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佳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大气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是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科学进行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大气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才能够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及合理性的环境控制措施,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当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依旧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充分了解大气环境污染的产生原因,安排专业的人员做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以便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监测数据。鉴于此,文章针对大气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施方式,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原因;实施方式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大气污染问题。这些环境污染问题正在反作用于人类本身,显然原有的环境保护措施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阶段的污染问题。如果还是单一的继续沿用原有的环境保护措施,那么当前污染现象的危害性将进一步扩大。只有对当前形势进行深入解析,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相关的技术、人才以及体制机制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让环境保护真正掷地有声,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环保工作的根本就是前期的监测,只有不断提升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将监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让环保措施的研发和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的意义分析
通过分析大气污染物产生途径可知,我国大比例能源之一的石油和煤炭是主要来源,但是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此类物质有着较大的需求量,而我国发展中的重点产业之一为农业,汽车使用量不断增加,所以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在大气污染监测中,重点监测内容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中PM2.5是人们熟知的颗粒物监测内容,可吸入颗粒物比二氧化硫有着更加复杂的组成成分,更加多样的形态,比如颗粒包括固体形态和液体形态,监测过程中其可能会扩散到外界导致难以及时察觉。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长期存留会严重危害到国民的身心健康,同时这些物质也会随着降雨产生酸雨现象而对其他的动植物生命产生危害。石油和煤炭等燃烧是导致我国大气污染出现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超标的主要原因。此外,氮氧化物等危害物质另一来源为农业施肥和汽车尾气。可见,在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大气污染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2当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2.1数据采集有待加强
一般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时,数据采集的现场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导致数据采集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对数据采集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数据采集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2)数据采集中需要的设备数量较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存在设备更新不及时、设备维修不及时的情况,最终影响到设备获取数据的准确性,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带来不利影响。
2.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其覆盖在各行各业,涉及的专业知识众多。但是由于环境保护工作队伍中滥竽充数,鱼龙混杂人员的存在。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的并不彻底。首先,部分污染治理人员疲于应付检查,并未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其次,部分工作人员自身对监测设备的使用原理都不了解,不能全面掌握监测设备的操作方法,那就无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最后,环境管理人员的低素质也导致了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岗位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出真正的监管作用。
2.3监测评价
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我国大气环境的监测评价结果还不够精准。
而就目前我国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水平尚未成熟,并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根据实际公布当地的城市AQI指数,要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利用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手段,不断通过实践,引入新型技术,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数据结果和实际情况不匹配的情况发生。
3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施方式分析
3.1完善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当前部分单位所建立的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比较松散,难以满足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需求,需要对这一方面做出合理的改进,形成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完善,可以获得更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使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更加完整。同时,可以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比较客观全面的综合性数据及结论,使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在建设好大气环境监测体系之后,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按照体系流程完成所有的工作流程,依据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从而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数据,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充分有效的支持。
3.2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通常情况下,工业社会发展越快对环境的伤害越大,工业生产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其中大气污染是最为常见的污染之一。当前我国不断调整国家产业发展格局,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加快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加大了产业污染控制的力度和政策支持。为此,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将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明确工业产业的污染对社会、人类所产生的危害,应当加强宣传和指导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将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转化为环保型、集约型生产,尽量将能源消耗降低,尽量将污染物排放减少甚至消除。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构建和完善环境监测机构,构建环境污染惩治制度和机制,深度落实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倒逼企业朝着节能环保方向升级发展。
3.3数据处理环节质量控制
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求数据处理部门制定好严格的实验室质控规定,把关好数据处理环节质量管理。在数据处理环节质量管理当中,必须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数据整理保存、数据分析管理、监测数据审核等工作,要保存好原本的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原始性,便于以后的数据复查审核,同时对于可疑数据,应与样品分析的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审核人员应对数据的准确性、逻辑性、可比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重点考虑以下因素:监测点位、监测工况、与历史数据的比较、总量与分量的逻辑关系、同一监测点位的同一监测因子、连续多次监测结果之间的变化趋势等。数据整理是该环节中至关重要的,因为其直接影响到数据报告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一般数据整理人员会根据数据量采用不同的数理统计方法,如统计检验、区间估值和回归分析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受到我国人民的高度关注,要求大气环境监测人员充分了解大气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结合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改进,比如: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加以完善,对大气环境监测设施建设工作加以强化,并提升数据采集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加强大气环境监测细节处理工作,并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为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剑.关于大气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7):63-64.
[2]王艳.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及优化策略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2):146-147.
[3]贾济通.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施方式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1):156+158.
[4]王生林.试论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展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1):58.
[5]邵长颖.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