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宜诚庆工程项目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的增大以及造价工程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项目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不符合当期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进而影响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甚至出现设计方案的不准确、估算错误以及考虑不全面等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有效开展,造成企业的成本资金投入增大,降低其经济效益,造成工程的整体估价过高。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降低风险的产生。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和风险规避,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造价风险;分析
一、工程造价定义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相应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显然,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投资者选定一个项目后,就要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然后进行设计招标、工程招标,直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在投资活动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形成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有这些开支就构成了工程造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工程投资费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二、工程造价具体内容
按工程不同的建设阶段,工程造价具有不同的形式:
(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的咨询机构根据现有的资料,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未来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预测和估算。
设计概算
(2)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设计图纸及说明、概预算定额、设备材料价格等资料,编制确定的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生产或使用所需全部费用的经济文件。
(3)修正概算
在技术设计阶段,随着对建设规模、结构性质、设备类型等方面进行修改、变动,初步设计概算也作相应调整,即为修正概算。
(4)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开工前,根据预算定额、费用文件计算确定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5)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是指承包方按照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办理己完工程价款的清算文件。
(6)竣工决算
建设工程竣工决算是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文件和投资效果的文件,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建设项目经济效果的全面反映,是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办理其交付使用的依据。
三、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与风险解析
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管理,就是对和造价有关的技术以及经济的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经济利益的获取,同时也能够返佣出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以及工作能力水平。但是,造价工作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始终,因此,对造价工作进行控制,就需要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控,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将有可能导致造价工作很难把控,甚至影响项目的顺利开展。建筑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其中有社会风险。
自然风险以及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风险,因此造价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各方面的风险对造价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工程的最终建设目标。
(2)工程量清单计价不准确的风险
第一,受建筑市场波动较大的材料价格的影响,以固定总结承接的合同往往存在价格变动的风险;第二,投标单位在中标时,通常中标低价要比企业成本高,但是中标价格是由承包商计算得出的,承包商在对成本计算时,不仅想要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也希望以更低的价格中标,这种想法本来就是矛盾的,如果计算不准确,将会使得经济利益存在亏损;第三,因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和实际施工中间存在较长的梯段时间,因此在这段时间中很容易存在材料价格出现波动等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施工成本;第四,通常承包商所用的计价方式是根据政府提供的材料价格信息来开展计价工作,但是政府提供的计价信息价格通常与实际价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投标价格和实际的成本价格之间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3)自然环境的原因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先进行骨架搭建工作,受施工特点的影响,该项工作通常需要在室外完成,只有装修等工作才在室内,因此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也没有办法及时停止工作,同时也无法给施工人员提供相应的保障,比如遇到雷电、暴雨、泥石流以及地震等较为恶劣的施工环境,将会对施工项目以及施工人员带来较为严重的打击,这种因不可抗力给施工带来的影响,将会在无意中增加施工成本,从而加剧造价工作的风险。
四、预防工程造价风险的措施
(1)预防工程造价中的风险分配
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施工成本要根据不同工程造价的原则以及相关的规定要求,针对当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个详细的分类。针对工程造价控制阶段的危险因素,要提供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才能够根据客观因素以及现实条件产生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收集信息,为风险管理以及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合理的分配工程造价的风险。
(2)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
针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当出现风险存在的因素可以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针对施工的进度以及严格的标准,具有明确的管理制度,避免模糊不清的条文。同时针对合同上的实质性的条款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一旦出现市场价格变动,可以根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于项目工程的风险控制。还可以积极的进行责任意识强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双方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同时,针对工程出现的应急事件,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保证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出现突发的状况时,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突发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尤其是造成的经济损失,避免造成更大的事故。
(3)进行合理的风险规避
进行风险规避的要求是对于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个合理的分析,从而避免风险的产生。工程项目风险的产生受到人为的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提高企业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重视整个项目的完成。同时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中需要指定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合理化的制度管理能够保障工程项目的开展,有效的避免工程造成产生的风险。,预防风险是对当前还未发生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防,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将其风险的发生几率降低,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可以有效的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其工程有效的开展,提升其工程的安全等级,但相对来说,其预防并不是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至零,而是将其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利用当前有效的措施,对现阶段的风险损失进行操控,保证工程有效的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工程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加强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对整个工程的风险进行控制,还能有效减少企业的不必要看开支,还能保证国家的相关资金投入合理的使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妍.工程造价风险防范的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5):1193.
[2]杨黄明哲.建筑工程造价及其风险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