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佰业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建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施工中常应用混凝土构建,并在施工中合理运用到土建技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土建包含了的种类呈现出复杂性特征。其中混凝土作为土建施工中的建造原料,将土建和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有助于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发挥出土建混凝土的耐久、坚固等优势,合理运用混凝土类原料,能够满足优良可塑层级,能够逐渐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结构整体稳定性,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将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科学运用,能有效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中我国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对于施工质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的加强管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整体质量的提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1土建施工的概念
在建筑的施工中,土木工程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主要以混凝土施工为基础进行施工,由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劣程度,决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的整体造价、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等。土建施工包括很多方面,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一个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与土木工程技术水平、不同工种间的有效协调有关。因此,土建工程的施工须依据科学的设计方法和高效、经济的施工工艺,以免出现质量问题,以保障施工的科学和整体质量。
2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中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存在的不足情况
2.1对于施工原材料没有实际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标准
针对土建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由于细骨料中含有过量有害物质,如土母黏土以及粉砂等。有害物质一般附着在砂粒表层,对胶凝材料以及沙粒黏合性带来很大的影响,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存在着蓄水量增加情况,在施工中使混凝土产生收缩严重的情况,直接降低了混凝土耐久性优势,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开裂问题。针对粗骨料,并存在着很多活性硅物质。一旦水泥与其他原料中存在着较高的碱情况,导致骨料出现碱骨料反应现象,骨料的表层位置存在着碱—硅酸凝胶,针对这种情况会出现凝胶吸水后体积膨胀情况,导致混凝土产生胀裂。
2.2施工工艺造成的混凝土问题
其一,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就混凝土施工来讲,在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组合安装工作特别严格且精密。但在具体施工期间,建筑模板的拆卸与安装的防护方案设计严重匮乏。因此,在房屋建筑实际施工中,模板的合模、制作、拼装等精准度均不足,进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发生开裂、变形等问题,此类问题均有可能致使混凝土浇筑出来的构件发生质量问题。比如存有蜂窝麻面、漏浆、变形等问题,如此便会令混凝土失去了其特性。其二,养护技术造成的问题。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该对混凝土实施一定规范的养护工作。此环节主要是为实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以此降低混凝土自身内外温度差,进而达到对混凝土抗力的需求。
3探究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应用措施
3.1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一,水泥作为土建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时,应确保水泥材料质量实际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科学选择水泥类型。在选择时,需要保障水泥质量,并降低水泥采购价格,可以保障材料成本与质量具备均衡性。第二,骨料作为混凝土施工时非常重要的组成。针对骨料类型比较多,在开展施工项目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对骨料的类型进行科学选择。一般情况下,在路桥工程、房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选择人工或天然的骨料。
第三,对于水质来讲,土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施工中应充分意识到水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土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加强对水的PH值、硫酸盐含量等进行严格的控制。
3.2搅拌技术
搅拌技术属于把实践当作基础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技术流程比较复杂。进行搅拌以前,施工人员必须对影响搅拌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如材料配比、搅拌时间以及材料投放顺序等。施工人员需从各个方面着手,对搅拌进行严格管控,这样才可对混凝土整体质量加以保证。同时,进行搅拌期间,还需按照工程需求对搅拌时间加以合理控制,并且对搅拌时间方面管理控制加以强化,对搅拌期间具体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搅拌均匀,并且在完成搅拌以后,必须马上把混凝土全部卸下来。
3.3浇筑作业中的关键技术流程
前期开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能够保障浇筑作业能够有效开展且能够更好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从施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分的角度来说,要想提升浇筑环节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前期准备工作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对基础模块的质量开展细致的核查,对工程的主体结构开展细致的分析工作,进而明确各环节施工的具体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使浇筑施工环节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参数。进而在开展一些后续工作时,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参数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浇筑技术和混凝土配置设备以及振捣设备。
3.4科学运用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开展施工时,工作人员使用振捣器时,应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插电位置、振捣速度以及移动顺序等满足施工要求和标准,避免出现遗漏情况,保障振捣具备均匀性特征。通过对振捣过程进行严格的要求基础上,应避免振捣器与模板、结构钢筋太过接近。针对每个振捣点振捣工作,需要避免超过三十秒,并做好间断重复振捣作业。工作人员应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振捣点泛浆、气泡等问题。对于平板振捣作业环节,应加强夯实边缘部分的振捣工作。
3.5养护技术
当前,养护技术乃是土建工程当中减少裂缝出现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期间的必要环节。把养护工作做好,除了能够减少结构裂缝出现之外,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当中的结构性能。通常情况之下,开展养护工作是在完成浇筑而且实施振捣之后的十二小时内展开的,而且养护工作并不只是局限于浇筑环节,在模型拆完以后,同样需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而养护方式通常都是喷水,对于喷水频率同样提出相应要求,这样才可对混凝土整体结构质量加以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好坏直接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无论是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后期的养护阶段,都要对每一个环节认真负责,贯彻落实施工中的每一个技术要点,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治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9):122+124.
[2]窦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20-21.
[3]李北辰.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的应用要点和施工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46-47.
[4]李昌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21):128.
[5]黄欣.建筑工程中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