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通轨道运营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力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不仅影响施工的正常进度,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政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行为以及操作行为等都有了很大的约束,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此外,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以促进建筑工程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事故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应采取合理可行的策略,加强安全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征
其一,多样性。建筑工程在投入建设的过程当中,首先施工环境、条件势必是不一样的(如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带、湿软地基和坚硬地基、潮湿气候和干旱气候等),其次则是涉及较多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如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住宅用建筑以及工业生产用建筑等),最后是细化到每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这些不同点都会使得安全管理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其二,复杂性。常规性的建筑项目在进行中往往会涉及到较多方面,如机电设备、排水设备等等诸多不同体系,相互交叉、彼此制约,必须要从整体加以全局化的安全管理,同时细化到每个步骤上又需要加以不同的细节管理,可以认为是非常繁杂且难度较高的。其三,危险性。因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共同作用,加上当前城镇化地区的高层建筑、智能化建筑越来越普及,其诸多设备以及新型技术的应用,势必会带来一些在以往施工经验中没有出现过的风险隐患,这些隐患可大可小,轻则令进度滞后、成本增加,重则诱发施工事故、带来人身伤亡和经济的损失。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力度不足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依然很大,这与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已经有多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政策,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严,未与薪酬挂钩,致使企业第一责任人安全职责缺失,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严重不足,针对安全事故发生没有进行全面的处理,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多监督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发挥部门的工作职能,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不重视,同时没有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2.2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意识弱
基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在安全管理中主要问题在于建筑企业缺乏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存在问题,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没有推动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使整个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既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也导致了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因此,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是建筑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建筑企业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2.3技术角度的风险
首先,因为建筑工程风险隐患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特征,其中有一部分风险隐患是会发生在技术领域的,比方说施工方案不全,存在缺失或遗漏、施工设备运作不畅(多数都是租赁设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设备本身的性能)、材料堆放不合理导致材料受损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施工地区处于较为极端的气候带或者地质特征但是没有配备对应的适合材料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建筑企业自身忽视管理问题所造成的,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不重视工程安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策略
3.1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
基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和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应当围绕着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安全管理特点,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制,直接与安全管理人员的薪酬挂钩,实行重奖重罚制度,促使安全管理人员由被动转向主动管理)使整个安全管理机制在针对性和全面性方面得到提升。
3.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因为多数建筑工程当中真正参与到施工作业的人员都是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不是非常高的农民工(劳务人员),所以,有必要参考建筑工程的基本特征、施工环境的客观条件、安全管理制度当中的技术要求等加强针对性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同时配合一些技术考核验证接受培训的最终成果,确认作业人员满足施工要求之后才可以投入到施工工作当中。这一制度实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工程所在的技术领域进行针对性安全培训,这也是出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劳务人员)的接受能力考量的,借助完善的培训,强化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对事故预防、风险自救技巧等方面的水平提升,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人员安全有关键性的作用。
3.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保护措施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保护措施的建设,设置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第一,营造良好安全的施工氛围,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切实的保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特种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例如高空作业工作人员,所有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等级需要与施工内容匹配。同时,特种工序施工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施工前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且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必须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想措施,首次进行特种工序作业时技术人员必须亲临现场督导指挥,最大限度保障施工的安全。第二,做好施工现场所有施工资源的管理工作。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施工资源,管理人员必须统筹分配各种施工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施工现场施工物资随意堆放的情况。同时,做好水电的管理,科学合理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维护施工的正常秩序。第三,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施工现场潜在危险源进行辨识,梳理高中风险危险源,制定专门的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在安全教育培训中进行学习演练,并在施工现场入口进行公示宣传,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排查整治,保证施工能够安全规范的进行。同时,以树立警示牌的方式提醒周边居民,避免施工影响居民的人身安全。第四,施工要选择施工水平比较到的施工单位,提高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质量、进度等要素息息相关,一旦建筑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延误工期,而且可能导致成本增加。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各种安全措施的运用,保证建筑施工有序进行,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曾大金.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21,11(1).
[2]张玉梅.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4).
[3]陈世佳.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