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点及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黄学亮
[导读] 摘要:本文重点概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要点,针对于当前应用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出科学的措施,促使着农业发展趋向稳定。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阿子营街道办事处农林水与应急处置服务中心  昆明  650000
        摘要:本文重点概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要点,针对于当前应用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出科学的措施,促使着农业发展趋向稳定。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要点;措施
        积极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对于农业提出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农业稳步前进的有力措施【1】。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重点关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相关举措,通过合理的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在明确了技术要点的基础上,促使着相关举措的落实达到理想化的成果,稳步推进国家农业的整体进程。
        一、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现状
        (一)标准缺乏规范性
        部分农业土地节水项目缺乏相对规范的使用标准,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灌溉准则,以至于具体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不具备可靠的操作,使得周边环境和灌溉的需求协调性不足,未能及时的将节水灌溉适当的纳入至相应计划中,灌溉节水的成效无从保障。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较为科学的规章与标准,方便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分配,运用合理的指标,迎合灌溉用水的实际需求,及时将节水以及灌溉质量结合起来。
        (二)作物结构布置缺乏合理性
        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业呈现出稳定前进的趋势。农民的增产现已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面对这样任务的具体要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推广提上日程,主要的目标就是让农民真正的实现高收益、高产量。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经济增长迫切形势之下,农作物结构布置不合理的情况受到关注,若是未能妥善的处理相关的问题,势必影响到农田建设项目,也无法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目标,新农村经济建设也会处于停滞的状态【2】。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点
        (一)重视技术的优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既定的目标,需要重视农业生产实践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普遍化,打造出相对理想的良性循环模式。某些地区在运用相关的技术时,忽视了技术的优质性,以至于真实的效果不符合预期。无论是哪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均应该重视优点和缺点,将技术的优势充分的体现,才能更好的凸显出技术的应用价值。节水灌溉技术中的劣势科学的规避,才能尝试着更为合理的应用思路,以此保证创新理念的科学融入,降低成本并优化成果。
        (二)注重节水灌溉规划
        农业发展实践中,水利工程创造的实际效益备受瞩目。还需重视一些要点问题,尤其是规划和方案的落实情况。节水灌溉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还需重视规划的科学程度,必须要结合相关地区的基本特征,分析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等等,设置出富有针对性的灌溉方案,由此保证灌溉的基本成效。部分地区片面的追求灌溉的结果,却忽视了实际的应用标准,导致偏差问题逐步体现,这样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较多,影响到经济效益。需要重视相关的问题,全面的分析地理及环境情况,做好科学的安排,保证节水灌溉高效、高质的目标顺利的实现。
        (三)注重投资并控制隐患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涉及到较多的资金,加之部分细节问题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采取适宜的方式落实好相关的要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但是一些极易忽视的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农业节水理念应该积极的宣传,让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实现多种资源的有效调动,保证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支持。还应该将部分隐患问题合理的处理,逐步优化灌溉手段,提升中低产农田灌溉的具体面积,使得农田产量得以保障,推动农业的稳步发展【3】。


        三、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措施
        (一)逐步优化相应的规范标准
        需重视高效节水灌溉规范标准的合理性,坚持着这一基本的发展方向,对于种植区域的基本水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制定出科学的对策,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利用价值更加的明显。相关的人员应该掌握科学的灌溉标准,重视相关技术的应用价值,实现对资源的科学配置,保证节水效益更加的明显。通过稳步的提升节水标准,促使着不同地区节水标准合理的落实到实处。选择适宜且可靠的供水途径,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安排。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应该依照具体的标准和规范加以落实,以免产生明显的盲目性。在科学的控制相应水资源的基础之上,合理使用定额管理的具体手段,通过制定出适宜的政策,使得多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投入到使用中,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营造出较为理想的空间。
        (二)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管理维护
        为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和效益顺利体现,应该积极的落实好相应的管理及维护工作。相关的部门必须要提高警惕,积极地承担起基本的职责,成立对应的管理队伍,督促相关人员落实好监督检查任务,使得项目基本质量获取支持。若是发现具体的问题,应该及时的派遣专业的人员加以解决,依照当前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划,做好科学的分析,确保水资源优化配置。设计工作开始前,应该积极的结合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展开合理的分析,必须要全面、系统的加以分析,掌握水资源的具体情况,由此规避浪费的问题。
        (三)实现对水资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当前环境之下,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行业都在倡导着节水,农业灌溉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水资源,必须要重点关注节水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中,技术人员需要重视节水灌溉设施和相关的技术举措,在具体的实践中,将水资源利用结构逐步的优化,结合着农业生产的具体需要,展开合理化的分析。规划的过程中,还需重点分析水资源以及基本的气候特征,将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具体的部门还应该遵循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依照气候的特征和水资源状况,提供专业化的报告,全面分析出实际的灌溉需要。应该和区域用水、农业生产要求结合起来,提升水资源基本利用效率,倡导节水和保护水,使得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更加的明显【4】。
        (四)合理引入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发展进程中,全覆盖膜以及膜下滴灌均已被合理的应用,其多是示范项目中的应用。在新的时期,应该积极的重视新型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在逐步改变农民观念的基础之上,促使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彰显出实际的效果,使得农业结构更好的优化。为实现改革试点的建设,部门应该结合相关的平台,通过高效节水项目建设的载体作用,实现科学的创新,抓住相关机制,寻找合理的契机,使得多种资源均能服务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实践中。
        结语
        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农田水利工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对于推动国家的农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只有重视科学合理的措施,才可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目的,使得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效率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石磊,吕宁,陈云,梁飞.不同灌溉措施下春玉米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配特征及其与产量建成的相关性[J].玉米科学,2021,29(02):103-108+116.
        [2]丁建军,吴学兵,余海鹏.水价综合改革驱动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研究——以湖北荆门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1(03):119-122.
        [3]秦国庆,杜宝瑞,贾小虎,马恒运.工程确权能否推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善治——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多期双重差分检验[J].中国农村经济,2021(02):59-81.
        [4]张建斌,李飞飞,朱雪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践进展、现实困境与当下因应——基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的案例分析[J].价格月刊,2021(03):4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