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水务局
摘要:近年来,农业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着力加强农业经济政策的发展下,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也在不断完善。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之中,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行业的发展支柱。本文将对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节水灌溉;发展现状;解决方法;应用策略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创新,在农业发展中,节水灌溉技术逐渐走上农业发展潮流,引领农田水利建设行业的发展。而节水灌溉是多种多样的,其可以在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节水灌溉,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1、节水灌溉技术的含义及特征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依照现有的节约型灌溉理念,针对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做到有效结合当地的水文特征,在最大限度地节省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下,采用较为合理的科学技术,对农田进行合理灌溉,以此达到帮助农作物合理长成的目的。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科学技术,其自身发展特征与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可详细地分为以下方面:
1.1、微灌式灌溉
微灌技术是一种经常能用到的节水灌溉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事业发展有促进意义。微灌技术通过采取通用灌水器为渠道,在进行农田灌溉时,将水进行均匀分配,使得农作物在获取最少的水分的同时也能茁壮成长。微灌式灌溉操作简单便捷,农作物灌溉效果明显,有利于劳动力的节省也为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创造了优质的水分和养分,确保了农作物的质量。
1.2、低压管道灌溉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采用透明管道作为灌溉渠道,使水源以管道运输的方式进入到农田中,从而对农田进行输水灌溉。这种灌溉方式使得在灌溉时不会出现土地堵塞情况,且灌溉成本较低,以此满足了农民的节约心理,适合农民进行运用。
1.3、农田渠道防渗漏技术
农田渠道防渗漏技术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节水灌溉技术,其通过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土壤密度,从而对农田进行合理灌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漏水现象的发生,也使得此技术被更好地利用,这种方式加践行了新时期节能灌溉的理念。
2、农田发展现状
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行业的发展,但是,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技术,在进行灌溉作业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弊端。
2.1、成本过高,农民接受不了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由于秉持着节约水资源的理念,使得其在进行灌溉作业时,对于一些基础设备的制作成本较高,超出了农民的预期,造成了仍然采用之前灌溉方式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现象,也使得节水灌溉技术宣传难度加大。
2.2、农民认知尚不到位
新时期的节水灌溉技术设施新颖,操作较为复杂,由于部分农民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使得农民对于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与理解尚不到位,造成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与技术概念接受不了,使得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中较难发展。
2.3、节水灌溉技术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水资源分布现象较为不均匀,有的地区较为丰富,反之,有的尚处于匮乏阶段。而所属地区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情况是不同的,对于新时期的节水灌溉技术,部分地区没有明确的节水制度,缺乏相关规定对此进行约束,造成节水灌溉技术理念宣传不到位,使得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范畴分布不合理。
3、针对弊端所产生的解决方法
在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开展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创新,要积极做到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促使每位农民都对节水灌溉技术有所了解,从而使其更好地被应用;进一步缩小对节水灌溉设备的建设成本,尽量使其设备成本在农民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做到联系实际情况,使得农民在资金可接受范围内,加强对节水灌溉设备的学习与应用,更好地对其进行操作,做到合理使用。
4、在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情况下,节能灌溉技术应用策略
4.1、依据实际情况,使用节水灌溉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时,农民要始终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区的人文特征,从多方面的原因考虑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方案,避免出现因使用不当造成土壤质量损坏的现象,加重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4.2、着力加强对于地下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节能灌溉技术有多种灌溉方式,其中地下灌溉技术就是其中一种。但是,由于地下灌溉技术在理论研究方面与实践应用情况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地下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在现有的农田水利建设中,节能灌溉技术以地面灌溉方式居多,地下灌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是一种新型技术突破,相对来说可以提升对于农田的灌溉效率,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建设方面的使用频率。
4.3、倡导水资源保护理念,做到节约水资源与节能灌水相结合
节约水资源是近年来所倡导的一大环保理念,而在节能灌水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灌溉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农田水利灌溉作业中,输水系统逐渐向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农民在进行农田节能灌溉作业时,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同时也保证灌溉作业的合理进行,有效做到二者相互配合。
结束语
农业经济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农业设计建设的重要阶段。新时期的节能灌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农民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要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要充分做到依据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方式;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探索脚步,做到灌溉设备及时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了解以及对农作物生产习性的应对策略,做到每次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土地发展有促进意义,从而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咏梅.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3):179-180.
[2]唐霞.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4):90-91.
[3]胡嗣望,习笑王禹.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理论与实践[J].东北水利水电,2021,39(02):53-54.
[4]马秋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1(0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