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阈下零售行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孙宇航
[导读] 摘要:在大数据的视角下,零售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其物流管理的运营效率较低,配送中心的功能较差。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100
        摘要:在大数据的视角下,零售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其物流管理的运营效率较低,配送中心的功能较差。系统发展滞后;扩张速度与物流管理能力不匹配。本文以大数据为视角,对零售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零售行业;物流管理;问题;对策
        1大数据背景下新零售模式的出现
        新零售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人或者企业以互联网为媒介,运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加上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对产品进行过程性的升级改造,以达到网络服务、实物体验与现代化物流的深度融合为载体。该新零售与传统零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运营模式的不同,新零售是通过结合大数据、现代物流等形式来促进线上线下联合销售,为消费者打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传统零售则是依靠人流量、过往的消费者以及个体的经验自营。
        目前消费者的数字化程度一直持续不断提升,消费品部分品类已达到50%以上的线上渗透率。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了网民5653万,同时互联网的普及率也上升到了59.6%,较2017年底提升3.8%。在其中,运用网络进行购物的网民规模高达6.10亿多,较2017年底增长了14.4%,占整体网民比例高达73.6%。“新零售”是对现代物流网络构建的一次新的挑战,对零售行业物流管理也会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2大数据视阈下零售行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智能化建设水平较低
        快速发展起来的物流业在电商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人看到了物流业的发展商机,加之物流行业进入退出障碍较低,便涌现出了诸多物流企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因物流企业往往要面向全国布局设点,以满足电商派送商品所需,所以物流应往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处于新零售时代下的物流,仍惰于建设现代智能系统,没有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物流企业远远达不到新零售时代的新要求。而部分意欲建立智能物流的企业,对于物流行业的技术时滯效应和技术革新所需的成本,只能望而却步,最终也并没能很好地发展起来。
        2.2难以实现高效配送
        在新零售时代下,商品零售企业向消费者最响亮的承诺是确保所购商品及时快速到位。但因部分物流企业在遇到订单量激增的情况下,不能按照与商品零售企业约定的时间送货。另一侧,消费者对线上购物淡季时有发生的迟达现象也感到非常困扰。可以说,因物流企业不能及时将商品送达的行为,引发的线上商品零售服务纠纷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上零售商品的信誉,更影响了零售商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物流企业中,鲜有能符合新零售时代下技术要求匹配可实现高速运转提速的现代物流管控程序或系统的企业。大多数企业还在依赖原有技术实施物流的运输与配送,现代技术发展明显滞后。
        2.3运输期间监管力度不够
        在新零售时代发展起来的物流业,均与各商品零售企业签有商品传送服务合同。服务合同条款规制了多种传送运输商品服务内容,其中包括在装卸商品和运送商品过程中不得毁损或污损以及损坏商品包装和商品自身。但在现实运输环节中,因商品的不合理装箱、不安全加固等诸多原因,商品轻则包装污损,重则自身损毁,导致消费者退换货。新零售时代下,需要物流企业在高效运送中,使得商品完好无损运送到目的地,实现对每一个快递件的实时监控。但目前的物流企业,针对每一个快递件,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仅仅是更新实时地点,而快递件所处状态不能及时报送,致使商品在物流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监控死角。商品未能按物流运送合同条款实现稳妥运输,但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却难以查清。这样松弛的监管力度,只会在提升快递件运输质量的道路上造成障碍。保证每一个商品完完整整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不仅需要提升商品包装质量,更要大力加强对快递件运输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3大数据视阈下零售行业物流管理对策
        3.1发展现代化配送中心,增强配送能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物流降成本工作,相关部门和各省区市积极采取措施,聚焦突出问题出实招,找准薄弱环节补短板,积极推进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在如今政策积极支持和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该提升零售行业供应链的功能性。比如以盒马鲜生物流模式为例,推出3公里内30分钟送达,解决了采购、仓储、物流等困难,物流配送较为合理。其中,10分钟用来拣货装箱,20分钟用来配送。产品从实体的零售店发货,这些实体零售店离消费者最近,商品渠道有两条:一是专属的电商仓库;二是附近门店发货。两条商品运输渠道交错进行,便捷有利,形成了智能快捷、高速运转的供应链。
        3.2积极构建高效的人工智能物流系统
        高效的人工智能物流系统需要重构五大要素:货、车、人、节点、线路不断优化和人工智能化。这首先需要用大数据思维去思考新零售模式,使其管理水平能够跟上当今零售电商的扩张步伐;其次要增加投入,推进货车检验检测改革、实施“三检合一”简化流程与自动化分拣线等基础设施投入并行,为人工智能物流夯实大数据基础;最后,构建人工智能化物流信息平台,要实现互联共享。人工智能化物流需要利用云计算等手段更新系统规模和效率,这样能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3.3加强物流末端供应链,形成规模优势
        “最后一公里”是顾客如今要求“即时配送”“当天送达”的现实困难,物流供应链要解决仓管、运输等问题,需要考虑和归纳司机经验、车辆种类、配送货品种类等问题,所以零售企业可以适当将物流末端配送业务承包给第三方,从而实现第三方物流外包方式,能够使零售业尽量减少物流消耗,从而产生较高的规模化效应。
        3.4零售行业物流选择适合的物流方式
        规模较小、业务处于发展的中小零售业首选外包物流,没有规模还要做不擅长的业务领域不仅会吃掉利润,更有可能让企业掉入高成本、低盈利的泥沼。因此一直建议让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中小零售业在选择第三方时可以适当考虑分包企业的资金能力、自由资产与可调配资源能力和物流服务企业的信息化处理管理等。规模较大的零售业选择物流方式时要注意以上所说的人工智能物流系统建立等,在建立物流系统时,也要注意对于仓库周转率、配送时间、货损率、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关键控制点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费用挂钩,当然也可以适当选择第四方物流,比如马云就选择了第四方物流作为阿里巴巴的物流发展方向。
        结束语
        新零售时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把握新零售营销的特点,有效地满足新零售时代物流业的新要求,同时努力提高建设智能化物流企业的意识,加强对物流各环节的监督,做好全方位物流服务。这些都是相对简单的问题。新零售时代的物流业还存在哪些深层次的隐患。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会对物流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唐甜甜,胡培.线上线下+物流融合发展的新零售动因与策略[J].价格月刊,2018(08):90-94.
        [2]张文法.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18(10):131-134.
        [3]王娟娟.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2015(5):46-54.
        [4]沈鹏熠,范秀成.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基于中国背景的调节效益模型.中国软科学,2016(3):96-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