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实践 郑孔扬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郑孔扬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内建设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多,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
        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内建设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多,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岩土工程勘察作为施工前期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视程度,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与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岩土勘察过程,它影响着建筑施工的前期保障和整体质量。可以通过岩土勘察来得出该区域地质情况和判断建筑建设的可行性,为施工设计和建筑材料适用类型的筹备工作提供前提保证。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风险,也可以将建筑使用人在该区域实际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建筑风险降到最低。采用精确的岩土勘察和施工技术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人的素质提升,更高标准地完成相对繁重的工作内容。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所需要的技术进行不断的探讨和分析,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施工方法的改革。
        1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主要任务
        1.1通过对岩土和地质类型的分类来评价地震勘探效应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岩土条件进行准确的勘察和识别,获得系统的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并对岩土工程和地质类型进行细分。从而为建设项目后期相关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由于不同的施工项目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与所执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同等地震勘探效果评价应作为施工岩土勘察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运用检波器进行分析地震波反射、折射信号与岩层结构特性,判断建筑施工区域地下岩层的性质形态,对将要施工的建筑工程设置相应的抗震等级和抗震能力评价,使最终形成的抗震效果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1.2水文地质勘察
        通过建筑工程岩土调查的实施,可获得相应的水文地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和可能的潜在影响或威胁造成建筑工程的实现可以分析和确定,从而为制定相应的技术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在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背景下,水文地质调查对工程技术方案制定的实际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有必要根据建筑基础承载层的性质和类型,综合考虑膨胀收缩、崩解软化等问题,为建筑基础的抗腐蚀和耐久性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应在全贯入试验或富水试验的基础上,防止建筑物地基沉降,有效解决基坑承压水的破坏问题。
        1.3进行深基坑支护参数计算
        深基坑支护参数的计算需要完整系统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数据做支撑。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类型的不断丰富及建筑规模的不断提高,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同时,对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细化深基坑支护参数的计算效果,对建筑基坑开挖可能造成的影响与危害进行评估和论证,将深基坑支护的潜在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建筑工程缺陷地基施工技术
        2.1垫层换填处理技术
        大部分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要以软土地基为基础开展,为了提升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应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施工单位可采取垫层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垫层换填常用于不均匀土层和浅层软土层。垫层换填处理技术可以分为机械助力施工和人工施工,两种方式均需先将浅层泥土挖出,填入一定的碎石,提升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在使用垫层换填处理技术时,施工单位应以填埋深入程度为基础,选择适合的填料。如果项目基础深度填埋超出1m,为了促使建筑地基更加稳定,需要在垫层中融入一些合成材料,扩大地基压力角,强化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减小垫层底面压力,可保证地基刚度,避免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电渗排水的方式排出软土中的水分,将金属电极放入软土内,借助直流电作用使软土内部水由阳极转化为阴极,促进水分排出。
        2.2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施工处理技术是在一定的承载力作用下,借助竖向排水井使土壤空隙内部存在的水分全部排出,降低土壤内部存在的空隙,增加地基稳定性和强度。一般情况下,采用的预压方式主要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

堆载预压可以在建筑工程地基上堆放适当的土和沙砾,提升预压效果,如果堆载超出实际承载负荷会成为超载预压。真空预压可以借助大气压实现预压荷载,在对建筑工程地基土进行抽气处理时,可以在土壤中形成真空,使大气压力与真空力间出现差值,将软土内部存在的水分抽出,增强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降水预压需要借助水泵将建筑地基水引入地下水位以下,增强建筑软土地基承载力。
        2.3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借助钻机实施钻孔处理,将注浆管放置在合理位置,通过高压设备使浆液形成高压射流。浆液在喷出时会损坏周围土体,土体内部存在的涂料会随浆液涌出,未涌出的部分在冲击力、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与浆液混合,应按照原有比例对进行合理排列。浆液凝固后形成复合地基,增强建筑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出现地基变形的情况。在进行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时,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在提升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的同时,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的对策
        3.1培养和选用技术人员
        有必要加强对岩土勘察技术人员的培养,保障岩土勘察工作人员具备高度专业知识,同时塑造其朴实、敬业的工作态度,丰富其实践经验,广泛组织交流学习,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须开展勘察人员的技术培训,助其及时吸纳最新的技术方法,使勘察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建筑工程的先进性保持一致。
        3.2加强管理
        (1)需对部分建筑单位勘察人员不合格的现象进行重点查处,并予以严格处理。(2)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监管制度,敦促建筑单位科学、安全施工,提高勘察的效率以及质量,并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与分析。
        3.3利用先进的测试技术
        目前,室外原位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包括测试技能、施工检验、波速测试、静载测试等。上述技能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单一数据的缺点,因此有必要加强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同时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并有效使用,使得岩土工程规划更加科学、规范和安全。
        3.4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
        目前,我国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广泛介绍了电磁学原理、电磁波理论和弹性波等相关知识,在岩土工程勘探和钻探、采样和数据分析方面取得了进展和发展。另外,引进先进的勘察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使岩土勘察工作更加精细化,在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可以发挥更好的勘察效果。
        3.5完善市场管理
        针对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引起充分重视,派出评审小组对各施工企业进行内部排查和突击检查,按照现行市场管理规范、行为规范对各企业进行查处,如有违反,相关企业必须实施严惩,建立健康权企业在市场上的运作。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应完善建筑工程行业法律法规的实施,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并大力宣传,使各企业对法律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具体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它对促进城市经济现代化,巩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促进建筑工程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全面提高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质量和效益,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粱业永,黄康.探析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在城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51):200-201.
        [2]高书存,曾斌.简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109-110.
        [3]谢江甫.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02):106+108.
        [4]邵宏伟.城市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7,8(13):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