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安全施工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李建朋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已获得显著进步,建筑行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六冶(郑州)科技重工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已获得显著进步,建筑行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基于此,文章将工程机械化施工安全管理作为主题,阐述安全管理在机械施工中的作用,进而分析影响机械安全的因素,因而建筑工程企业需结合施工实际情况优化安全管理措施,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让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文章主要阐述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同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析现状
        建筑机械设备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不但是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机具,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的经济实力。管理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需要确保建筑机械设备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经济效益,确保完成机械设备管理任务和目标。管理人员需要加大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力度,挖掘潜力,发挥其作用。
        一、房建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特点
        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机械管理办法,才能提高机械管理和维护水平,进而保证房建工程质量,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和繁琐,具有以下特点。(1)房建项目施工环节较为繁琐,不同的施工环节应用到的施工机械设备有所不同。房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应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2)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员流动性较强。(3)机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安全管理意识过于淡薄。(4)多数房建项目的施工环境均为自然环境,施工环境较差。(5)承包关系较复杂,管理人员必须理清管理思路,才能切实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二、工程机械中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
        1.作业人员因素
        作业人员在机械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其有序进行的关键要素。过往发生的工程机械事故,有很多都是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具体原因主要有:第一,操作人员对于机械的安全知识了解不足,对操作规范应用不是十分熟练。第二,操作人员自身没有足够的责任意识,心存侥幸,对于操作规范执行不严格。第三,操作人员的预见能力不足,对于机械作业的状况没有精准的判断。
        2.未健全管理制度
        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机械化施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也相继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督有关机械设备的维修、使用和养护,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尚未完善,某些企业未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措施。管理活动和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未合理的构建管理制度,不但会让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意识和保护机械设备意识,同时也会有机械设备管理混乱,设备损坏等问题出现,从而延长工期,威胁到人们生活安全。施工企业需要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同时构建对应的管理体系,秉承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从而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较为分散
        换言之单单管理施工人员无法满足施工安全需求,还需从技术层面加大管理力度。然而从实际情况得知,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未严格把控技术质量,导致工程施工效率和整体质量偏低。因而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只有明确工程安全管理现状,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房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的施工机械主要有龙门吊、塔吊、挖掘机、装载机和混凝土搅拌站等设备。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为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保证自身最大利益,不断压缩机械设备的改造投资。有些企业采用租赁设备的方式开展施工,管理方式也是以租代管,使得设备利用率得不到明显保证,无故增加了项目工程的成本投入。在开展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相应的规范操作设备,给项目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


        三、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措施
        1.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在工程机械的管理中,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准,直接影响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效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人为主观因素是造成工程机械故障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此,在机械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作为关键线路上的工作重点。首先,通过开展系统化安全培训的方式,促进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有效提升,一定要将工程机械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规范熟记于心,学习相应的机械知识,摒弃陋习。其次,加强工程机械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的力度。在采购新型工程机械设备时,即便是新旧设备之间的操作原理相似,也必须通过系统化的技能培训后,才能允许操作人员操作工程机械,依据机械对于安全的相应要求,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能力的考核,促进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水平的全面提高。
        2.机械设备选用和调配
        要合理综合考虑项目工程的实际特点,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数量,以保证良好的设备性能状况为基础,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降低设备磨损程度,进而有效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保证项目工程的造价成本。例如在开展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实际开挖方案确定所需要的挖掘机数量和型号,严格按工程进展情况组织挖掘机的进场和退场。对于企业自有机械设备调配问题,机械管理人员应该提前了解设备实际需求、工程进度等情况,便于更好地安排二次维护和保养工作。
        3.健全现场管理计划
        现场管理的有序性能够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因此,需要重视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完善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计划,让建筑施工流程在各环节中均能够合理的实施。确保使用和操作机械设备具有规范性和有序性,首先制定现场管理的法规,确保工作人员在法规的约束下,根据标准化流程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让机械设备现场的使用工序在可控范围内,有效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其次,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只有创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遵守生产责任制。每个人员均需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立自身的职责,明确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管控施工建设项目、建设围栏以及等其它产品乱堆乱放现象,对于不正常的流程操作行为需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和警告,从而提高现场管理的监督力度和工作效率。例如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检查机械设备应做好有关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发现问题、检查时间、整改措施,同时需要记录保养日期和维修日期,为今后的安全与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4.提高施工人员综合水平
        人是开展一切事物的前提,因而建筑工程企业应重视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建造技术,由此一来才能保证施工安全。首先,定期组织施工安全参与安全意识培训。部分建筑施工人员收入较低,只要能外出打工维持家庭生活即可,即使参与建筑施工也只为了挣钱而忽略安全,这类施工人员多数都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和相关安全施工技能,因而需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安全意识培训,全面提高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例如强化施工人员对施工区域和现场参观,引导施工人员归纳总结施工事故第一现场经验教训,再通过分析施工事故时现场让施工人员明确各种引发事故的因素,从而改变自身错误认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必要时还可邀请专家讲解,通过对建筑施工人员调查研究得知,很多工人对专家人员存在信任感与崇拜感,相信专家说出的任何话,甚至会坚定不移的牢记于心。对此,建筑工程企业就可以邀请专家为施工人员讲解安全生产案例,强化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水平。
        结语
        总之,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能够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工程机械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凯.关于机械工程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讨[J].数码设计(上),2018,(10):111-112.
        [2]韩炳良.剖析机械工程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3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