国可以出售我们的技术,接到更多的来自世界的订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就是这个原理。使中国走在经济全球化的前头,引领世界经济的潮流发展,经济发展的好,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国民幸福指数也会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也会稳步向前,所谓国富民强也就是如此。
        3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应用技术、施工区域环境、施工现状等集中分析,便于后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中对各类混凝土材料合理配置,提高混凝土强度值与耐久度。在混凝土材料应用标准拟定中,主要包含混凝土应用水质、施工情况、原材料质量等。在混凝土水质判定中,要做好水质环境判定。对水的pH值离子含量、碱含量集中检测,保障多项指标能处于科学化范围中,之后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环节特征集中分析,为混凝土选取提供基本参照依据。在混凝土应用中不仅要考虑到质量要素,还要对支出成本进行分析。相关技术人员在混凝土原材料选取中,要基于实际应用需求,选取更多材料质量较好的骨料。通过质量较好的骨料有效混合能产出更多高质量混凝土。
        4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
        4.1 骨料质量控制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来说,控制好骨料质量非常重要。要在施工前,就要分析混凝土浇筑的部位以及对骨料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骨料,确保颗粒、硬度、强度都符合要求,才能避免不合适的骨料造成浇筑后缝隙的出现,严重影响浇筑质量。同时,要对选用的骨料精细化筛选,坚决按照施工材料标准要求,避免里面包含杂质,降低浇筑的混凝土的质量。
        4.2 混凝土运输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大多都是通过搅拌运输车辆运输混凝土,其中搅拌运输车属于运动状态,将会受到外部环境要素影响。对输送结果会产生较多影响,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对混凝土运输线路与运输时间进行精确计算,降低运输偏差,避免对混凝土存在状态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防止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技术人员要注重对泵机中容易损坏的零件合理配置,还要规范化检查输送泵密封情况[2]。
        4.3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的施工作业中,浇筑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前期开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能够保障浇筑作业能够有效开展且能够更好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从施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分的角度来说,要想提升浇筑环节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前期准备工作的作用不可忽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实践应用强调主次,施工人员要科学遵循由低到高的混凝土浇筑处理工序,并且对于不同混凝土浇筑层厚度设置,施工人员要结合混凝土结构中需要配置的具体钢筋数量展开优化处理操作;根据当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裂缝情况,施工队伍必须加强对该问题的科学防范控制管理工作。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对基础模块的质量开展细致的核查,对工程的主体结构开展细致的分析工作,进而明确各环节施工的具体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使浇筑施工环节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参数[2]。进而在开展一些后续工作时,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参数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浇筑技术和混凝土配置设备以及振捣设备。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关注钢筋主体结构与基础模块是否存在发生位移的现象,一旦发现位移问题就必须及时做出调整,直至相关隐患被完全解决后才可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
        4.4 混凝土振捣
        当前混凝土振捣方式应用较多,选取规范化的振捣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施工技术人员你要注重对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对混凝土混合需求合理判定,保障轻骨料振捣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施工人员要注重合理选取相应的振捣半径,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振捣半径0.5倍。在振捣中,施工人员要防止钢筋等诸多器材之间产生碰撞。保障振捣器插入到混凝土中的深度能满足规范化要求,深度要超出50mm,这样能实现充分振捣。技术人员要对表面振捣器有效应用,注重将移动距离与振捣器边缘位置有效对应。施工人员在应用附着式振捣器时,要注重基于实际现状进行演练,实现精准振捣。
        4.5 混凝土养护
        (1)控制温差。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情况对温差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采取的温差控制措施有使用蓄水池养护法、循环水罐冷却法,温度钢筋及表面覆盖法等,将中心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3]。(2)混凝土早期养护。混凝土早期养护主要指的就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外侧膜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拆除,想要混凝土避免阳光、风吹、温差等因素的影响,就要使用覆盖养护浇水的方式,实现混凝土的全湿养护,全湿养护的时间不能少于14d。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构筑物侧膜在48h内现场拆除,拆除后的表面不能使用草垫或者草包等物体进行覆盖遮挡,否则就会出现一些永久性黄色污染物,影响混凝土美观,可以采取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封闭覆盖,养护的时间不能少于14d。(3)混凝土常规养护。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我们需要在常温的条件下对混凝土进行保养,通常我们采取的养护措施为,全湿养护时间为14d左右,然后还要继续养护21d,混凝土的养护才算完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研究,可以从多方面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水平,发挥混凝土的重要作用,增强施工效果。当然,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原则全面细致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做出科学安排,探索出更为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并积极的吸取国内国外经验,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跨越。
        参考文献:
        [1] 聂斌.水利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20(11):133-134.
        [2] 刘宏志.探讨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防裂缝技术[J].珠江水运,2020(21):54-55.
        [3] 郝晓亮.农业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9):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