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杨凌农科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1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对于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在限额之内有着重要作用。建设单位管理人员重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中,能够为建设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现有工程建设资金的利用率,进而保证实现投资目标,降低投资风险,获得投资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引言
建设项目无论大小,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投资单位的收益和工程建设的质量,建设单位在抓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的同时应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开展全过程造价管理对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建设单位(业主)全过程造价控制,其主要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 目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
1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易忽视的问题
1.1不很重视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部分人认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在于工程的施工阶段,以为企业加强施工进度管理,能有效缩短工期,就能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利用率。其实项目的造价控制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统计显示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可见,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项目设计是关键。
1.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角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不论何种工程项目,都必须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团队才能完成,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这个团队十分重要的一份子。往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人员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而项目前期及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往往不被充分重视,种种因素导致他们收集到的设备、材料缺乏些准确性和真实性。
2提升建筑单位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策略
2.1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首先需要高度重视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各项决策对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起到重要的影响,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加强决策阶段造价控制,需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将各个环节资金的投入落实到各管理部门和每个人身上,可以组建有由基建部门牵头,工程技术、财务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项目管理工作组具体负责实施。由该工作组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讨论、论证,确定项目标准、定位及质量等级目标;同时,委托专业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随后,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设计招标文件,按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或其他方式确定设计单位,下达设计任务书。
2.2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对项目的投资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设计成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总体成效和总投资[1]。据统计,项目设计阶段将影响建设项目工程总造价的70%以上[2]。所以,设计单位应该根据岩土勘察报告采用限额设计,分析优化设计方案,达到有效控制项目工程总投资的目标。当初步设计方案和初步概算出来后,设计单位必须组织相关专家和建设单位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分析、比较,从而最终确定初步方案。
初步方案和初步概算确定后,设计工作即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此时,工程造价人员根据图纸和预算定额编制预算造价。同时,将预算造价与概算造价进行详细对比,不断优化,最大程度降低工程预算造价。
在施工图正式出版前,设计总工和设计项目负责人要认真审阅图纸,把图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因设计缺陷等问题产生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造价增加、资金的浪费。
2.3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目前,招标工作实行的是招标代理制,项目法人将招标工作委托给具有相应招标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具体实施。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标过程和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它也是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是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依据,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竣工结算时处理索赔的依据。因此,招标文件的编制要非常严密,不可马虎,一旦出现的错误或漏洞被承包商发现利用,会让业主蒙受巨大的损失。所以,招标代理机构的造价人员根据已审核过的图纸、实施方案报告和概算书等前期资料,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最高限价时,每一项目的工作内容和项目特征应表述准确、完整,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同时,编制过程中对图纸设计不清楚得地方,应及时反馈设计单位进行核对和沟通,从而避免出现因招标工程量清单漏项、工程量偏差过大,产生工程造价偏离投资目标。
2.4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这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建设单位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合同条款,严格把控工程建设质量、工期、安全、资金拨付,严格控制施工设计变更,规范变更程序。对必须变更的工程先要做出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同意,出具了变更图纸或变更说明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调整合同造价。避免因建设单位的原因造成工期延误,或暂停施工造成费用增加,产生索赔事件。
2.5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结算阶段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结算书普遍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取费标准,高套定额单价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因此,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后环节,关系到建设工程的最终投资成本[3]。
一是审核结算资料。对照图纸,对照签证单和变更,对照现场,审核计量签证是否“三一致”,完成的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合格标准。二是对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审核所有的变更签证认价单是否合理,资料是否完整,审核现场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完整,是否规范。三是审核综合单价。根据施工合同,看项目中有无相同或类似的项目,综合单价是否执行原中标价;变更和签证的原清单中没有的项目,套用定额是否符合施工工序和合同约定,是否存在错套或重套现象,是否遵循变更项目的单价确定原则。四是及时收集有关政府指导性文件及信息价的变化,做到取费合理,有理有据,能经得起审计考验。五是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隐蔽资料,核对验收记录是否完整,各方签证等手续是否齐全。六是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地基承载等试验检查资料是否项目齐全、检验数量、批次、结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七是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计,由审计单位对整个工程的合法性,资料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核,依据合同要求,严格按照工程量的计算规则,采用全面审核的方法对结算进行审查[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达到预期的造价控制目标,需要建设单位从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做好全过程造价控制。作为建设单位更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配备资深的造价管理人员,培养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工程造价管理队伍,为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投资分险,确保实现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永杰 . 试论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规划设计,2018(2):81.
[2]孙健 .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3]许华 . 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阶段的重要性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9(01):52-53.
[4]赵伟林 . 工程造价管控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J].工程管理,2018(1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