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安邦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安邦
[导读] 摘要: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如此,加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能够保证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效率、提升各地区之间文化沟通的质量,更能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可谓势在必行。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如此,加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能够保证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效率、提升各地区之间文化沟通的质量,更能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可谓势在必行。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是道桥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施工问题,保证路桥施工的高效进行,已经成为现阶段有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处理,尤其是对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沉降路段,加强此路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水平,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保障人们的正常使用,提升道路桥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意义
        中国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里程十分可观,其施工规模往往比较大,但是路基路面沉降问题始终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必然会造成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另外,路基路面沉降问题还会造成车辆通行速度降低的问题,使突发性交通风险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路基路面沉降过程中,道路桥梁的整体稳定性也会大幅度降低,道具表面凹凸不平等问题愈演愈烈,最终难以进行控制,不利于道路桥梁工程的有效应用,只有尽快调整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回顾过去的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可以发现,其往往存在路基结构处理不到位、路面结构施工质量不合标准等问题,而充分应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以后,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2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沉降机理
        2.1路堤变形机理
        道路桥梁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地形、施工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定要注意选择普通的黏性土作为台背填充料,确保土方水量,如果水量达不到最佳状态,出现沉降变形的几率就会加大。由于路堤自重过大,且车流量负荷过大,二者相互影响,都会引发路堤变形。
        2.2台背地基变形机理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有时会选择在沟壑地区,这类地区地势复杂,通常是桥梁变形多发地,由于地基基础较弱、强度不高、含水量高、土壤空隙较大,会使该地区极易发生地基变形情况。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桥头高度一般会比路段高出5~10cm,这也可能引起地基沉降问题。
        2.3桥头搭板设置机理
        道路桥梁工程中,路基与桥头搭板之间的距离较近,承受应力较小,会引发受力不均匀的问题。车辆行驶过程中,路基作用力主要集中在汽车荷载作用点和搭板支撑路基端点上,当车辆运行至搭板末端时,搭板末端路基承受的应力值是最大的,这就会导致变形程度加大,很容易在搭板末端出现桥梁沉降情况。
        3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地基的回填法
        采用沙砾回填法和灰土回填法可以有效增加地基强度和路基的承载度。灰土的抗水性较强、强度较高,硬化的灰土可以充分增加和土壤之间的依附力度,同时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进而提高整个桥梁路基路面的强度,避免由于过大的压力路面出现变形的情况。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之前制订好回填土的计划,确保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回填,确保使用的沙砾的颗粒大小、用量满足施工要求,按照施工需要对颗粒大小、用量进行科学的计算。

在大型桥梁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通常在引道下部适当增加骨料、碎石,再采用浇筑的方式开展施工,避免施工出现问题,引发沉降问题,对桥梁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3.2沉降段的搭板施工技术
        为了保障路桥沉降段和路基路面的最顶端保持平行,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根据沉降段的搭板设计标准合理设计搭板位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桥头路堤、桥台沉降量和行车要求的关系,有效保障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道路桥梁的最底部与搭板的最顶面始终处于协调统一的情况。整个沉降段的搭板顶面平行于路基的最顶端,才能确保路基路面与桥梁的搭板设计规范化。在后期施工阶段中,注重锚栓和拉杆水平方向的稳定,保持限制位移方向和水平拉杆方向一致。施工人员需要精准掌控距离,针对距离搭板较近位置时,需要选取橡胶材料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土木格栅技术以有效保障路基路面和土层的位移情况和移动方向,进而保障路基路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路基沉降发生的可能性。
        3.3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沉降的另一主要因素是积水的侵蚀。因此,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可以有效解决桥梁的沉降问题。在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过程中,一般设置边沟、急流槽,截水沟和地表排水管以起到有效排水的效果。在设置排水沟时,需要合理控制排水沟和管道的长度,结合周边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水文情况,遵循就近取材、预防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确保路基路面排水的有效性。
        3.4压实施工技术
        路面压实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需要对沉降路段进行压实以保证通车的顺畅和安全。进行压实施工作业时,必须控制好压实的填土含水量和干水量,综合其他参考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驼峰水实曲线,确保土壤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以保证最大的密实度。由于碾压程度很容易受到气温、风速的影响出现各类问题,因此,要科学把控压实作业的数值,控制好碾压度,结合压实设备的性能、碾压程度和摊铺速度进行。
        3.5对沉降段的路面变形情况见合理控制
        为了实现对路面在沉降段变形问题的有效控制,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完成后合理控制沉降幅度,确保路桥交接点不好出现不合格的沉降不均衡问题。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在路基路面施工设计期间,做好对现场数据的勘测采集工作,并将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电脑之中,利用专业软件对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进而掌握大致的沉降区域,以此来推算施工完成后的大致沉降范围,从而对技术方案进行调整优化,避免沉降差异超出10cm范围,确保三个月周期之内不会出现沉降幅度过大的情况。
        3.6搭板连接技术要点
        搭板滑落是引发桥头凹陷沉降问题的重要原因,施工人员需要将水平拉杆和竖直锚栓设置在搭板与台背之间,确保搭板与台背连接牢靠。一般而言,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钢筋制作锚栓,在过程中对钢筋间距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将锚栓与拉杆设置在相同的水平方向上,大幅度提升支座的稳定性。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控制支座间距,通过间隔80cm布置一处的方式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在搭板台端以及牛腿的上边缘设置相应的倒角,从而有效规避结构沉降和破坏等异常情况。
        结束语
        道路工程建设中,道路桥梁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管理尤为重要。为有效防止路基路面出现沉降,可以采用路基路面排水加固处理,科学设置搭板等有效技术进行防控,最大程度地提高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率,为交通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董良来.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12):63-64.
        [2]廖福平.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12):49-50.
        [3]刘华山.浅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06):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