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养护与维修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石建峰 员立新
[导读] 摘要:通过有效的轨道维护和保养,可以保证运输安全。
        呼和浩特铁路集团公司呼和浩特工务段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通过有效的轨道维护和保养,可以保证运输安全。因此,在有效的分析过程中,要科学地进行养护管理,不断制定更高效的养护模式,从而不断提高轨道养护和养护水平。
        关键词:铁路轨道;养护;维修
        1 铁路轨道维修和养护的重要作用
        1.1 有利于列车的安全运行
        铁路轨道在列车的常年作用和风沙雨雪和温度变化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将会产生变形、空间位置移动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列车运行的平衡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不及时进行养护或者修理,长此以往,当变形积累到一定限度时,会形成永久性的变形,这将会大大削弱轨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威胁行车以及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定期对铁路轨道进行养护和维修,有利于提高轨道的运行质量,确保轨道状态良好,为列车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1.2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列车作为其中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以其独特的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而列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铁路轨道,轨道的状态情况对列车能否顺利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铁路轨道的养护和维修能够保证列车的顺利安全的运行,同时也间接的保障了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2 铁路轨道常见的病害
        2.1 曲线钢轨病害
        一些铁路轨道上会存在客货混跑的现象,加上高速重载列车比较多,这时轨道长时间受到机车的碾压,碾压的同时外股钢轨还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产生偏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不仅会使列车运行中对钢轨磨损进一步加剧,同时还会出现钢轨受力不均的现象,因此轨道顶面和机车车轮踏面之间不能得到有效吻合。因为相关部门对钢轨养护不及时,使得磨耗加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原因:第一,曲面不圆顺或者正矢超限,加上机车驾驶过程中还存在控制不良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车身会出现摇晃的现象,加速钢轨的磨耗。第二,如果轨道之间的距离超过了规定的范围,机车车轮和钢轨之间会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也会使机车摇晃,出现钢轨磨损问题。第三,如果钢轨本身材质没有达到质量标准,也会对铁路的正常运输造成影响。
        2.2 铁路轨道爬行病害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承受竖直力、横向力,同时还需要承受纵向的水平力,正因为受到这种力的作用,铁路轨道才能朝着道床的方向转移,这种情况下钢轨将会向前爬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轨道爬行危害,造成轨道爬行危害的主要因素就是纵向行驶力,钢轨挠曲、在接头位置车轮将会猛烈撞击钢轨,钢轨温度将会产生急剧变化。如果轨道中避免爬行设备应用不足,轨道扣件压力、道床阻力值将会不能达到预计标准。
        3 高速铁路轨道维修养护分析
        轨道维修养护重点:针对高铁轨道实施养护措施,要结合具体的特点进行科学选择。维护人员可根据设备运转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从而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安全运行。维护人员应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对设备运转各类指标的分析,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影响高铁列车的正常行驶,便需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隐患,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线路检测内容:通常,通过对线路进行系统检测,得出设备的运行状态、变化情况等信息,从而判定设备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可借助专业的轨道检测设备对处于负重状态下的轨道状态进行检测,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轨道检测设备可获取铁轨的水平、垂直方向的距离、震动速度及轴重等数据,如果发现轨道在重压下发生变形,检测设备可自行在变形处喷涂标记,即使列车行驶速度超过200km/h,设备仍然能够及时发现轨道出现的变形情况,从而为列车提供警示信息。此外,检测设备还能获取噪音强度的相关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检测设备能够较好完成对轨道的检测和维护工作,为列车的安全行驶提供保障。但就目前维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线路检修工作主要还依靠人力实施,对设备的依赖程度有待提高。因此我国铁路系统应加强对技术手段的应用力度,强化线路检测工作的技术含量,倾向于依靠技术手段完成检测工作,并将相关数据通过专门的信息平台进行传输和展示,提高检测工作的时效性。同时还需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从而科学处理信息,提高信息管理的有序性。
        线路维修养护制度:铁路系统的日常管理级别分为部级、局级和站段级,在不同层级指导铁路系统各项事务的运转。对于线路轨道的养护工作,也可分两种方式开展。一是修与养融合实施,二是两者分别实施。维修与养护融合实施,主要由专门的工程技术队和工区共同负责养护工作。二者分别开展主要指由维修段负责维修,由工务段负责养护工作,分别完成轨道的日常维护。上述两种模式是当前铁路维护工作主要使用的方式,其通过有效发挥养护技术的作用,从而高效完成养护任务,为列车的安全行驶提供前提条件。对轨道的养护主要分为道床、钢轨等设施养护、加固及连接设备的养护、道岔及标牌信息的维护和更新等。对轨道的养护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科学选择,有效发挥信息化和机械化手段参与轨道的养护工作,从而助力提升铁路轨道的整体养护效果。
        4 高速铁路轨道维修技术
        综合性维修:当前,我国铁路行业的养护工作主要以综合养护方式为主,借助各类专项检测设备实施轨道的故障排查,发挥技术优势对列车运行过程中轨道的性状、通讯等方面实施检测,根据检测获取的数据信息综合判断轨道的工作状态、受损情况及相关零件是否完好,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故障点,并实施排查处理。维护人员可定期或临时开展检测工作,并将检测到的一线数据信息发送到专门的维护部门,从而作为专业人员实施维护的重要参考。
        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在实施维护工作时,大型的养护设备能够有效发挥养护作用,不但能够优化养护工作质量,压缩时间成本,还能大量解放人力,从而利用机械优势提升养护工作质量。大型养护设备包括96头钢轨打磨车、路基处理车、物料运输车等多个设备种类。将这类设备应用到轨道养护工作中,可大幅提升实际养护效果。维护人员需根据规范的设备使用方法发挥其功用,统一实施养护工作,并分别处理和安放设备,同时做好设备的管理与养护工作。
        数据检测软件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在养护工作中的不断渗透,相应的轨道数据分析和查询系统平台也陆续被研发出来,并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但在具体应用时,由于行业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不均,导致系统在普及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阻碍,从业人员未能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相应的信息管理水平也未实现同步提高,因此工作人员需将维护与信息管理工作同步开展,从而实现工作规划的协调统一。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轨道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势必以超前的步伐大步前进。近年来,我国铁路轨道总里程不断的增长,铁路逐渐在我国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位置愈发重要。因此,加强对铁路轨道的日常养护和维修工作对列车的安全运用产生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基于高速铁路轨道维修养护的分析[J].王路.低碳世界.2015(01).
        [2]浅谈铁路轨道的维修养护[J].周白龙.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2).
        [3]铁路无碴无枕梁的维修养护新方法[J].孔令水.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