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腊勐镇水利工作站
摘要: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已经建立了人饮安全工程,实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建设,在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结合腊勐镇的农村人饮项目建设管理现状,针对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借助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管理质量,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发展。
关键词: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
近几年来,大量先进工程设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还使得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的取用方式得到了改善。尤其是腊勐镇,原来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地区。而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不仅为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健康提供了保障,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为这是一种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参与式管理模式,可以借助现代化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通讯设备等,降低工程管理的人力和物力,为农村居民的正常用水提供方便。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到当地的人饮安全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腊勐镇2017年—2018年由龙陵县扶贫投资有限公司和龙陵县水务局组织实施,共建设44件,涉及10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受益人口共计5583户、20965人(包括学校及集镇周边人口)其中建档立卡人口1270户、5040人,工程总投入资金2681.24万元,项目共计架设管道609.74km。
分析腊勐镇的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可知其管理范围非常大,再加上使用者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使得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在抄表、收费、维修以及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管理效率偏低,无法将有限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就可以结合这些问题。而且,智能手机也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农村居民也实现了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而这,就为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到用户用水管理方面,可以将用户的用水情况及时、准确的记录下来,提升用户用水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在抄表方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可以直接智能终端水表对接信息系统将用户的用水情况记录下来,不仅减少了人力与物力的投入,还有效避免了以往抄表难的问题。再次,在收费方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根据用户的用户记录,生成一张价目表,用户只需要输入自己门牌号和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就可以查询当月的水资源消费情况,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助缴费。最后,在运行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与处理[1]。
二、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使用率逐渐提升的同时,由于村庄分散供水管线长、管理人员少、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政策落实难度大等原因的存在,使得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管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疏忽,进而对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作用的发挥产生了影响。
(一)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建设问题
首先,农村人饮安全工程项目的投入资金大,施工单位多数为省外公司,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难度大,不采纳乡村的相关意见。在和农户发生矛盾时再来找乡村两级来处理,给管理人员带来很多麻烦。其次,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管理思想不能统一,工程进展缓慢。部分农民群众对人饮工程理解不到位,甚至因为青苗补偿和征地补偿不够都来阻扰工程的进展。最后,工程建设分散,施工及建后管理难度较大。农村人饮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复杂的地形给管网铺设增加了难度;部分农户不配合施工,不准过自家地、屋门前等;交通条件落后,需人工搬运,工程材料的运输成本极高[2]。
另外,针对人畜饮用水工程的设计,还存在着相关资料收集不全面,量化分析树深度不足等问题。而这,必然会对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产生影响,进而降低人畜饮水工程的运行周期。其实绝大多数的人畜饮用水工程设计问题,都与前期水源地勘察工作不到位有关,例如水源地水量过小,无法满足全村的用书继续求,取水方式不合理,使得工程项目的设计成本变高等。
(二)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问题
首先,人饮安全工程的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只有部分水厂和泵站实现了局部信息化,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也不够系统,不够网络化,依然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运行管理。
其次,部分农村居民依然使用老式机械水表,管理人员依然面临着入户难、抄表难、抄表效率低下等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使管理人员与用户之间出现纠纷。再次,人饮安全工程缺乏较强的水处理能力,水质检测能力有待提升。最后,部分农村居民并没有较高的节约用水意识,经常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另外,部分管理人员也没有较强的工程管理意识,无法对每一条管理条例进行严谨的落实,很多饮水设施运行异常问题或者损坏问题都不能及时的发现。而这,也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降低了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3]。
三、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策略
(一)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中,针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建议从以下五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施工管理,统筹谋划。要求施工单位同涉及农户提前规划、沟通,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能顺利开展。第二,加强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让农户充分认识到饮水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对人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的认识。第三,加强水源保护,确保水源安全。划定水源保护范围、保护区,对保护区科学管理,防止水源地(水源点)遭受污染。第四,加强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严格按照《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定期对水源的水质进行监测,确保饮水安全。第五,政府加大投入,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改水资金,对出现老化、损坏、供水不足的管网进行重新处理,确保农户饮水得到保障[4]。
(二)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针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以及移动互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参照智慧水利框架和布局,对腊勐镇的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管理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实现从水源到用户的全过程自动化监控,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与当地的政府部门、电信公司以及水表厂家进行深度的合作,将腊勐镇的所有水表全部换成物联网水表。并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移动缴费,为用户提供用水信息实时查询与分析功能。再次,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推广,争取更多的水利发展资金,并对维修养护基金进行科学的利用,及时发现人饮安全工程的运行异常情况,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解决。最后,加大标准化水质检测中心的建设,加强水质检测设备的更新与升级,加强水质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人饮安全工程中的水质检测水平[5]。
(三)加强农村人畜饮用水工程的施工管理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人畜饮用水工程的施工,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为了加强农村人畜饮用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针对农村人畜饮用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前期准备阶段,不仅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并对设计图纸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提升设计图纸的设计质量,还要以此为基础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和地物状况,并避开埋设了地下管线的地方施工。另外,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必须要安排专业的勘察人员深入到各个水源地现场进行深入的勘察与测量,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并要求设计人员以此为基础展开设计。其次,在开挖人畜饮用水工程管沟的时候,要对槽底高程以及管沟边坡、放坡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土方超挖的现象。再次,加强人畜饮用水工程的管基施工、管材安装施工,并对井砌筑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从施工材料、供水管材性能外观、井底高程、管道管底高程等方面,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最后,引导当地的村干部、热心群众参与到施工管理中,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中的应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继续加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升级以及推广,确保将其应用到更多的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当中,提升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运行质量,为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闫应喜.新时期做好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3):83-85.
[2]李启玲.浅谈农村人饮安全与供水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1):116-117.
[3]王强.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建议[J].南方农业,2020,14(36):177-178.
[4]张发珍.农村人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80-81.
[5]杜建斌.关于庄浪县农村人饮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初步构想[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6):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