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 邓尚昆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邓尚昆
[导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工程建设领域越发关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队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工程建设领域越发关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工程地质勘察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工程建设之初,应查明影响工程建设的各类因素,尤其是近年来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水文地质危害。这是一项很容易被人们所轻视的地质因素,它可以直接影响岩土结构,甚至破坏整体施工质量。本文针对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其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解决措施
        一项工程建设之初离不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它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水文地质因素容易被人们所轻视,忽略其重要性。另外,在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及分析论证上投入的精力及资金远不如其他勘察子项,最终在项目建设或投入使用时,出现水文地质危害。故此,为确保建筑地基及基础稳定性,应重视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因素,结合建设场地地质特性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最大程度上解决因水文地质因素影响建筑地基及基础质量,确保项目施工稳步、有序进行。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勘察是其重要的一项,通过对场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渗透性及分布情况进行整体调查,摸清“补给、径流、排泄”关系及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综合分析对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场地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可行性的防治措施,最终满足工程建设地基及基础要求。例如:存在深基坑开挖的建设工程,在工程勘察工作中应查明地下水的稳定水位与基坑基底标高的相对关系;采用深桩基的建设工程,除应查明地下水的稳定水位与桩底标高的相对关系外,还应查明地下水水量;在临河(水库)场地勘察工作中应调查枯水期与丰水期地下水位交替上升下降的变化幅度,综合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确保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情况的准确性,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水文地质危害因素分类
        2.1地下水位下降因素
        在工程建设领域,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如大肆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导致地下新增大面积储水空间及排泄路径,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又如过度的钻井取水,导致地下水疏干;再如截取地表水围堰形成人工湖旅游区、截留地表水开发小型水电站等工程活动,导致下游地下水缺少地表水补给而水位下降。这些人为因素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为工程建设埋下隐患。例如:①地下水疏干及水位下降导致的地面坍陷,严重威胁地表建筑的安全;②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岩土体密度分布不均匀,发生沉降现象,影响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的安全;③存在石膏矿的地层,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石膏层的溶解度,溶解度加快的同时会造成地表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发生建筑物倾倒、偏离等情况;④膨胀性岩土伴随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岩土结构随之改变,为建筑物的稳定性埋下隐患。
        2.2潜水位上升因素
        潜水位上升因素亦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经常遇见的情况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周边存在大量河流、湖泊,以及每年降雨量增加最终造成地下潜水位上升;另外,一些重工业城市由于产生的工业废水随意排放,同样是造成地下潜水位上升的因素之一。潜水位上升主要影响建筑物的抗浮能力,容易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3地下水波动因素
        地下水位波动同样可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其波动原因主要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

例如:降雨量骤然增大、持续性降雨形成的地表水下渗补给到地下水中,使地下水位频繁变动,导致地下应力不稳定,最终对地表建筑物结构产生影响。尤其是地基基础建设在砂质土层上的建筑物,地下水波动直接影响砂质土层膨胀度,最会反馈到地表上方,破坏建筑物基础及主体结构。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解决措施
        3.1提升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
        目前,由于人们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常常轻视水文地质因素带来的危害,对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及分析论证上投入的经费缩减,最终为工程建设质量埋下隐患。故此,相关部门在工程设计之初应提升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杜绝因水文地质因素改变岩土体结构的问题发生。首先应加大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得以经费支持后,利用科学手段找寻可能影响水文地质的潜在因素,进行针对性防范,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时效性;其次,工程项目施工开始之前,相关方应督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勘察数据精准、贴合实际,为后续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3.2科学应对处理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离不开先进的勘察技术,先进且科学的勘察技术是工程施工前的重要保障。在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应对工程勘察技术进行改革创新,保证地质勘察工作有序进行。例如:引用钻探、物探、动探、静探、声波测试等综合勘察技术,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对水文地质灾害做到提前预想、预知、预防,提高整体抗灾能力。
        3.3提升工程地质勘察水平
        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内容复杂且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对勘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由于勘察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在实际勘察工作中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无法确保勘察数据的精准性,尤其遇到外界影响因素时,很难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到勘察准确性。对此,为确保勘察成果质量,降低水文地质危害,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勘察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勘察技术水平,确保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得出的勘察数据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能够真实的反应建设场地的地质情况;其次,应建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考核制度,重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给予陈旧人员及时更替,惩罚分明,对表现优异人员进行奖励,使员工有一种危机感,确保勘察人员在面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时,保证勘察数据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调查是工程勘察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应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研究,并结合建设场地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建议,这对后期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起确定性作用。因地下水存在具有普遍性,它不仅会改变岩土体结构,还会间接造成建筑物变形。故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在实际勘察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做出科学性预判,降低水文地质灾害问题发生,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洪波.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06):131-132
        [2]许俊,赖先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2020,(10):117-118
        [3]尚星江,吴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J]. 冶金与材料,2020,40(04):176-177
        [4]彭佳艺,苏顺龙,林雨迪.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9
        [5]饶燕兰,江文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