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地产云南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应用旋挖桩施工技术,有利于提高施工水平。据此,应结合建筑施工场地的施工条件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确保建筑工程在旋挖桩施工技术的辅助下获得更大的建设成果,满足新时代建筑建设最新要求。
关键词:旋挖桩;技术问题;对策
引言
旋挖桩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从欧洲开始的技术。该技术最开始应用于道路建筑施工中,展现了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等优势。二战后旋挖桩技术进入我国,并且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
1工程概述
某工程为1~3层钢结构厂房工程,基础为旋挖桩基础,共计296根桩。地质类型较为复杂,特别是在地基土层的组成上,包括粉质黏土、新进回填土和强风化带基岩等等,这种复杂的地基土层,增加了旋挖桩施工工作的难度。结合相关的勘测报告来看,施工场地内主要为渗透水,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地下水痕迹,仅有靠近河边的6根桩土层内存在局部软卧层。从施工图纸来看,地基承载力应大于1.092MPa,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20MPa,桩径0.8~1.2m桩身的长度不得小于6m,同时桩基础嵌岩深度不低于1.5m且不低于1倍桩径。具体的旋挖灌注桩的专项施工方案通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等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和调整,最后按此方案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施工计划。
2旋挖桩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
2.1坍孔问题
坍孔问题也是旋挖桩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首先是水流的侵蚀,造成施工现场土壤结构的破坏;其次是由于回填土回填时间较短,自身未完成沉降固结,回填粒径大小不一,造成空隙较大,易塌孔和漏浆;再次是管涌和流砂情况的出现,对土壤结构造成了破坏;最后就是旋挖过后的土方没有及时清理。为了有效降低这种问题的出现频率,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土层的厚度进行把握,地下水也是把握的重点;最后要做好相关的排水工作,也能减少这种技术性问题的出现。
2.2扩孔和缩孔
扩孔和缩孔都是旋挖桩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性难题,可以说这两个现象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极端,扩孔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和土质底层相对松散,而转锥的摆动较大是造成该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对转锥的摆动把握也成为重点。出现缩孔的原因既有钻孔速度过快、护壁泥浆的性能差、成孔后空置时间太长没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又存在诸如钻锥的磨损或焊补修复不及时,或在地层中遇到膨胀类的软土、黏土、泥岩等原因。
3旋挖桩施工技术优化对策
3.1切实做好准备工作
要想确保旋挖桩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出真正效用,应切实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具体可从技术准备与设备准备、人力准备三个部分出发。在技术准备环节,项目负责人应指导技术人员实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获得专业指导,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同时,还应精准测量桩位,技术人员需借助全站仪对其实施准确定位,并运用钢筋头进行点位的固定。具体可在交叉标记法的辅助下,为钢护筒打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在人员准备上,应当配备充足的施工员、技术员、测量员、检测员以及其他人员,由此削弱人力因素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至于设备准备,则应当结合每个工况确定其型号规格。
3.2定位测量施工管理
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旋挖桩进行准确测量。采用全站仪定位桩芯坐标,并且将钢筋头打入桩芯内,结合施工图纸与地质条件确定施工控制点和施工标准,采用十字交叉法标记已经打入的桩芯,必要时需要采用外延标记。定位测量为后续施工提供基准,需要对钻筒进行校验,确保钻机、钻芯坐标对齐后才能展开施工。采用试钻的方式观察钻进情况,控制试钻的深度在1.2m左右。
同时需要对试钻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控制钻圈数在16圈左右。试钻结束后,将十字架放置于钻孔面架上,进行桩位复合作业,确保旋挖桩的精确定位。
3.3加强钻孔质量控制
钻孔工作是旋挖桩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所以在钻进成孔施工过程中,最好先进行轻压施工,为后期施工奠定有利条件,然后推进钻进工作,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关注提斗的工作速度。行业工作人员还要综合多种因素,譬如钻进深度变化和钻杆垂直度变化等因素,当然行业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面对软地层时,可以适度提高钻井速度;当面临岩石地层时,要及时降低钻进速度,在保证钻进效率的同时,提高整个施工工作的稳定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利于减少设备的磨损情况,有利于降低施工的整体成本。
3.4实现清孔质量控制
清孔质量的把握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关键,结合旋挖桩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①在钻井深度达到规定深度时,要及时进行首次清孔工作,必须将孔底沉渣控制在5cm以下,这是第一次清孔;②在完成钢筋笼的放置工作之后,必须进行第二次孔底清理,并且还要控制孔底部沉渣的控制。必要时,可以使用平锤等工具检测孔底沉渣的厚度,并在满足相关标准后浇筑混凝土。
3.5提高混凝土灌注施工效率
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一般需要采用垂直导管的方式,在钢管的采用上也要结合施工的实际需求,这也要求行业工作人员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导管进行合理地组装,并且遵循相关的规章标准,对水压水密等因素进行充分把握,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材料的浇筑,要一次性完成,防止混凝土断裂等情况的出现。除了连续性之外,每次混凝土浇筑的高度和浇筑的速度也是控制工作中的重点。混凝土的灌注还需要对多项影响因素进行把握,比如控制垂直导管埋置在桩身混凝土中的深度,减少每次灌注桩身混凝土时候安拆垂直导管的次数,就能够提高混凝土灌注施工效率,同时也降低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6加强桩基钢筋笼施工管理
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来看,对桩基钢筋笼的检查力度比较小,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也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还需要重视以下内容:①对钢筋笼的制造环节进行把握,这是钢筋笼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关键,不仅是钢筋笼的质量,而且要对钢筋笼的施工成本等因素进行控制;②在钢筋笼完成制作工作之后,行业工作人员要进行初步的检查工作,对钢筋笼螺旋箍筋的长度和直径等因素进行检查;③在钢筋笼用吊车吊装的工作中,注意吊装时的安全与吊装的稳定性,避免钢筋笼碰撞桩孔壁而造成孔内沉渣。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旋挖桩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根据地质情况以及工程需求,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做好施工准备。同时在定位测量的基础上,埋设钢护筒,严格控制旋挖桩钻进工艺。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成孔质量、混凝土质量进行检验,确保施工满足工程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建设,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旋挖桩施工技术,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权.旋挖桩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2016,8(4):43.
[2]孟巍.探析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5,12(30):125.
[3]王曦,徐辉雄.旋挖钻机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探矿工程,2008,52(4):58-59.
[4]王昱,王岩,栾文伟,等.砂卵石地层旋挖桩施工常见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J].市政技术,2013,41(S1):142-144.
[5]孔凡林,李成芳,袁由新.重庆地区旋挖桩施工质量问题浅析及解决对策[J].重庆建筑,2013,12(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