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412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随着铁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我国铁路逐渐连接成网,大幅提高了铁路运输水平,完善了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了城市及产业布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铁路建设中,高效的筹融资管理有助于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筹融资成本控制对企业更好实现融资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铁路建设;筹融资;风险;控制措施
引言
2013年以来,国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优惠、便利政策来鼓励铁路建设投资。但铁路企业因较多使用银行贷款用于建设投资致使负债高企。铁路企业面临有息负债规模过高、有息负债增速过快、融资渠道较窄、还本付息压力逐年加大、资金面临断链风险、融资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铁路企业工程建设筹融资管理渠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加强铁路企业筹融资效益,从而推动铁路运营及基建项目高效发展。
1企业筹融资管理相关概念
企业筹融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预计资金需求,通过对筹融资方式、时机、规模、成本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决策和管理,实现资金来源有保证、融资成本低、风险可控的融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战略的筹融资效益。融资成本控制是融资管理的重要方面,融资成本越低,融资效益越高。
2铁路建设筹融资渠道
2.1政府出资
地方政府随着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在铁路建设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铁路建设主导权下放到地方之后,各地方政府开始组建或重组铁路建设的投资平台,主导铁路建设投资。政府出资能有效组织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发挥政府在铁路建设投融资领域中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建设,更好的规范和监督铁路行业的有序运营。
2.2设立铁路发展基金
铁路发展基金可以有效填补铁路建设的融资缺口,为铁路建设提供了一种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基金的规模优势,高效推进其大规模建设发展。拓宽建设基金来源,对国家财政资金有力补充,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到铁路建设中,聚少成多,配合政府投资,补足铁路建设中的巨额资金短缺问题。设立铁路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丰富了投资种类,同时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通过设立铁路产业基金,成立专业管理公司,更加有效地为投资者规避风险。
2.3发行专项债券
发行专项债券是政府推行铁路建设的一种融资手段。专项债的发行领域受国家政策的指引,发行铁路建设专项债券符合国家的发展规划。专项债的期限长、利率低,既可以作为资本金,又可以作为项目的债务资金,非常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的资金要求。
2.4结合土地综合开发(TOD)
TOD模式是减少政府财政对建设成本补贴的一种办法,也是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铁路的有效办法,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将铁路沿线及站点周边的土地综合开发,可以使得铁路的社会效益外溢得到返还,避免周边地产或开发商搭便车的行为,也可以为我国大规模进行铁路建设提供条件。
将TOD模式与PPP相结合,此方法有两种形式,开一合并招标也可分开招标,合并招标指将TOD开发权与PPP铁路建设项目联合招标,中标人将同时取得TOD开发权,分开招标指,在确定建设项目的社会资本后,随后确定TOD开发权,此步骤的确定是利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其他的比如铁路站场公共配套设施这些联合建设的项目作为能够获取土地的初始条件。
3铁路建设筹融资风险概述
3.1融资渠道窄,融资方式单一
铁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国家财政拨款等,运营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贷款,虽然铁路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了探索,但力度不够,债务性融资规模仍然占比较大。
3.2资本结构不合理
在铁路企业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比例偏低,债务资本比例较高,合资铁路还本付息压力巨大,每年大额的利息支出使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合资公司投资收益。合资公司项目资本金比例大多数低于50%,部分公司低至35%。
3.3融资需求巨大,存量债务还本付息负担重
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2016-2030年),2030年中国铁路要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等目标,铁路仍需大量建设投资。同时随着基建项目陆续投入运营,存量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逐年增加,并开始进入高峰期。多数合资公司营业收入难以满足偿还贷款本息需求,只能进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因此铁路运营企业多数融资精力放在防范还本付息逾期风险,而不是多渠道融资服务经营高速发展。
4加强铁路建设筹融资控制管理措施
4.1多渠道募集建设资金
铁路的建设资金还可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发行中期票据等金融方式获取建设资金来源。通过设立政府背景的项目公司,获取银行长期贷款,资金到位快,操作效率高,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股权融资也有诸多优点,铁路公司可以考虑发行部分社会公众股和可转换债券,或吸收社会上有实力、有信誉的资金参股,在铁路建设项目相对独立的前提下,通过浮动的公开股权认购,对社会资本进行项目融资。发行中期票据具有比地方债券和企业债券更少的限制优势,已经成为铁路投资公司债务融资工具之一。
4.2积极利用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是铁路投融资方式的有机补充。地方政府债券是政府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企业债券也可作为铁路融资的重要手段,比银行资金的运用更有自主性,可以根据资金运用的长短需求,确定债券期限。鉴于铁路发展需要扶持,建议债券应给予尽可能长的期限、财政贴息、可上市转让、免征利息税等特殊政策。
4.3加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管理
(1)深化铁路融资市场化改革,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力量,对于不影响铁路整体网络运营,且有较好经济效益的铁路线路,加大引入社会资本的力度。
(2)加大推广PPP、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铁路项目可以对盈利部分实施PPP项目,中标的投资企业自行承担项目建设的融资,通过租赁获得铁路资产的运营权和收益权,铁路租赁期满后无偿移交原使用管理的资产。
4.4加强筹融资成本控制
(1)科学预测融资规模。铁路企业应结合运营发展和投资计划,科学合理预测融资规模,可根据预计现金流量表,构建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型,合理预测运营资金融资规模,对于基建项目,严格按投资计划,预测投资项目融资规模,避免融资规模过多或过少。
(2)合理安排融资期限与顺序,有效控制融资成本流动。企业融资人员应该根据融资规模、资金需求时间及现金流状况,最大限度采用低成本融资方式。对于运营融资需求,铁路企业应优先考虑低成本的内源性融资,其次是短期借款。对于基建资金,前期应优先使用资本金,后期才使用银行贷款,减少财务费用。对于运营公司固定资产借款,则要重点考虑贷款成本、贷款手续所需时长及贷款到期日,避免贷款集中到期引发偿还债务的逾期风险。合理确定长短期借款结构,合理确定融资期限使之与现金流相匹配,避免存贷余额双高,切实控制融资成本。
5结束语
伴随铁路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根据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思路,铁路投融资已逐步从政府财政一元化投资向社会多元化融资模式转变。省级政府应担负起城际铁路建设和运营主体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市级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者参与城际铁路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鼓励社会投资者参与投资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书民.PPP融资模式在铁路融资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7(29)
[2]伍业君.新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发展改革:回顾与展望[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9(04)
[3]刘雪.铁路投融资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优化[J].中国经贸导刊,2019(09)
[4]苗昌伟.城际铁路投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