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王瑞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愈发重视环境地质问题,通过改善地质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〇八勘探队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愈发重视环境地质问题,通过改善地质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则是解决水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对于地形复杂,环境特殊的地区,要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否则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危害周围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鉴于此,文章结合环境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应用进行分析,作出相关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应用
        引言
        作为环境地质勘探工作重要的构成,水文地质勘探一方面对地质环境的各方面进行有效掌控,另一方面对地质灾害进行及时预防,进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确保潜水位水平及地下水状态能够达到最优,必须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水文地质勘查结果的精确度。但是在实际的勘查、设计与施工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经常被忽视,同时对其的勘查工作也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勘查和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地质勘查中要对水文地质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应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勘查方法,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确保水文地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1地质勘查工作概述
        1.1内涵
        地质勘查是在工程项目施工前需要做好的基本地基结构勘查及准备工作,借助现代化勘查手段和勘查设备,对施工区域内地下结构中的岩层分布、地下结构、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全面勘查与了解,确保根据勘查工作的结果及相关数据为工程设计方案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提升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
        1.2勘查的基本流程
        根据工程施工区域进行规划勘查。在阶段内对施工区域内地质环境、地貌特征及地形等信息进行初步收集和编制,通过结合工程施工需求和工程项目特点对该施工区域的地质基本条件进行分析,并对该次施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价与调整后,勘查单位要结合工程选址、枢纽区域的选择进行进一步论证,确保通过勘查及时找出施工中的重点内容,进行针对性地勘查,进一步对水文地质环境和地下结构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对勘查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通过结合勘查技术对所有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获取,为之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基础。
        2水文地质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地质勘查过程中,人们对于水文地质的注意是缺乏一定的重视的。因地下水文地质环境的复杂变化,极大地增加工作量,人们在参数的获得上就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复杂的水文特征没有进行深入研究,难以获得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不能提前实施预防措施,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地下水文地质环境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在后来的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习惯性地忽略对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视,严重地危害工程的质量安全,对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工程,对其水文地质的危害给予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科学防治措施,避免负面情绪的影响,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
        3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分析
        通过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进一步查明地下水的形成、升降及规律等特征,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地面工程建设开展提供数据保障。一般情况下,水文勘查方法包括:物探、钻探、试验、分析等,结合勘查工作情况选择方法。水文地质勘查应根据不同阶段和要求开展不同的工程内容。在普查阶段应配合物探、钻探等方法,以便更好的查明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情况,然后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详查阶段以测绘为主,通过准确的测绘及时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水文地质勘查中需要进行分析,根据水文、工程地质情况作出评价,为建筑物的设计以及设计的可行性提供保障。


        另外,在地质勘查项目中,水文地质灾害问题较为常见,其产生的影响大,尤其是在地基基础以下的承压含水层,是灾害主要发生的区域。因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测量项目进行分析,对存在腐蚀性风险的地区要给予高度关注,完善基坑处理机制,建立渗透性试验项目和富水性试验项目,从根本上提高人工降水项目的科学性和评估价值。
        4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4.1地下水污染调查
        在我国,地下水被污染现象普遍、程度严重,地下水受污染途径较多,如垃圾、废渣、废水在处置过程中的不合理存放,由于地表水或大气降水作用,使污染成分渗入土壤,进而发展进入地下水系统,造成地下水污染。根据其形成过程制定的水文地质勘查方法涉及水文地质调查和水质化验检测。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和包气带特征、调查区主要生活垃圾的堆放情况、生活污水的排放情况、化工厂“三废”中有害物质排放含量情况等。而在管理方面存在监管、执法不严和排污标准较低等问题。此外,地下水污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并难以察觉,其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需要长期监测的工作。
        4.2沿海类城市地下水文地质勘查
        在对沿海城市的环境进行勘查时,先对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及时掌握勘查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等资料,在此基础上,选择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方式,避免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无规划的过度开采,进而带来环境地质问题。此外,沿海地区的地下水的开采还会带来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水质劣化、等环境地质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布范围、发育程度和变化都应当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引发环境地质灾害。
        4.3工程区水文地质勘查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地下工程的建设,如比较常见的地铁、地下室、停车场等。在这些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开展的不全面,而破坏该区的原由水文、工程和构造条件。在一些特殊区域,不但要做好相应的降水处理,还要做好相应的抗浮和地基稳定性评价工作。而针对一些重点工程,应进行专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全面了解并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类型等内容,结合建筑本身特点进行全面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方案,完成工程建造,确保其质量实现使用要求。
        4.4干旱地区的水文地质勘查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尤其是我国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天然淡水资源含量少很难满足地区用水需求,而且受到降水量少且水分蒸发快的影响使西部地区面临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受到水资源问题的制约,难以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对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必须进行环境地质勘查工作,充分开发潜藏的水资源,促进西部和西北地区水文地质的发展,并为地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但同时要控制好这些地区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减少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5结束语
        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是核心工作内容,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工程地质勘查人员要在工作过程中对水文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严密监测和掌握地下水的状态,预防水文地质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危害。结合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的程度等采取不同的勘查手段,降低环境地质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吴晨曦,杨殿群.浅谈矿区水文地质 勘查中常见的难点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 2016,23(05):232.
        [2]冯利.水文地质勘查中常见的难点 及相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9): 141.
        [3]郑春冰.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9,9(03):31-32.
        [4]常亚.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8):213.
        作者简介:王瑞,生于1994年,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