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850000
摘要:英雄模范存在于每一个时代,且都具备自身的时代特征,通过特定时代特征展现某一个人物的具体时间,表达其价值立场。由此可见,英模精神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现其教育的作用,这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是非常有好处的。然而,在显示生活当中,部分英模人物的事迹及其精神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同时,西方国家从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恶意侵蚀,出现了“抹黑英雄”的思潮。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英模精神的传递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政府和学校都应当重视这一问题,需要帮助学生明确英模的具体形象,让学生更加立体化地了解英雄模范,感受自己与英雄模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知识的速度也非常快,但是社会经验有所欠缺,容易被社会当中的各种不良信息影响,由此可见,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英模精神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英模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做好英模精神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与论述,意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英模精神教育、重要性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英模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一)激励学生奋力向前
由于家庭教育、人生经历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每一位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大学生当中既存在积极向上的人,也有平常心的人,对于英模精神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区别。而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学校和教师有义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从英雄模范身上找到与学生类似的闪光点并进行适当的教育,用英模精神塑造“人才的灵魂”。通过英模的典型实例,鼓励学生学习其身上让自己感兴趣的优点,并加以放大,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奋力向前。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事情具备主动性,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二)顺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
自课程改革依赖,学校与教师都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做出了努力。而现阶段,大学生未来会面临更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城乡发展矛盾、地域经济差异以及就业劳动纠纷等。其中,最困扰学生的内容就是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在大学期间储备了相当多的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步入社会之后,部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环境并学以致用,最终导致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问题既能够反应社会的供求矛盾,也体现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缺点。他们虽然具备成材的理想,但是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眼高手低,自以为是。为此,需要利用英模精神,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并对其进行爱岗敬业相关的教育,顺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
(三)让大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
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期间的学习压力过大,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逼迫他们步入了大学。在这个阶段,部分学生刚刚感受到自由,没有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与控制,开始放飞自我,进而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人格的构建。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负面信息,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充斥在网络当中,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教师一时很难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而英模精神的渗透,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到的方面评价学生、约束学生,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相关品质。
(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依赖青年人的努力。其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需要以创新为手段,秉持英模精神,通过个人的努力,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不平凡的成绩。为此,英模精神的教育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创新实现理想。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体系也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需要通过英模精神的传承来培养并开拓精神。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需要学校与教师做好引导,通过对时代英模人物人生的创新品质的宣传与渗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做好英模精神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教师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可以通过自身的表现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授知识,还应当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实现“教书育人”当中的“育人”目标。由此可见,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十分必要的,在赢得学生信任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英模的榜样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在课堂当中,通过英模的任务关系、时代背景、逸闻趣事等内容的讲解,为学生塑造更加立体的英模形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图片等更加直观生动地为学生展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英雄模范产生兴趣,进而更加主动学习英模身上的优点。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在传统课堂当中,教师在课堂当中的表现过于强势,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的课堂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少之又少。同时,理论化的说教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不可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了解。为此,教师需要利用好英模的作用,用身边的英模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到其精神上,将英模精神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切身去感受和领悟,再结合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产生情感共鸣。此外,为了避免过多的课堂说教,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适当的实践课程,利用几节课的课时,带领学生去社区、孤儿院等地进行实践课程,通过切身体验感受英模精神,并学习英模身上的宝贵品质,将其运用于生活当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通过英雄事迹传播正能量
在互联网较为发达的今天,教师需要利用好舆论的力量,利用广泛传播的信息传递正能量。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挖掘英模的相关事迹,并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平台为学生科普先进事迹,将重点放在英模的精神层面上。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者微课,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英模的歌曲、电影、戏剧等,用这些高质量的作品为学生展示精神内核,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什么是需要反对和否定的。用这些优秀作品激励人心,学生会从中受益匪浅。
(四)建立合理的教学机制
为了切实提高英模精神教育的教学效果,建立科学的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对大学生开展英模精神教育之前,需要进行之前的情况了解,包括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以及思想态度,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机制。同时,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将大学生的英模精神教育放在重要的教育位置,做好科普与宣传,明确责任,并将英模教育成果纳入学分管理。第二,确保英模教育的规范性,对先进者及时宣扬,对丑恶现象无情鞭挞,对混淆是非,恶意攻击诋毁英雄者进行严厉的处罚。第三,辅助激励机制,可以设置模范基金,鼓励学生在生活当中秉持英模精神,乐于助人,开朗向上,从而使得激励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通过上述内容,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英模精神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个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青年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抹黑英雄、丑化英雄的现象。部分学生对英雄模范不够了解,偏听偏信有可能会让学生将这些“洗脑”的内容信以为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学校与教师需要重视对英模精神的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通过英雄事迹传播正能量、建立合理的教学机制等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凤.英模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提升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2]於素兰.公安英模精神在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1):13-16.
[3]刘颖.英模精神融入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8,34(09):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