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 马丽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马丽
[导读] 摘要: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中,常常由于工程施工不规范或者道路结构设计等问题导致遗留相应的隐患。
        海盐县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300
        摘要: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中,常常由于工程施工不规范或者道路结构设计等问题导致遗留相应的隐患。其对于道路安全及车辆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工艺进行处理。基于此,简要探讨道路桥梁工程病害防范的重要性,总结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重点阐述各种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引言
        我国现有一些早期修建的道路桥梁存在病害问题较多的情况。受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桥梁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只能勉强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问题逐渐显露,其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在消除病害的基础上,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
        1道路桥梁施工常见问题处理的重要意义
        1.1强化工程整体稳定性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保证其整体的稳定性是质量的基础。如果存在任何病害,则可能就会损害工程的整体稳定性,进而导致道路桥梁的承载力损失。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被发现,病害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最终甚至可能直接导致整个工程出现大的质量问题。所以,务必要高度重视对道路桥梁的病害防治工作,通过专业性技术,防范和消除病害,使工程的质量隐患得以消除,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稳定性满足使用需求。
        1.2延长工程寿命
        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而病害的处理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所以说,做好病害处理,对于延长公路桥梁的寿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各种病害,或许暂时并不会对工程的使用制造太大的障碍,但是病害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其影响会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工程的后期保养造成更大的困难,进而导致工程寿命缩减。所以,必须要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施工的可靠性,从而保证项目的使用年限。
        1.3提高工程使用体验
        道路桥梁的基本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如果出现了裂缝、坑洼、塌陷等病害,看似是一些小问题,但是却直接影响了工程的使用体验,对过往的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干扰,不但会增加使用的不适感,而且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做好道路桥梁的病害处理,能够有效改善道路桥梁的使用体验,让车辆行驶更加舒适平稳,这样进一步降低了行车风险,也让市容市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2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2.1裂缝问题
        道路桥梁的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仔细分析有很多。其中既包括外界的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也包括施工水平等主观因素。当前的公路桥梁的材料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这些材料投入使用以后,都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尤其是一旦出现恶劣的天气条件,则很有可能会对其表面造成破坏,从而形成裂缝。另外,施工作业也是导致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比如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养护作业不当,就是导致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此外,混凝土施工如果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就算当时没有暴露质量问题,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在车辆反复碾压下,同样可能引发裂缝。不管是怎样的原因导致的裂缝,都会对道路桥梁的美观性、使用性、耐久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影响工程寿命,严重时会导致事故发生。
        2.2钢筋锈蚀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钢筋是除混凝土之外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桥梁的使用寿命。锈蚀是钢筋中较常见的病害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加剧,当锈蚀达到一定程度时,钢筋可能会发生断裂,使构件丧失承载力。不仅如此,钢筋锈蚀后,会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导致钢筋与包裹在外面的混凝土表面产生剥离现象。

目前,可将钢筋锈蚀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环境中氯离子含量过大时,引起钢筋锈蚀。(2)混凝土发生碳化后,破坏钢筋的钝化膜,进而导致锈蚀。(3)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钢筋的锈蚀速度加快。(4)环境的温湿度会对钢筋锈蚀有直接影响。
        2.3路基下沉
        路基下沉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道路桥梁的病害问题。道路桥梁的路基不仅承担着工程的自重载荷,而且投入使用后还有持续的交通载荷,所以如果路基施工质量不佳,则很容易出现路基下沉的问题,导致桥头跳车。路基下沉不但会造成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受损,更有可能影响其平衡性,从而对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路基下沉的出现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路基施工质量不佳所造成的,进一步分析又包括地质条件勘查不全面,软土处理不到位,地基施工技术不规范等原因。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是地基的质量无法满足工程需求,所以在施工中务必要对桥头路基施工高度重视。
        3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3.1裂缝处理技术
        常见的裂缝处理技术主要有表面修补技术、填充技术、注浆修补技术等等。表面修补主要针对较浅的裂缝予以处理,就是采用水泥浆、环氧胶泥等材料首先对裂缝实施涂抹,然后再以油漆、沥青等覆盖表面,最后再对表面采用玻璃纤维覆盖,阻止水汽、化学物质、二氧化碳等物质进一步的损坏,防止裂缝延伸。填充技术主要用于裂缝面积较小的情况,就是以树脂胶结物和水泥浆注入裂缝中,从而对裂缝病害实施修复。注浆修补主要是针对较深的、对结构完整性有影响的裂缝或有抗渗要求的裂缝,施工原理是通过加压设备将水泥材料、环氧树脂等胶凝材料压入裂缝中,在打入裂缝中的胶凝材料凝结、固化后与原结构形成整体,能够防止不利物质进入裂缝,抑制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3.2钢筋防腐技术
        要有效防止钢筋腐蚀,首先必须要确保钢筋参数、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其次要确保施工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混凝土紧实度满足工程标准。另外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管控,控制好保护层厚度,是其整体性能得到保障,降低钢筋腐蚀的概率。另外要采取有效的钢筋防腐措施,从而进一步降低钢筋防腐的风险。所以说钢筋防腐的关键在于保证钢筋质量和混凝土的配比与施工质量。
        3.3桥头路基加固技术
        如果道路桥梁出现了桥头路基沉降问题,往往会使用相应加固技术来提升其承载力,从而对病害实施处理。比如,工程设计阶段,可以通过改变工程整体结构体系的方法,优化工程应力状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从而达到加固桥梁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增加钢筋配比量的方式,使工程稳定性得到增强。如果路基沉降出现在施工阶段,则可以根据不同沉降程度,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法,比如采用灌注、压实、置换等方式来强化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3.4养护中的维修加固方法
        针对运营后的桥梁病害,维修加固方法有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喷锚混凝土加固法、扩大基础加固法、桥墩套箍加固法、扩大截面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碳纤维法、体外预应力法等等。各种维修加固方法,各有适用的条件与部位,各有利弊,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结束语
        桥梁服役期间受到重载车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当桥梁结构发生病害后,不仅会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会缩短桥梁的使用年限,养护维修费用也会随之增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病害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桥梁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蔡川.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10,112.
        [2]孙志恒.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56-157.
        [3]周凯.浅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筑与装饰,2020(2):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