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 650051
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程。集料是公路建设过程中最基本的工程材料,使用量占总质量的70%以上,由小粒径的砂到大粒径的碎石,其形状和物理、化学性能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公路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技术
引言
公路企业开展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目的就是保障施工各个阶段的质量和效率,利用试验检测及时发现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公路使用年限,降低各类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在实际的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因此相关企业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必须要重视开展工程试验检测工作。
1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施工单位在完成公路项目的施工后要进行项目的竣工验收,验收的基本程序是,先有施工单位进行质量自检,自检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后再进行经验申请的提交,在提交申请的时候自检的数据就可以作为直接依据,要对检测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真实详细的记录,为质量评定可以提供准确的依据。与此同时建设单位要积极的协助相关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测的抽样,实验检测的相关数据会被最作为责任判定的只能参考依据。
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比较大,在我国公路工程大力发展的背景下,由于部分地区的自然地势险峻,地区发展欠缺等原因,导致当死的公路实验检测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相关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对公路实验检测工作的重视,使得当地的公路实验检测工作发展滞后,公路实验检测的标准也相对比较地,因此在我国就出现了公路实验检测的差异。也会造成一些浑水摸鱼想蒙混过关的现象出现,给公路工程实验检测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实际的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一些质量不过关的材料,不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的现象依然村子啊,一些企业护士公路工程实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检测意识极其淡薄,甚至不能清晰的认识到原材料检测的必要性,没有及时的对工程建设中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等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这些行为为整个公路建设工程造成了极其严重地恶劣影响。
3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的质量控制
3.1建立与完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体系
在工程实验检测工作中,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公路工程呢个的施工建设具体情况以及相关的标准要求,建立出完善的实验检测体系,然后根据实验检测的相关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测制度,并且详细制定出实验检测工作的具体流程,运用这这些标准化的制度和体系了来对实验检测的相关人员进行行为上的规范和约束,可以对实验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对实验检测的准确性进行保障,以便于更好的发挥出实验检测工作的作用,更好的为工程质量把关。
3.2路基土方
(1)最佳含水量试验。此项工作应在路基修筑前半个月展开,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位,于该处取土样并通过击实的方式检验。各类土样应分别对应有一组或更多的试样,施工期间遇土质变化的情况时应随即补充试验。(2)压实度试验。按照每1000m2内2个点的方式组织试验,必要时可在该基础上增加检验点,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经过检验后,若路基的实际压实度满足要求,方可进入上层填筑环节,否则需采取处理措施并再次检验,直至满足要求为止。路基边缘处的稳定性欠佳,应加强对该处的检验。
3.3钢筋检测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钢筋的外观是否存在缺陷,应详细查看钢筋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根据钢筋的钢种、等级、生产厂家及出厂时间对钢筋进行批次划分,从批次中抽样开展力学性能检验,保证质量合格的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及投入使用。在将钢筋进行批次划分时,可以按照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进行组批,保证每一批次的钢筋质量不超过60t。若>60t应按照每增加40t(<40)增加一个拉伸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在混合批中,各个炉罐的含碳量和含锰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中各炉罐号的含碳量之差应不超过0.02%,含锰量之差应≤0.15%。
3.4真实密度试验
真实密度是衡量砂石料质量的关键指标,其是指砂石材料真实体积的质量。在组织真实密度试验时,可以采用李氏比重瓶法,在试验前选取适量砂石料,对其采取研磨处理措施,再转至高温环境内烘干,经称重后确定具体的重量;经称重操作后,将所得的材料转入密度瓶内,用水煮沸,期间可以发现闭口的空隙中持续存在水分进入的情况,此时可根据置换法的原理组织体积测量工作,由此确定样品的真实体积。经前述试验后,可得到试样的重量和体积,进一步计算出材料的密度(重量除以体积)。为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应用李氏比重瓶法时,可以组织多次试验,分别汇总数据,求取平均值。若试验过程中存在密度超过0.02g/cm3的情况,则需重新取样并按照相同的方法试验。
3.5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向被检测物发射高频电磁波,在发生反射现象后收集该部分电磁波,以所得的返回信息为准,对被测物的内部情况作出判断。实践表明,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具有操作便捷、结果直观、精度高的特点。为充分发挥出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则需按以下流程有序操作:(1)利用计算机控制,使控制单元发出指令。(2)控制单元在接收到该部分指令后,做出相应的操作,即发射信号以及接收信号。(3)电磁波在发送过程中存在反射的情况,由接收器收集,再将该部分信息传输至计算机,经软件判断后生成相应的结果,供质量分析所用。
3.6粗集料主要检测指标
1)含泥量。筛洗法是测定粗集料含泥量的常用方法。将称好的粗集料试样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粗集料原始质量为m0,静置24h后淘洗,将清洗后的液体倒入1.18mm和0.075mm筛网,对粗集料进行多次清洗,去除直径小于0.075mm的颗粒,直至冲洗后的水清澈。将2个筛网上的颗粒和清洁后的粗集料烘干,烘干后质量为m1,粗集料的含泥量为(m0-m1)/m0。2)密度和吸水率。2次平行试验的结果偏差控制在0.02范围内。密度=烘干后称重/(擦拭后称重-漂洗后称重);吸水率=(擦拭后称重-烘干后称重)/烘干后称重。3)针片状含量。常采用归准仪法检测粗集料针片状含量,主要用于检测直径大于4.75mm颗粒的针片状含量。4)力学性质试验。粗集料力学性能检测主要包括压碎值、磨光值、冲击值等的检测。压力机经过均匀加压,直至荷载在10min内达400kN,然后保持恒载按压5s,采用2.36mm筛网筛分出粗集料压碎后形成的细集料,压碎值=压碎后形成的直径小于2.36mm的细集料质量/原粗集料的质量。磨光值是指磨光集料后,通过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来计算磨光值。冲击值是在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标准锤,连续进行15次的骨料锤击,冲击值=粗集料锤击后形成的直径小于2.36mm的细集料质量/原集料质量。
结语
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内容,在检测工作中,经过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工程项目检测,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这样不但可以保障行车的安全,同时还能够提升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从而促使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水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6):221.
[2]伍航.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