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毛伟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毛伟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市政的给排水工程施工工程直接影响市政的经济效益,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方法的建立与建设也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运用中的现状并研究了运用效果,提出建立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施工管理方法,以期提高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效率。
        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市政的给排水工程施工工程直接影响市政的经济效益,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方法的建立与建设也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运用中的现状并研究了运用效果,提出建立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施工管理方法,以期提高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效率。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建设;排水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生活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也越发严重。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发展过程中往往给社会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如果城市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弹性,可以推动城市化建设,也能平衡城市的生态系统,可以让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海绵城市理念构建过程中,应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有效规划,达到绿化城市作用。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时,可以融入海绵吸水的功效,吸收地表水,达到地下水的补充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疏通作用,避免城市内涝情况出现。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概述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针对雨洪管理目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即海绵城市。利用这一建设理念能够有效提高雨水资源循环管理和洪灾防控质量。海绵城市能够循环使用雨水资源,利用蓄、渗、净等操作建立弹性水资源管理系统,为优化排水系统各方面的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和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相比,海绵城市具有极大优势,主要体现在生态性和环保性上,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问题
        海绵城市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概念,在我国城市建设行业的普及程度也不高,在较短的时间内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最终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很多地区的生态建设比较薄弱,城市内部绿色植被覆盖率非常低,没有公共绿地更没有类似的区域,公路工程之下基本都是不透水的浇筑结构,随着城市地区建设面积的增加,地下不透水结构的面积越来越大,自然降水在到达地表以后无法顺利渗透入土层当中,使得自然水资源循环受到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土壤对水资源的保存、净化功能大打折扣,人工管道网络的有关功能又不稳定,使雨水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问题。第二,排水设施设计标准较低。过去城市地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都比较低,只能够满足设计当时的城市排水需求,但是在城市地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激增的情况下,过去的排水设计显然略有不足。另外,还有一部分城市毫不关注给排水系统这种“看不见”的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时至今日也未对过去陈旧的给排水系统进行调整,给城市地区的稳定埋下了一定的隐患。第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水平尚待提高。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路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国内的一些设计人员对其尚没有形成体系化理解,特别是一些设计标准更是略显不足,很难保证海绵城市的建设质量。最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各方统筹协调不足。海绵城市的建设范围非常大,园林工程、道路工程等都属于海绵城市建设范围,这毫无疑问提升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难度,除此之外海绵城市还与园林绿化、生态治理等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统筹协调问题,导致海绵城市建设陷入停滞。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3.1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排水是排水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在路基排水设计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设计,这个过程中,需要市政对路基进行有效勘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排水结构进行全面设计。排水设计过程中,路径最大功能就是透水性,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路基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地提升路基通透性,针对这一点,通常采用的是碾压和晾晒方法。对路基进行碾压和晾晒,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其通透性。

如果路基的土质比较软的话,可以采用推载预压方法,提高其通透性。如果路基土质比较干,在路基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增大排水沟,这样可提升储水功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这是保证水循环系统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设计功能的重要途径。
        3.2道路横断面设计
        在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时,传统方式是采用横向坡度使其向外倾斜,这样呈现两侧低中间高的道路断面,雨水就能汇集在道路两侧的雨水篦子处,然后流到雨水管道系统,这种方式的绿化带一般情况下要比行车道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会在和行车道齐平的部位放置道路路缘石,同时,绿化带会比路面低一些。这样路面积水会先排到凹型的绿化带里,等绿化带里的土壤吸收足够多的水分后,剩余水分会通过篦子排放到雨水管道系统中。同时,在设计雨水主管道时可选择渗井形式,这样方便集聚路面的积水,而且收集的雨水还能通过渗井流到更深层来补给地下水。另外,我国在设计地下管网系统时可以参考国外的设计方法,它们一般具备同时处理雨水和污水的功能,能够节约许多地下空间。此外,在设计郊区的管道系统时,可以优先选择分离式法,这样能够更好的处理积水问题。
        3.3绿化带排水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排水设计中,可以体现在绿化带排水设计上。绿化带排水设计主要是借助植物对土壤的有效调节。种植植物,对土壤有绿化作用,可以增加土壤肥沃度,这也是自然调节的作用。植物绿化不需要人工完成,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疏散。市政在进行排水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绿化带排水设计,可以净化城市空气。进行绿化带排水设计时,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将其和路面分开,这样可以将绿化带的损伤降到最低。
        3.4附属设施设计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路缘石和路肩边等附属设施的设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路缘石属于道路排水系统中的一类设施,主要包括平缘石和立缘石,两者具有不同的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其中平缘石可以与地面保持相同的高度,能够使雨水顺利流到雨水口或者绿化带中,从而防止出现路面积水情况。立缘石要比路面高度高一些,这样有助于雨水迅速流到雨水口。如果路缘石很难使雨水汇集,需要选择适当的路缘石位置进行打孔,还可以选择间隔铺设方式,这样便于雨水顺利流到绿化带中。另外,在路肩边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全面检测混凝土的质量,确保质量符合工程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要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出现堵塞情况,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增加美观性。此外,还可以采用种植草沟等方式来提高雨水的净化效率,从而及时排放和输送雨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灵活利用理念的优势促使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功能性提升。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融入环保、节能思想,从多个角度优化设计。改变传统的设计模式,落实新举措,保证其系统更加合理,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优化整体城市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8,(14):238.
        [2]敖华军.试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门窗,2019,168(12):157,159.
        [3]何圣雄.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2479.
        [4]于丹.试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周刊,2019,(15):18.
        [5]任永刚,梁鹤濮.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04):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