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骆敬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骆敬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和公路工程同样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中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其对于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和公路工程同样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中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其对于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起软土地基的建设,避免地基发生形变,以此保障公路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地基环境。基于此,本文就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深入落实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力图提高社会经济活力,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推进文明社会建设工作的关键内容,需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数量,方能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精神发展需求。其中,公路工程项目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而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工程地质缺陷将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了公路工程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尤其是软土路基问题,更是对公路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此,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对公路工程软土地基问题进行分析,积极落实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理。
        一、软土地基
        所谓软土,就是指强度值比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压缩性的软弱土质层,通常情况下,会与淤泥、软黏性土结合起,以此形成软土。一般情况下,在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大的水分,含水量基本在35%~75%,而饱和度则在90%以上,软土的塑性指数在15~30。由于存在的软土,在空隙方面比较小,同时,较低的抗剪强度,因此,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强度普遍偏低。因此,在软土地基中进行路基的修建,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不合理,就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或者导致路面的失衡现象,对公路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保障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提升强度,就需要对软土地基上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
        在对公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第一点,应该坚持经济的合理性,当我们在进行任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成本大于收益,那么进行该工程项目就是一个亏本的项目,除非是利国利民的项目,否则不应该继续进行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等成本的投入。只有当成本小于收益的时候,才能够保证项目是有正向收益的项目,这样才可以正常进行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成本和设备使用率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当充分考虑上述观点之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的施工,这是对软土地基进行综合考量的其中一个方面。第二点,我们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循根据当地的实际施工环境进行施工的原则。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而言同样如此,如果公路工程盲目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而不考虑施工实际环境的因素,就无法建造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公路工程,这样不利于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也不利于公路行业的发展。
        三、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内容
        1.土层置换法
        在实际生活中,相关施工建设单位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时,其所遇到的路基情况以土基为主,而土基内部土层的稳定性情况直接影响着公路系统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基于此,相关技术人员在面对软土地基的问题时,可采用土层置换的方式,将一些硬度和紧密度更高的土层与软土地基的表层软土进行替换工作,以此让软土地基达到预期的强度效果,方便后期的施工建设工作。

但是,在落实该方法时,技术人员应该凸显自身的专业性,选择特定的专业仪器进行数据勘察和检测,保证能够对表层软土和置换的另外一种土层类型有着细致的掌握,包括土层的密度大小、强度等等数据内容。方能保证置换土层可以达到预期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才能够同原土层下方的土壤条件保持较高的契合度。因此,该方法处理过后的地基下沉的可能性非常小,并且强度和抗压能力也能够得到较大提高。然而,该方法耗费的人力、财力较大,不适用于轻微问题的软土地基类型。
        2.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垃圾材料路基修筑之前首先要综合考虑路基施工时间、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作业工序、最终完工时间及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来制定综合性、系统性的施工组织计划。同时,在路基填筑期间,应协调好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机械、原材料等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路基填筑的实际工况,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计划。建筑垃圾材料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环节一般体现在运输、碾压、质量检测等方面来开展。具体如下:第一,装料前,应当计算每层路基填筑所需的压实方量,并采用挖掘机装料,尽量使填料能够混合均匀,尽可能地避免大粒径填料集中装运的现象;第二,在公路路基修筑时,应当修筑试验段来确定碾压设备及其组合、碾压遍数等参数,碾压时按照“先边缘后中间,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压实路线纵向互相平行,反复碾压,碾压由两边向中间进行,形成2%~3%的路拱横坡,利于排水。
        3.水泥粉喷桩法
        在应用这个方法的过程中,使得粉喷桩同周围存在的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并与土体进行紧密的结合,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并将应力集中在桩体上,让应力的大部分符合能够由桩体进行承担,而在桩间土的位置上,降低应力。因此,让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升,降低了沉降量。在使用这种技术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水泥粉有着较强的吸水能力,并且会发热和膨胀,对于桩间土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大大提升复合地基的实际强度。并且,在利用水泥粉喷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过程中,还需对周围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考量,例如,在将水泥粉当作主要的加固料的时候,能够起到最大的强度。同时,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当达到2分钟的时候,就可以完成搅拌操作,一旦搅拌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强度的下降。通常情况下,置换率越高,就会导致强度的提升,因此,表现为随着龄期的提升而提升。而在含水量达到特定的值的时候,桩体的实际强度能够提到最高。
        4.通过表层处理法进行处理
        所谓的表层处理方法就是指使用一些化学添加剂,使其与软土地基内的相应化学成分进行反应,从而使软土地基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使软土地基的土壤粘结性增高,这是其反应的原理。通过对表面处理方法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软土地基上表面的坚硬程度,也能够减少其内部构造的复杂程度,为公路工程的施工增加一份保障。在进行表面处理之前,通常需要由工人在施工部位预先开挖沟槽,以保证土壤内的水分有通道,可以让其顺利排出,当进行完这一工作之后,才可以在相应部位添加化学添加剂,使其与软土地基内的成分发生反应。在进行这一操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水泥中添加4% 的添加剂,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材料的最佳稳定性,也能够保证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结论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也逐渐增多,如何能够有效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处理软土地基,我们仍将继续探索。因此,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需求,以此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积极对软土地基进行针对性处理,以此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另外,工作人员在选择处理办法时,应该及时根据实际地基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凸显施工处理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罗亮杰.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00300-00300.
        [2]赵向荣.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95-00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