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6003519940302XXXX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在路面施工中平整度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直接影响着行车舒适性。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此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路面施工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文主要对道路工程中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道路运行的通畅性直接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而道路路面的主要构成是沥青,因此做好沥青路面的保养维护就成为路政部门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但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物资流转速度的较快,道路运输量在不断地增加,这也就对道路的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沥青路面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特点那就是其受温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夏天沥青会出现软化的情况,而在冬季因为温度太低会形成脆裂,这就使得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比较短。为了保障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那么就需要从建设源头进行问题的解决,然后保障路面的质量。
1道路工程中常见的各种病害问题分析
道路工程中常见的各种病害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裂缝问题。裂缝问题是道路建设项目长期应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病害问题的发生会影响道路施工的美观,影响道路施工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从道路施工中的裂缝形成的角度来看,主要出现在水平裂缝和垂直裂缝中,裂缝的发生主要与道路施工中路基结构不均匀沉积和温度变化存在联系。如果道路路面类型的裂缝问题在养护处理上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导致裂缝的泛化,路基结构会进一步受到威胁,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其次是破碎板。由于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后续的道路建设项目在长期应用的过程易出现明显破碎板现象,主要表现在水泥混凝土的路面病害。其中,一些仅在小范围内出现,主要由外部损坏引起;数百米的大规模压碎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基不稳定,导致沉降不均匀的下陷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提供解决措施。
2道路工程中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2.1道路养护技术的预防性优势
在道路预防性的养护中正确应用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较为重要,由于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应充分优化道路的基本交通性能,发挥道路应用的价值,降低道路的建设成本,并采取各种预防性维护措施。长期使用道路带来了许多质量问题,包括损坏路面、路基塌陷等,根据道路的各种问题,维护可以分为路面维护、路基维护、路面周边维护。进行道路养护时,养护负责人应遵守养护和管理的相关基本原则,收集各种数据和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明确养护的时间,以便进行道路管理,可有效解决各种道路问题。例如,现代沥青路面维护需要分析各种沥青路面性能的基本变化规律,沥青路面的维护环节可分为纠正性维护、预防性维护。一般传统的维护方法要求高速道路完全或部分关闭,会增加维护成本的投资,妨碍本地交通运输。使用预防性维护技术后,可对病害进行检测和评估,可在狭小的空间内控制维修,减少维护成本,确保了正常的道路通行[1-3]。
2.2对下承层施工质量的控制
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拌和设备,有精确的计量系统和控制系统,确保能够拌制出高质量的混合料。摊铺层厚度必须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尤其是上基层,应控制在规范规定的下限附近,原因是摊铺层厚走下限更易于压实且压实效果均匀。控制好集料的最大粒径,确保不出现因集料粒径过大而使铺筑层表面发生离析。控制好摊铺速度,使之与拌和、运输能力相匹配,确保摊铺作业连续不中断,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5m/min以内,过快会导致基层表面拉毛、出现横纹等现象,破坏基层的平整度。
2.3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落实施工方案
加强对下承层的验收和技术参数的掌握,制订当天的具体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标高、厚度,根据已稳定的松铺系数进行施工。沥青面层施工中必须严格地执行“均匀、缓慢、连续不间断”的方案,这是保证平整度的核心和关键,不得随意变换、调整。沥青路面施工的重点是温度的控制,因此在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温度控制必须做到“精细、认真”,这也是沥青路面平整度保证的重点所在。混合料级配是保证平整度的根本,级配必须达到“粗集料形成骨架,细集料填充空隙”的原则,消除初压时的推移现象。碾压是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平整度优差的最终执行者,因此碾压工艺必须按“高频、低幅、紧跟、慢压原则执行,按温度控制规定认真进行碾压。横向接缝处理是路面平整度控制中极其重要的点,做好横向接缝的关键就是量测好摊铺机起步的松铺厚度和碾压方式,所以摊铺机就位后工作仰角的调整、横缝的碾压方式等细致工作必须到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是一个多方面、复杂的控制工作,在施工中要紧密配合,严格按照工艺进行,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认真控制。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外在因素,即施工设备、所用材料、技术参数、施工工艺;内在因素,即施工中的过程管理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责任心。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可以发现除了组织好施工的外在因素,平整度提高的关键应是过程管理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责任心。施工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按规范施工、认真落实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必要因素[4]。
2.4水泥加铺层结构设计
水泥混凝土以其特有的稳固、坚硬性能,能够促使道路路面更加坚实,使路面更加平整,摩擦系数更高。根据国内对道路路面水泥混凝土加铺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道路路面的水泥板,将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均匀铺满原有道路水泥板面层上,具有简单高效、造价较低的特点,但是该方法因为并未破坏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因此很容易会产生裂缝,只能维持较短的一段时间,在长时间的使用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半刚性基层技术是充分打碎道路路面的水泥板,再通过重压将碎石层加固,其表面再加铺一层水泥面层,提高道路路面的结构,但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坏原来的路面结构,还会出现造价成本高、耗费时间长的缺陷。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水泥加铺层的厚度,减少路面改造工程的造价成本,减少后期道路维修的难度[5]。
2.5路面泛油防治技术
路面泛油的防治技术首先要做好料源的选择,并且在石料加工时需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工作经验进行检查和加工,当然这就需要责任感比较高并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其次,堆料场也要做好相应的防污染措施以及防雨水措施,这可以保障料的质量。最后,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指挥,这可以保障碾压工作的质量。
结语
总之,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所有科技的发展基于人才,需要制定当今的人才战略,以确保未来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充足。要应用高科技人才,采用先进的工艺,组织严密的施工,认真把握每个环节,员工具有高度责任心,实现沥青路面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敬华,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
[2]刘贺,付智,罗翥.长陡坡、弯道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2010.
[3]吕世玺,浅谈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8).
[4]付智,田波,罗翥,王鹏.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修订主要内容.中国硅酸盐学会,2010.
[5]倪礼强.长距离巷道混凝土地坪快速施工实践江西煤炭科技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