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工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12
摘要:相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公路试验检测问题,在开展过程中排除多项安全隐患,保证后续的功能使用。由于公路工程规模较大,对其进行整个检验难度系数高,系统性强,因此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落实每一个环节。本文就对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方法
1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作内容
施工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控制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作主要涉及到建设工艺试验、标准试验、施工原材料质量检测以及过程跟踪公路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检测及验收试验等方面内容,是一项贯穿于公路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工作。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例如水泥、沥青、钢筋等,需要在施工前做好材料质量与使用性能的试验检测,保证其符合施工标准与技术要求。同时需要对公路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施工试验检测,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置,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避免在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后出现大范围的质量问题而导致返工和维修,不仅会增加工程成本,而且会影响公路使用安全性与稳定性,缩短使用寿命。
2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方法和对策
2.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力度,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应制定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方案,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针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以及各项施工作业制定完善的试验检测方法,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作得以落实。其次,应精选检测仪器设备,组建专业试验室,量化试验标准,做好试验检测仪器的校准工作,以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应制定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制度,对试验检测工作人员队伍进行有效管理,设置高素质专业型试验检测小组,由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后期试验检测工作。
2.2优化施工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施工材料试验检测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作中尤为重要,目前,常用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钢材、路面基层材料、石料和集料、沥青、粉煤灰和矿粉及混凝土添加剂材料等。(1)水泥材料由水泥和胶结材料组成,在其质量检测工作中,主要检测其比表面积、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等。(2)钢筋材料包括原材料和套筒连接及焊接钢筋,在检测工作中需要采用物理力学检测方法检测其抗弯曲能力、抗拉性能和伸缩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路面基层材料由水泥、粉煤灰及级配碎石组成,主要检测内容:筛分、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颗粒组成(合成级配)、塑性指数。(4)石料和集料,石料主要检测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孔隙率、抗压强度等;集料分粗集料和细集料,在检测工作中须采用物理试验检测集料的粒径组成、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及吸水率和表观密度。(5)沥青材料由沥青结合材质构成,在其检测过程中须综合采用化学试验和强度试验,检测材料的强度等级、温度敏感度、塑性和黏结度。(6)粉煤灰和矿粉,主要检测细度、烧失量、含水率及需水比;(7)混凝土添加剂包括速凝剂、防冻剂和减水剂等,检测混凝土添加剂拌合物理性能检验、均匀性检验根据生产厂家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检测。在检测工作中需要采用化学试验,检测其Cl-离子含量等。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必须全面做好施工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检测方法,提高施工材料控制技术,加强施工现场试验工作流程管理工作和施工材料检测力度,可从基础上确保施工质量。
应采取科学的试验检测方法科学配置混合集料,例如在混合集料拌和与运输环节,须兼顾水分散失问题,将混合集料含水率控制大于最佳含水率的1%~2%之间。施工遇高温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率要有区别,还有运输距离的长短等等都要及时检测迅速调整;如果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变,需要重新计算混合料的配比。通常应将混合集料存储于较为干燥的仓储内以免受潮,如果施工区域正处于多雨季节,需要设置防雨排水设施。初步完成混合集料拌和作业后,应严格检测其质量,判断其压实度是否符合公路建设标准要求,如果压实度不达标,应分析原因,根据具体原因调整混合料的配合比例,对施工集料进行重新拌和,并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对于混合集料配置中的水泥剂量控制问题,应注意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计量参数,避免用量相差过大,引起工程质量问题。
2.3加强施工技术控制力度
施工技术决定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技术控制力度,做好施工技术试验检测工作较为重要。(1)工作人员应对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检测,判断机械运行是否正常、安全,根据试验检测结果正确选用设备型号。如经过试验检测为公路面层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环节选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对压路机的速度与工作方式进行规范指导。在初压环节,压路机的振动压路速度适宜控制在1.5~2km/h间,最快不超过2km/h,压路方式为静压。在复压环节,压路机的振动压路速度控制在2~3km/h间,不超过3km/h,压路方式为震动。在终压环节,压路机的振动压路速度适宜控制在3~5km/h之间,最快不超过5km/h,压路方式为静压。(2)工作人员应注意对各种施工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试验检测,从中总结技术经验,根据实际地形和具体需要选用最佳施工技术。如对公路基层横坡度、标高和弯沉采取钻芯取样法,实施检测和验收后改善基层铺垫质量,控制基层松铺的厚度。确定压实方案后,依次做好初压、复压和重要作业,在具体碾压过程中,应确保混合料的含水量保持在最优状态。
2.4做好施工风险检测评估工作
当代大型公路工程时,会经过山区和近水区域,会存在施工风险。对此,须通过试验检测对施工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在施工风险检测评估工作中,应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设计公路工程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问题,设计针对性解决方案。在开展施工风险检测评估工作中,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制定施工风险试验检测标准与风险评估标准,量化评价指标并确保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在实施施工风险检测评价的过程中,须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剔除不合理的内容。第二,科学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施工风险检测试验方法与风险评价指标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公路工程安全建设标准,在具体评价工作中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施工环境和具体试验结果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第三,可行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公路工程施工风险试验检测方案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施工风险评价指标须明确、具体、细致、实用和可量化,具有可操作的价值。应兼顾在评价过程中,公路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指标在施工现场是否具有相应的操作条件。
结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除了以上这些方面之外,还需要充分认识试验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试验检测机制,积极应用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加强对试验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其试验检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试验检测技术应用科学合理,试验操作规范准确,为提高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公路工程的耐久性、实现通行的安全性、畅通性提供可靠的保证,以推动我国公路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波.公路工程施工中试验检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世界,2020(20):80-81.
[2]武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探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9):52-53.
[3]冀会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工作在施工中的重要性研究[J].智能城市,2019,5(0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