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中联万基水泥有限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 471800
摘要:水泥是建筑工程必备的原料之一,是“重中之重”,水泥的重量高低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与建筑的牢固性,所以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质量控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物品的质量有了更高水平的追求,在各个行业中对于物品的生产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行业,不仅仅需要水泥材料,还需要混凝土,将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打造坚实牢固的建筑物。所以,本文针对水泥生产过程的质量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减低水泥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要提高质量控制,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生产;质量检测;控制质量措施;生产过程
引言:水泥生产在外行人看来是一项比较简单、易做的一项工程,事实并非如此。水泥生产的相关流程极为复杂,它的工序需要经过破碎、原料均化、配比、磨粉、煅烧等一系列工程,除此之外后续还要进行储存、包装等方式“保护”水泥性质不被破坏。正是因为我国经济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壮大,水泥的用量在逐渐增大,而水泥制造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所以,为了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要加强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提高水泥质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益。
一、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分析
(一)在砃落度时稳定性较差
新鲜的水泥在要混凝土相融合时,由于水泥对外加剂的吸附量较大,所以会导致混凝土的砃落度降低,导致水泥与混凝土混合时出现砃落渡变化过大,不利于增加水泥的存放时间,降低了水泥的质量和实用性。再加上在生产水泥过程中需要加入砂料,砂料的含水量也具有不定项性,在混凝土中加入砂料时,如果所加含量不在规定的范围内,会导致其含水量出现波动,从而引起砃落度的波动,其次在进行水泥与混凝土搅拌时系统计量也会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极其不稳定,这对水泥生产都是不利的[1]。
(二)在运输过程中砃落度易受损
生产水泥时,每一次产生的水泥品质都会有所不同。水泥粉末在研磨时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石膏脱落,特别是在夏天,气温很高,混凝土与水泥的搅拌物容易水化反应;在生产时配料的含量分配不均会使水泥的C3S含量过高,造成砃落度损失大;水泥生产后,一些公司为了加快水泥的销售,所以将水泥的放置时间较短或是直接发往用房,并用热水混合,这都会影响水泥的质量和存放时间,也没有办法满足施工的和易性要求。所以要调整外加剂配方,改善与水泥的相容性。
(三)水泥混合物易堵管、可泵性差
水泥混合物即为混凝土拌合物,将其运输到工地后会出现砂石分离、粘聚性差的情况,还有部分石子表面没有浆体包裹,所以在施工时会出现堵管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在生产水泥时,在进行配料配比时采用的砂率偏小,设计不合理,浆体量不足;相关人员在质量控制上疏于管理,在材料选择时选用的石子粒偏大,砂石的配比有偏差,导致空隙率大,砂率小,出现堵管现象。并且在搅拌车中进行混合物搅拌时,车内的灌水未排干或重复加水对水泥生产质量都有所影响。
二、水泥生产中为提高质量控制采用的相关措施
(一)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监控”
在进行原材料制备时,为了所购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针对原材料所在的市场深入了解,不仅要在质量上入手,还要在价格上进行合理“探究”,保证在拿到质量可靠的原材料的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要找到实力强、信誉度高的供应商。工作人员在选择原材料(原煤)时要从源头上控制住生产质量要求,把控质量关卡,为水泥生产的质量建立坚实的保障体系[2]。
水泥的生产不仅仅需要原材料,还需要砂岩和黏土类材料,这些材料在水泥生产中时非常常见的原材料,所以为了提高水的生产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针对这些材料在生产方式上进行质量管理。
也就是说,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材料进行优劣区分,将品质优化的原材料列举出来,并将其格局优化水泥的材料配比进行材料混合,在水泥生产的同时还要将剩余材料进行各类分类,将废物原料进行分离,并进行合理存放,保证剩余材料不污染环境,还有避免因其他因素导致水泥生产质量出现问题的状况。水泥的主要成是碳酸钙(俗称石灰石),碳酸钙的含量关系着水泥的生产质量,要根据实际需求将所需材料分次取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材料使用。
(二)对石膏材料的质量管控,并选用优化设备进行筛选
石膏的主要作用是缓凝剂,加入适量的石膏可以增加水泥的强度,如果没有石膏的加入水泥在研磨并加水后会很快凝结成块,不方便检验水泥的质量是否达标,但添加适量的石膏可以使石膏中的碳酸钙与水泥熟料的铝酸三钙产生反映生成钙矾石,可以减少水泥的水化速度,但是是高的若添加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假凝或急凝的现象,所以在石膏原料的质量和使用量上要多加注意。
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多数会使用柠檬酸渣来代替水泥的所需原料,但是这种原料对水泥的生产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而脱硫石膏的成分与天然石膏的成分极为相似,在成本上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但由于它的粘着性很强,容易粘附设备,所以为了方便人工清理、减少材料的使用误差,将水泥磨的V型选粉机进风口处增加热风炉和热风管道,这样可以降低材料的损失[3]。除此之外,也可以将脱硫石膏布置于熟料与混合材料之间,保证石膏的下料点在皮带的正中位置,这样还能净化现场环境,减少劳动环境。
(三)控制水泥出厂前的每道工序的管理
想过提高水泥生产的质量水平就要在每一步中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要严格控制混合材料的配合比,矿料的细砂度,这些都是做基本的操作步骤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只有配合比达标才,能保障水泥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坚持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国家对水泥的标准要求,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每一步都要进行检测,提高混合材料的使用率,将其效果达到最大,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形象[4]。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混合材料,发挥其优势,并对材料进行检验和分析。
对于水泥的生料与熟料的质量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对于水泥的相关屋里检验要每天进行检测,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并多次试验来确定混合材料和石膏所需的最佳摄入量。例如:进行化学分析、强度、含水量等项目的分析,通过对水泥的品种、熟料质量进行相关试验,最终达到其所需的使用效果,提高质量控制。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泥生产的质量管理控制力度加大,对提高水泥生产质量有很大帮助,并且水泥在建筑工程中是基本原料,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整体水平。如果在每一道生产工序上做到精准有序,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的生产成本,还可以加快工程的进行速度。当然,在进行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并在控制时间内进行取样,检测样品质量是否达标,这样可以了解生产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料的修改,从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安全,推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旺,张耀,向启令,等.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途径[J].建筑·建材·装饰,2020,000(006):27-28.
[2]邓洋,韩伟.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中的全过程应用[J].水泥,2019,No.508(S1):165-167.
[3]巫瑞上.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途径[J].建材与装饰,2020,000(001):66-67.
[4]李金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042(00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