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中特殊路基处理技术及对策 汪文华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汪文华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本文对特殊路基基础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先是分析了特殊路基的设计原则,其次对不同类型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实践可知,在处理软土路基上按照不同类型的土质条件,合理的选择处理技术,从而切实的改善公路路基强度。
        关键词:特殊路基;基础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建设高等级公路的路径规划很长,经过的地方的多,这就不能避免一条高等级公路在施工过程中会遇见特殊路基的问题。特殊路基一般包括:软土路基、黄土路基、冻土层路基和膨胀土路基等。利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特殊路基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对于每一种特殊路基的处理都有一套成熟的施工流程,技术层面上也比较成熟。
        1公路工程建设路基加固重要意义和种类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由于路基工程多样性,需要根据不同的路基类型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路基工程一般选择砂砾、碎石和土等填料进行填筑,在自然形成状态下,路基本身结构较松软,还无法承受一定的荷载,稳定性也没有达到标准,想要达到正常使用相对困难。所以,需要针对路基工程进行加固。需要选择正确的加固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增强路基压实度,能够较大程度提高路基稳定和承受能力,对我国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好坏有重要意义。根据加固位置不同,路基主要包含边坡,坡面和湿弱地加固等防护措施。其中防护坡面是为了保障降低边坡路基被大雨冲刷破坏程度,例如在防护路段种植草,植物等进行保护,同时可以在边坡上修建浆砌片石。边坡支挡是在边坡需要防护的位置装置护肩墙,护面墙等进行防护。最后是软土地基含水率高,造成地基较软,承载力较差。可以采用加固的措施较多,主要有挖除换填、排水固结和水泥土桩搅拌等处理措施,提高路基复合地基承载力也可以提升路基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
        2特殊路基处理技术
        2.1优选设计方案
        在进行改扩建方案编制前,为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技术人员需要对既有公路实际使用情况开展了细致调研,调研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公路的交通状况,以此详细编制改扩建方案,同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设计要求和行业标准,并重点论证相关技术措施。对于公路涉及的特殊路段,为确定局部改造措施及方案,设计过程围绕相关路段的行车速度、地质情况等因素开展深入研究,以此为依据开展多种方案比选,这一过程需关注规模、成本、环境影响、施工安全、施工效率、建设质量等影响因素,最终实现设计方案优选。
        2.2湿陷性黄土路基
        当地土质(黄土)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并且土质(黄土)对结构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使结构物大幅度沉降、开裂、倾斜,甚至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的方法:①换填法:根据设计要求,挖除一定深度湿陷性黄土,换填满足设计要求的土质或者灰土改良,分层填筑,分层压实。②强夯法: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使浅层、深层段地基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固,已满足设计要求。③使用化学加固法:通过特殊的化学反应使路基的土质条件得以改善。④擠密法:通过冲击,振动或爆破成孔,再灌以石灰或灰土分层振捣。
        2.3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应预先选定适宜的天气,切忌在雨季实施,同时还应保障路基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具体施工应按照分段的方式进行,各个环节应保持紧密衔接并应保证连续稳定。边坡应预留出30~50cm厚规格的土层,等路堑挖完后应立即按照既定设计标准对其削坡。一般来看,路床应在设计标高基础上超挖30cm,接着还应采用粒料对其换填和压实。针对路基填方的施工,应预先设置试验段,以确保具体施工的稳定高效。

一般来看,路床顶面30cm区域内应换填非膨胀土。填方路基高度小于1m时,应挖除原地表30cm内的膨胀土,而后再实施换填。填料禁用强膨胀土,即使采用改性处理的中等膨胀土,也应将其膨胀率控制在不超过0.7%才可具体使用。碾压设备的选择应与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为准,具体操作时的含水量应确保适宜稳定;针对路堤与路堑的连接区域,通常应采用台阶的方式予以搭接,并应使其控制在不小于2m的宽度下完成碾压和密实。
        2.4软土路基施工
        2.4.1换填施工技术
        一般来讲,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的时候,要结合项目特点科学的选择换填材料及施工方案,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米时,可以直接将软土层挖除,填充的时候可以挑选没有腐蚀性以及较强压缩性的土质,填充之后,就施工者而言,要基于施工标准将压实工作以及夯实工作做好,进一步保证工程的质量。
        2.4.2强夯法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强夯法施工中使用的设备非常简单,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而且其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非常快的速度,其经济效益也比较好,这样的特征就使得强夯法有了广泛地应用。另外,在强夯法之外,强夯置换法在公路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相较于强夯法,强夯置换法在加固机理有着一定的不同,这样就导致了它在使用范围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在黏性比较高的地基中,强夯置换法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
        2.5.3水泥桩搅拌技术
        在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水泥桩搅拌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到该项施工技术主要利用水泥混合物对软土路基进行灌注处理,以此提高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严防高速公路施工时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继而推进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顺利开展。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应保证软土路基中水泥桩之间距离合理性,在提高软土路基承载效果和稳定性条件下,减少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时资金消耗量,以此保障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经济效益。同时还应保证水泥混合物拌和效果,提高水泥桩质量安全。在对于软土路基进行关注施工时还应实时对路基进行实时沉降观测,在考虑各项基础影响因素条件下,提高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安全。
        3注意事项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软土进行处理:①注意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利用机械设备采取强制压实措施,防止路面塌陷;②制定软土路基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具体环节可操作性强,有效提高道路路基建设质量和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的质量很大程度是由路基的施工在起作用。因此,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切实关注路基的质量,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各类特殊路基的针对性处理,以使其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综合考量施工现场的各项要素,在提高路基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工程投入,确保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庄颉.路基施工技术分析及特殊路基处理[J].散装水泥,2019(4):31-33.
        [2]苏建福.道路工程施工中特殊路基处理技术及实践探讨[J].四川建材,2019,45(10):125-126,128.
        [3]占桢.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环球市场,2019(31):325.
        [4]蓝浩贤.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交椅湾版块)特殊路基处理方案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213-214.
        [5]王林.浅谈特殊地质段路基施工中的钢管桩托梁施工工艺[J].四川水泥,2019(10):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