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32219880506XXXX 广西桂林市 54100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给予高度重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要针对各种常见病害,做好针对性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以免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及其寿命。本文分析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原因,从而探讨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病害;处理技术
引言
我国现有一些早期修建的道路桥梁存在病害问题较多的情况。受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桥梁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只能勉强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问题逐渐显露,其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在消除病害的基础上,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
1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原因
1.1路面桥面病害及原因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以水泥、沥青等原材料作为路面桥面施工的主要材料,但是在长时期的荷载及摩擦作用下,路面桥面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损坏、变形等缺陷。裂缝是路面常见的病害类型,按照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及网状裂缝等。其中,横向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原因或者施工质量不规范导致的,还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热胀冷缩等性能引发的。纵向裂缝是指在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导致的开裂,也可能是由于路基遭受的荷载超过范围产生的一种反作用力导致的裂缝。网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混凝土面板开裂或者结构层松动引发的龟裂。同时,车辙也是路面桥面的主要病害,包括结构性、滚动性及磨损性等不同类型,是在外力作用下对路面产生的一种破坏。无论是路面桥面的裂缝还是车辙,都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施工处理,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增加裂缝的深度和宽度,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破碎的后果,不仅会对行驶的车辆造成损害,还可能使雨水渗漏到路基中,最终出现坍塌等现象。
1.2不均匀沉降
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勘察工作不到位,无法全面掌握桥梁施工现场情况,施工图设计不够合理,并且施工部门的现场管理不规范,一些施工人员的责任观念缺乏,更换台背填料等,都会造成不均匀沉降问题。
1.3道路桥梁结构病害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是结构性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钢筋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主要材料,也是保证强度及路面抗弯能力的基础,但是钢筋在潮湿的环境下或者在路基结构中可能会发生锈蚀等问题,这些锈蚀部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结构膨胀,从而造成受力不均等问题,对周围的路基和路面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其次,桥梁中的主拱圈发生结构变形。主拱圈是承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形式包括圆弧线及抛物线等,如果主拱圈发生裂缝问题,包括荷载作用力下的横向纵向裂缝、外界环境导致的裂缝等,都会带来道路桥梁的安全隐患。结构性病害对于道路桥梁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可能会造成坍塌及路基塌陷等问题,从而引发车辆受损等现象,还会对路过的行人造成影响。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对现场进行观测,采取有效的措施作出应对。
2道路桥梁工程中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喷锚施工技术
喷锚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处理桥头破损的重要技术,对桥头实施有效加固,提升整个桥梁的稳定性。喷锚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在超强喷射机和喷锚设备的作用下,将具有超强粘结性的硅胶材料喷射到道路桥梁需要加固的指定位置,从而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喷锚技术相对于其他的各种加固技术来看,在多方面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其粘结性高,施工便捷,而且施工效果非常稳定,所以在当前各类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2.2沉降处理技术
首先,地基加固。常见的地基加固技术有地基土压实、脱水、固结、换填等,技术人员应根据桥梁工程规模、裂缝大小、地基性质予以抉择。其次,加强基础结构的稳固性与安全性。相关人员必须另外配置支撑架构,以承重大的持力层为基础,借助木桩、支墩等提高基础结构的性能,把上部结构的载重转移到地基内。最后是桥头路基加固技术。如果道路桥梁出现了桥头路基沉降问题,往往会使用相应加固技术来提升其承载力,从而对病害实施处理。比如,工程设计阶段,可以通过改变工程整体结构体系的方法,优化工程应力状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从而达到加固桥梁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增加钢筋配比量的方式,使工程稳定性得到增强。如果路基沉降出现在施工阶段,则可以根据不同沉降程度,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法,比如采用灌注、压实、置换等方式来强化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2.3裂缝处理技术
常见的裂缝处理技术主要有表面修补技术、填充技术、注浆修补技术等等。表面修补主要针对较浅的裂缝予以处理,就是采用水泥浆、环氧胶泥等材料首先对裂缝实施涂抹,然后再以油漆、沥青等覆盖表面,最后再对表面采用玻璃纤维覆盖,阻止水汽、化学物质、二氧化碳等物质进一步的损坏,防止裂缝延伸。填充技术主要用于裂缝面积较小的情况,就是以树脂胶结物和水泥浆注入裂缝中,从而对裂缝病害实施修复。注浆修补主要是针对较深的、对结构完整性有影响的裂缝或有抗渗要求的裂缝,施工原理是通过加压设备将水泥材料、环氧树脂等胶凝材料压入裂缝中,在打入裂缝中的胶凝材料凝结、固化后与原结构形成整体,能够防止不利物质进入裂缝,抑制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2.4钢筋防腐技术
要有效防止钢筋腐蚀,首先必须要确保钢筋参数、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其次要确保施工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混凝土紧实度满足工程标准。另外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管控,控制好保护层厚度,是其整体性能得到保障,降低钢筋腐蚀的概率。另外要采取有效的钢筋防腐措施,从而进一步降低钢筋防腐的风险。所以说钢筋防腐的关键在于保证钢筋质量和混凝土的配比与施工质量。
2.5伸缩缝与支座处理
伸缩缝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展开,确保伸缩缝贯穿,同时保证每一施工环节,诸如混凝土浇筑、振捣等均达成质量标准。对于支座的安装设计工作,首先务必要对支座的具体数据做出科学、精确的测算,并在施工过程中将这些数据予以有效落实,确保支座垫石厚度满足工程标准。另外,对于支座的钢构件务必要通过刷防腐涂料等方式,做好防腐蚀处理。更换支座时,可在墩顶安放超薄千斤顶,梁底与千斤顶接触面设置横向刚性连接,以保证横向同步顶升及提升顶升稳定性。顶升高度不能超过1cm,顶升后更换破损支座,再进行落梁。
结束语
桥梁服役期间受到重载车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当桥梁结构发生病害后,不仅会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会缩短桥梁的使用年限,养护维修费用也会随之增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病害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桥梁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蔡川.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10,112.
[2]孙志恒.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56-157.
[3]周凯.浅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筑与装饰,2020(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