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0012
摘要:本文通过对通州区宋庄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回顾,探讨了如何在复杂设计条件情况下采用生态节约、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和手法统筹规划,营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
关键词:城市森林;海绵城市
1、项目概况
宋庄公园位于通州区宋庄镇,总面积58.77公顷(882亩)。整个公园用地标高低于周边市政道路1米左右,整体呈凹陷状,非常不利于排水。现场留下的废弃人工湖驳岸、建筑垃圾体量较大,覆盖大面积可利用空地的同时,也产生了棘手的处理建筑垃圾的问题。
2、设计构思与原则
通过对宋庄公园设计地块条件的深入调查,结合面临的问题和预期的目标,我们制定了设计总体原则:以生态环境为基底,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从植物造景角度我们力求将公园打造为“京东第一樱花园”,以樱花和银杏作为主题树种,同时营造多种类型公园公共空间。
3、设计内容
整个公园的景观结构为“两区一轴九景”。分别为休闲游憩区和森林体验区,两区由一条生态景观轴连接起来,通过布置九处景点展现公园景观风貌。
宋庄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放眼全局,生态主导,因地制宜。 公园将樱花和银杏作为贯穿全园的景观特色,全园共栽植19个品种(表1)的樱花2401株,银杏1987株。早樱染井吉野(生长旺盛,抗性强,耐旱性强)作为全园的樱花基底,数量1562株,搭配各品种的中、晚樱,以延长樱花的观赏期,同时配以山桃、玉兰、海棠等初春开花亚乔木,常绿树与花灌木相互映衬,营造百花争艳春意盎然的景观。银杏、白蜡、元宝枫等秋色叶林作为背景,增加季相变化。
.png)
表1 宋庄公园樱花种类表
规划设计的9处景点分别为:(1)宋园新颜:在东园东南角设计全新的公园主入口,以大规格银杏和樱花突出公园景观特色形象,使得宋庄公园能够给人们展示全新的第一印象。(2)绿野欢声:以儿童活动场为中心,结合现状大树围合的绿色空间打造富有童趣色彩的儿童游憩场,其中设置彩色马赛克游戏景墙,攀爬笼,沙坑,一经开放便成为孩子们游戏的乐园,公园人气最高的地方。(3)艺海花径:这一区域是老宋庄公园入口广场区域,之前铺装面积很大,严重缺乏绿化。在新的设计中,以花瓣符号的景观元素为特色,结合蜿蜒流畅的游园路径,在大树、樱花、草坪、花卉和微地形的环抱中,形成亲切自然而不乏艺术气息的景观氛围。(4)碧水秋韵:在公园主湖面正北方结合原有5米高小土山,设置滨水台地广场,三层台地既能成为公园主入口的视线焦点,也能作为游人欣赏环湖景观的高点。台地沿岸突出春花及秋叶风貌,是环湖区域的主要景点;(5)连廊汇景:连廊汇景是从滨湖空间向森林空间的过渡,也是观赏樱花的主要区域之一。景点内设计了一组造型现代的连廊组合,结合园路穿插林间,形成不同尺度的林间休闲空间,非常适合在其间漫步游憩。(6)茂林花影:以大树及草坪为主,充分利用林下空间,适当布置场地及特色座椅,未来可作为宋庄艺术家雕塑创作的展示平台,打造以展示宋庄现代文化成就为主题的绿色空间;(7)露天舞台:露天舞台是一个以绿色环抱的功能性场地,可满足周边居民和社团组织进行室外文艺表演、演讲、交流活动等功能的平台。(8)林海漫步:在林间设置起伏蜿蜒的步行道,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态价值,让游人能够沉浸在森林氛围之中,感受森林的魅力。(9)锦台缤纷:西园的核心景区,依托西园建设场地内的自然土丘、凹地,打造高低错落、连片集中的赏樱景区,结合地被花卉的种植,使得这一区域能充分展现繁花之美。
4、项目难点
设计红线范围内条件复杂,为了解决老公园遗留下来的众多硬质设施问题,我们决定重点保留,局部改造,全局统筹规划设计。保留老公园人工湖区域,将原有人工湖区域整体保留并扩大面积,以适应重新设计后公园的风格和体量;调整湖岸线形态,将原有硬质驳岸改为自然驳岸,配以适当面积的水生植物。在湖面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置景点,依托现有地形变化营造高低不同、风格不同的湖景观赏点,提升游玩趣味性。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得公园东园的景观空间布局呈现向心式布局,全面激活了老宋庄公园区域的活力,保留其核心空间的同时又使其焕然一新,然后通过环绕周边的新景观将其与整体新方案融合在一起。
宋庄公园设计面积为882亩,其中已建成造林地占了640亩,我们对现有林地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充分挖掘造林地的景观价值,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改造,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调整造林地内植物斑块种类。以《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实施细则》为依据,结合设计方案将可以作为景观背景林的造林地内骨干乔木的单一品种植斑块的尺度控制在 5 亩以上、 30 亩以下,100 亩的乔木品种数量大于 5 种,把单一树种林改造为多树种异龄混交林,提高林地的景观效果。 (2)在林缘、道路交叉点、景观节点周围等重要视觉区域丰富植物种类,打造异龄混交复层林,种植春花植物,落实全园的种植主题。(3)适当开林窗,调整林地种植疏密关系,形成丰富多变的林下空间节奏,同时也使得林地与公园设计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这几个步骤,实现对现有造林地的改造利用,充分发挥造林地已经“生长成林”的规模优势。
宋庄公园设计用地竖向标高整体低于周边市政道路0.7-1.5米,这使得公园不可避免的成为该区域地表水汇集的中心。于是在公园设计中我们引入了海绵城市设计技术和理念,力求实现“园内径流不外流,园外径流不乱流”,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最终我们设计了以主湖区为核心,植草沟和积水洼地为链接,雨水花园为过渡的公园地表径流消纳体系;与此同时,公园内所有硬质铺装都采用再生骨料透水材质,进一步提高地表径流的渗透速度。2018年在公园建设过程中经历了6.28特大暴雨的考验,雨水汇集和消纳效果显著。
5、总结与展望
宋庄公园的营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大趋势,是一次从观念层面到技术层面的良好实践。公园犹如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重焕新生的宋庄公园在未来肯定能够越来越好地向广大群众呈现自己的美丽,继续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游玩赏景之地。
作者简介:
陈嵩,男,出生年月:1987年6月10日,毕业院校: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工作单位: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职称:园林设计中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