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松江生态产业有限公司 天津市河西区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升,数字化建设和人类发展已经成为了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并且数字化管理会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而言,档案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对于档案的管理水平,档案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讲纸质版的档案资料转化成电子数字的形式,实现档案的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并且数字化的档案容易保存和查找等。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有助于提高档案的管理质量;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减少档案管理成本,最终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管理;内容;方法
1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1.1工作模式数字化
在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中,需要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并展开对于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档案数字化就是将纸质档案向数字化形式转变的过程,只要有电脑和网络,就可以实现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操作。此外,可以在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前提下,展开对于档案类型的划分,并在不同盘中分类存储,借助统一的关键词展开搜索,针对电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展开系统检查,以促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
1.2管理资料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若无法实现纸质信息的数据化转变,就可能限制其发展,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让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基于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强调档案数字化转化的重要性。在当前背景下,可以通过扫描存档和人工录入两种形式展开对于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通过扫描存档的形式,可以让档案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得到切实保证,而借助人工录入的形式,可以确保纸质档案中的信息纳入档案资料的统计之中。
2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现状
现阶段,诸多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纷纷投入到对档案管理数字化改革的研究中,并积极引入数字化管理技术,但是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数字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其一,档案管理人员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熟练程度有待提升,经调查显示,现阶段在诸多企业中并未设置关于数字化管理技术应用的专项培训,因而档案管理人员的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技巧及熟练程度很难得到提升,无法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其二,缺乏相应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未设立必要的连带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设备应用管理制度,在此情况下,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秩序性难以得到提升,进而影响到数字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其三,是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的认知度角度。没有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的宣传,同时,单位内部的文化体系当中也没有融入数字化管理元素,因而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建设进度难以得到有效推进,数字技术也很难快速融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其四,对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力度较小。经调查显示,现阶段诸多企业在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改革工作期间,并没有全面开发出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功能,未能有效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化档案管理目标,同时也未将数字化技术覆盖到各个部门以保证档案信息上传下发的顺畅性。因此,数字技术将很难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阻碍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改革目标的实现。
3全面提升档案数字化建设及管理应用水平
3.1强化数字化支撑能力
一是规范管理标准。
从档案管理建设初期进行规划,建立统一制度用以规范档案采集、存储、使用各环节标准,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壁垒困境的产生;二是提升数字化档案管理实用化,推进信息资源在业务的应用,通过加装数据转换装置、扩展数据接口等方式实现档案资源与业务的融合;三是持续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利用前沿技术不断更新数字化档案的应用方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式开展数据挖掘分析,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应用价值。
3.2提升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水平
要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不仅需要既有档案管理知识又兼有网络与信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全面普及数字化管理理念,要求非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同样应当了解和掌握相应的档案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技能。一是提升内部能力。定期聘请信息管理、网络安全等专家开展面向全员的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开展相应竞赛,以赛促学,提升管理人员学习主观能动性。二是强化外部支撑。与先进管理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扩展技术及业务领域知识,发现自身短板及不足并落实相关提升措施。
3.3做好安全防护
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建立安全可靠的档案管理系统更有助于敏感信息的保护及信息资源的应用,应当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等各环节的网络安全防护边界、责任主体和防护要求。一是做好网络边界防护。企业中档案管理系统与业务平台往往存在不少数据接口,数据的交互与网络跨区服务通常使得档案管理平台成为安全防护的薄弱点,在档案系统建设规划中采用可信可靠的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提升档案系统关键设备的防护水平。二是深化态势感知能力及防护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对档案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监测及预警,定期对档案系统开展漏洞修复与安全渗透测试,全面降低安全风险。三是做好系统防护。完善档案灾备体系、建立灾备系统;对系统使用人员进行分级,对权限进行最小化管理;增加面部识别、
3.4健全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
健全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既可以保证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规范性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加强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因此,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首先,要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责任制度,将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划分,明确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管理权限,以保证数字化档案管理任务的清晰性,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其次,要设置具体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由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而电子信息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就要规定管理人员定期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安全维护,避免因系统原因导致信息泄露问题,同时还要对一些重要的档案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最后,要设置数字化设备质量管控制度,明确规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严格依照设备使用标准规范运用数字化档案管理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维护,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结束语:以上就是针对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的论述。简而言之,从目前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在档案中运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一种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十分的简便。因此,在企业中,需要对数字化档案管理这一工作不断的进行优化,进而能够在优化过程中,在一定的程度上让档案的安全性以及利用率提高的同时,还可以让数字化档案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吴琼,刘环,兰坤,等.新媒体在远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5):312-313.
[2]韩知霖.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6):108.
[3]周晓玉.科学的绩效评价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和优化[J].山西医药杂志,2019(10):1234-1235.
[4]蒙天池.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发展策略[J].数码设计(下),2020,9(3):276—277.
[5]梁璇霏.浅议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发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6,26(7):240—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