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新区 200120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钢结构工程凭借强度大、空间利用率高、施工周期短、相对传统建筑材料自重轻等优势,在现代建设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影响因素;管理的实施;准备工作;过程控制;事后验收
1.影响钢结构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1.1材料因素
由于钢结构工程主要材料为钢材,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在整个钢结构工程结构设计中对不同部位钢材的型号、强度、受力标准等都有相应的设计要求,如果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将会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钢结构材料在运输、现场存放、起重吊运等环节中可能会出现锈蚀、变形等情况,这些也都是影响材料质量的不利因素。
1.2人员因素
钢结构工程的建设有参建各方人员的参与,项目质量的主控方还是施工总承包方的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制定和完善管理监督体制,可以增强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和责任感,把整个施工环节管理工作做得更为细致,让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2.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
2.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由于钢结构工程的特殊性,一般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图纸还需二次深化,二次深化的图纸经过原结构设计单位审核通过之后,设计图纸才能投入使用,通过对施工图纸的深化设计,还可以发现一些结构设计的碰撞问题,提前解决了设计方面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钢结构工程的设计质量,也控制了一些可能增加的施工成本。钢结构工程图纸的二次深化工作通常由签约的钢结构材料加工生产厂家完成。所以,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合格生产厂家尤为重要,一方面,图纸深化技术的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后期材料生产加工的精度,为施工现场拼装工作起到尤为重要的施工基础。另外一方面,优质的生产厂家在整个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严格把控材料的产品质量,避免不合格品的出现。
钢结构工程的建设虽然有施工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但是需要建立在各个环节质量都得到有效的控制的基础之上。为此,钢结构施工单位需针对工程现场特点、施工要求,制定了一套覆盖项目周期精细化管理机制。在施工前做好组织计划,确保责任落到实处、落实到人。制定相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下达相应任务书。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的管理体制是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
2.2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工程开始正式实施施工后,首先对已经进场的钢构件进行复检,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材料才可以进行拼装,其次,对钢构件的现场存放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按照有关的规范要求码放。由于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钢结构工程的专业工程师对施工人员需进行岗前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的操作流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相关技术的标准、质量意识等。影响结构安装精度的因素非常多,除钢结构构件的制作精度必须保证外,现场安装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现场预埋件的安装精度控制是安装施工过程的重点。
锚栓与预埋板在工厂整体加工制作,检验合格后交现场进行拼接安装,利用定位线及水准仪进行预埋件准确就位,锚栓安装后对锚栓螺纹做好保护措施,最后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地脚螺栓进行检查,发现偏差及时校正。安装结束后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浇注需采取措施保证预埋螺栓的位置尺寸。
测量锚栓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发现偏差及时校正,柱底标高采用调节预埋板下部螺母的方法调节预埋板的标高。进行钢柱预埋段的安装,安装时应确保螺栓的相对位置尺寸,同时应保护好螺栓的丝扣不受到破坏。对钢柱的底部混凝土二次灌浆,并确保钢柱底部的水平标高准确,对钢柱预埋段进行整体测量,发现偏差及时校正。
根据钢柱布置图,进行钢柱的测量放线。当基坑开挖后,即开始钢柱安装放样工作。放样时若发现模板施工尺寸有误差时,及时提出并要求整改。此项工作应派专人跟进施工进度,并做好测量记录。详细核对构件编号,确保无误。清理支撑表面的渣土、浮锈等,检查支撑长度、几何尺寸、油漆等,变形、油漆破损等在吊装前进行校正和修补,并对钢柱的中线,轴线、标记进行检查。
支撑的安装质量控制是钢结构安装的关键工作,要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支撑制作时需进行整体预拼装,要重视预拼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验收的标准应与业主、设计、监理、制作单位等共同协商讨论后确定),预拼装检查合格后,应标注构件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记,标明预拼装间隙,做好预拼装检查记录,以供现场安装参考。构件出厂前全部都要预组装,经由监理、总包组成的质量验收组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现场安装。构件进场后,再次进行检查,不满足安装要求的必须立即整改到位,避免今后在高空整改。
焊接质量也关系着钢结构总体质量,所以,在钢结构焊接时,要重视钢结构的焊接工作的质量,提高焊接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组织焊接人员培训,施工单位为了提升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可以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特征的焊接体系,完善施工流程。规定焊接人员在施工时,必须按照焊接的相关流程和标准工作,采用手动焊接技术与自动焊接技术相结合的手法,更好地对焊接质量进行控制。另外,还要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应对已焊接部位进行焊缝检测,为后续工作的质量打好基础。
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事后验收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每道施工工序完成之后,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对每道施工工序进行质量验收。通过现场和相关部门的检测,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避免在以后的施工中出现类似的问题。钢结构分包单位可以设立一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查部门,对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定期的监测。根据设计标准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部分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应及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整改方案,让钢结构有关人员及时整改。
施工现场钢构件的验收主要是焊缝质量、构件外观和尺寸检查及加工生产的资料验收和交接,质量控制重点在钢结构制作厂。其中节点钢柱的节点角度、间距以及牛腿方向尺寸等为现场主要检查验收项目,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施工建设中钢结构的质量有所保障。同时,为了能够全面提升钢结构工程的总体质量,还需要加强对细节的检测,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巡查、监控系统监测以及阶段性的验收工作,严格把控钢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的质量验收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越来越多的影响质量的因素,施工单位需要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对钢结构材料、设备、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和有序组织。在施工前期把准备工作做得更为细致有效,再根据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对建设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在所有施工工序完成之后,请相关检测部门对钢结构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对于不能达到建设施工要求的,需要施工单位对问题进行整改回复,保证钢结构建设达到在施工建设中的总体质量标准,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潘奇.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J].居舍,2020(9):192–193.
[2]朱朝应.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168–169.
[3]张雪琦.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20(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