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 卞晓丽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卞晓丽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民用还是建筑用电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32091119****01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民用还是建筑用电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科学合理的电气接地和设计,才是保证电气安全的关键。同时,接地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需要相关人员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利用电力安全来获得最大化的保障,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生活。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保护技术
        导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设备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人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和条件限制,需要我们加强对接地技术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应用的重视程度。为了保障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接地技术的选择,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致力于为电气设备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接地技术的作用
        1.1提供安全保护
        电气设备的运行就无法得到保障,运行的过程也不会保持稳定状态。电气设备在供电配电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供电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才能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在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还牵扯到供电频率的运行,为防止频率给电气设备带来干扰就必须进行功率接地,尽可能减少由于频率干扰而导致的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的现象发生,为整个供电网络增强稳定性。
        1.2增强抗干扰性
        电气设备的工作电源会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显示,大多数电子电器设备使用的均是交流电供电系统,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交流电电容分布极易对电气设备造成影响,这种干扰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产生不良影响,而接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干扰的影响,加快电气设备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速度。
        2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系统保护技术
        2.1合理化降低电阻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果,确保接地处理符合标准,要对接地电阻数值进行集中控制。(1)要利用外引接地的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处理,主接地网区域要将主变系统和电阻率低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减少接地电阻阻值的同时,优化接地效果,这种处理机制的限制条件较多,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2)有效扩大接地网面积,在条件允许下,要保证有效增加接地网面积,降低电阻值。(3)提高接地网的埋深。
        2.2合理化整合接地系统
        在接地系统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系统运行结构和控制体系予以全面重视,尤其要整合三大接地系统。其中,IT系统和TN系统不能同时安装。TN系统运行过程存在三种基础性方式,且相关适用范围并不一致,要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中处理。(1)TN-C-S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对于这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要确保安全性能稳定,才能适用该系统,从而有效发挥接地系统的实际价值。(2)TN-C系统,在实际线路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要系统对于线路沒有较为繁琐的要求,能简化线路并且提高安全性,爆炸問题非常少,因此,在工作环境较为簡单的区域应用该系统较为常见。
        2.3合理化控制电涌防护器
        在实际设备处理和管控过程中,要对电涌防护器进行整合,将接地线长度布置设置为最短最直,延长接地线长度,就能有效增大阻抗数值。确保高频瞬时电压和谐振总阻抗能形成有效的开路结构,保证设备和运行系统的整体效果。另外,在电涌防护器应用的过程中,也要借助屏蔽防护装置对电缆进行综合性隔离,确保处理效果符合预期。

除此之外,技术热源要对接地线质量展开深度处理,利用双股绞线,设计过程和设计要求都要符合材料的基本标准,并且有效避免使用单股铜线,提高质量的同时,完善设计效果和应用水平,促进整个接地系统的优化运行。
        3电气自动化中的接地保护措施
        3.1直接接地
        在防止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地保护中,电子设备中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应当结合不同的能量需求进行科学转换,并且模拟信号和逻辑信号应该被适当放大,同时应该使用微电流和微电位作为平台。它为信息的输入输出和逻辑动作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确保所有设备在网络环境下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在采用直接接地方式保护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应使用截面绝缘较大的铜导线作为导线。在连接过程中,电子设备直接接地,另一端接电位。该方法确保了电源和参考电位的稳定性并降低了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导线后,不得将其连接到PE导线或N导线,以避免接地故障。
        3.2工作接地
        就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操作而言,所谓的工作接地是指在系统设计和安装期间作为对象的变压器中线的正确接地。接线盒是工作场所的基本元素。它通常由屏蔽和抗静电设施组成。在工作场地中,终端通常在配电过程中被储存在机柜内,以保证工作场地的可靠性。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场地中,连接端子不得连接到PE线路以避免接地故障。在高压系统运行过程中,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地电压状态,便于控制工作场地中的零序电压偏移问题,维持电压平衡。科学工作接地是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2.3防雷接地措施
        (1)整体结构防雷。避雷器连接到建筑物的加强结构体上,避雷器安装在电气自动化顶层的开放区域,并用扁铁依次连接避雷器和钢结构,最后导入地下,通过分流电流达到防雷效果。(2)供电系统接地。供电系统是电气自动化中各种电气设备的主要供电源。供电系统因雷击停止运行,造成电气自动化瘫痪。供电系统的防雷主要是带电设备外壳的接地。其原理与整体结构防雷相似。
        2.4屏蔽与防静电
        当电磁和静电干扰时,接地装置能有效防止这种干扰,避免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外壳应正确地与接地线连接,找到接地线和屏蔽线两端的位置,导线上的屏蔽接地线应连接在这里。为了保证室内屏蔽效果,应充分做好多根PE线的接线处理。一般来说,在干燥洁净的房间里,静电现象的产生和移动摩擦是密切相关的。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抗静电效果,必须保证接地设备的良好使用连接,保证电子设备芯片的正常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正确连接接地装置和电缆,尽可能选择小电阻、独立接地电阻的接地装置,将交流工作节点电阻控制在4欧姆。应注意的是,抗静电接地电阻不能超过100欧姆,以免影响抗静电电子设备的整体效果干扰。
        2.5提高设备的调试和安装质量
        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必须重视和改进设备和元器件的调试和安装,明确继电保护管理分工和责任,实现各方的有效合作。此外,还要注意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基础数据的录入,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依据。对于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进行系统验证。针对计算机设备的高湿电阻、安全系数和工作可靠性等问题,以及对环境和条件的高要求,在两端均应采取相应的屏蔽层接地抗干扰措施。科学合理的电网防雷和双回路直流供电。将该位置加入稳定滤波装置,然后将交流电源的位置引入避雷器。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输,提高了光缆和网络线路的抗外力和抗损伤能力,保证了设备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电气保护工作,科学运用电气接地保护技术,消除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隐患,为社会群体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武义林.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
        [2]振朋.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问题浅述[J].江西建材,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