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赖燕强
[导读] 摘要:纵观我国现阶段的矿山开采施工可知,矿山的安全生产仍然存在着很多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其中对矿山安全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当为地质结构变化问题。
        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纵观我国现阶段的矿山开采施工可知,矿山的安全生产仍然存在着很多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其中对矿山安全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当为地质结构变化问题。因此,企业要想保障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性,首先应当从安全维护的技术管理层面入手,从根源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还要做好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出现事故的自救能力,降低开采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确保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安全生产;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引言:
        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不但掌控着一个开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造成企业在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因此,矿山的开采工作必须要以满足安全生产为前提,再进行高效的开采工作。并且,生产企业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开采问题进行收集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完善矿山安全开采技术,科学预防开采事故的发生,从而推动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
        (一)开采区域的地质及环境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矿山数量众多,在大同、鄂尔多斯以及榆林市等地分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矿山,但是以实际矿脉分布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开采区域环境都比较恶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安全开采工作的进行。另外,绝大多数的矿产资源埋藏区域都比较深,导致地下的开采工作十分恶劣,即便是露天矿山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多地质方面的影响,导致很多安全生产问题。比如,常见的地质土壤结构问题、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以及天气影响等,都会造成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问题发生。
        在矿山开采作业中,瓦斯是造成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我国正在开采的矿山和已经探明的矿洞实际现状来看,矿洞内部存在高瓦斯的矿井非常多,并且排放工作十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矿山安全生产的难度,开采过程中任何一个施工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引发大面积的开采事故[1]。
        (二)缺乏完善的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防御体系
        现代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虽然与地质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用到矿山安全生产上的技术愈发先进,以及安全开采的监理系统不断完善,使得现代矿山安全开采事故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目前,现存的矿山安全生产问题主要包括:水害、塌方、瓦斯、粉尘、火灾、爆炸和机械打击等。我国绝大多数的生产企业针对这些问题已经制定出相对的治理措施,例如:通过多个排风设备组成通风系统,即可实现井下的空气流通降低矿井中的瓦斯浓度等功能,通过在矿井墙壁上安装信息化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对矿井围岩出现变形和垮塌等问题进行监测。在开采工作中使用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降低施工人员伤亡。但是现阶段的安全防护工作在防水害、防浮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导致矿山安全开采工作经常会遇到石头掉落造成的人员伤亡问题[2]。
        (三)缺乏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矿山开采工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技术性和复杂性,要求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就现阶段我国矿山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开采一线生产的人员绝大部分为技术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同时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理解程度不高,经常会抱着侥幸心理而减少必要的安全防护工作,进而导致发生矿山安全开采事故。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在近几年都开设出采矿专业和地质勘探专业,但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却很少去矿山单位工作,进而造成矿山行业严重缺乏对应的安全生产专业人才,从而阻碍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发展[3]。
        二、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措施
        (一)技术方面的预防措施
        开采企业应当全面了解矿山生产地质勘探的实际水平,确保地质勘探工作能够为开采工作提供安全、高效和科学的数据基础。矿脉勘探工作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矿山生产的安全性,例如在矿山开采工作中常见的水害、瓦斯爆炸和冒顶等安全事故,绝大部分和地质勘探工作不仔细和不全面有关。

因此,开采企业合理的加强地质勘探水平,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矿山生产工作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全面提高矿山企业的防灾、抗灾能力[4]。
        另外,矿山发生安全事故是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和共性,在实际开采作业中积极使用先进的科学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矿山生产时对事故的处理能力,提高对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侦测、辨别以及监控力度,从而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且开采企业还要定期更新检测设备的检测系统,以及引进更加先进的预防管理技术和装备,全面巩固对开采工作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治理能力。对已经发生的开采事故而言,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对事故进行分析,找到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并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预防同样的安全事故重复出现,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和施工人员伤亡。
        (二)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
        矿山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起校企合作制度,为开采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在矿山企业的预算范围之内,提升工人的福利待遇,使社会人才乐于进入到矿山事业中,并且通过制定合理的人员管理体系和一系列的技术管理系统,将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充分的发挥出来。另外,生产企业应当对技术人员制定专门稳定人才的管理计划,避免现有技术人才流失[5]。
        提升矿山企业下安全生产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可以有效巩固职工的稳定性。对此,开采企业应当重点关注生产人员的生活环境是否舒适,开采区域十分安全,从工人的心理上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益。因为矿山的实际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以生产企业应当引进更加智能的设备和技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化控制技术等,深入改善生产人员的工作环境,不放开采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矿山的生产安全问题是保障矿山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矿山安全生产的统筹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为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可以高效有序的开展,则要求生产企业及时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每位矿山开采人员的操作都有据可循。同时,还要建立起较为精细的施工责任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具体分配到每个生产人员的身上,提高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6]。
        (三)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
        矿山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重视开采工作的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加强对开采工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增加开采过程中的安全设备,完善安全生产的安全技术研究。同时,矿山企业还要建立起资金管理部门,加大对矿山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制定科学的资金管理、监督以及使用制度,严格保障投入的资金能够起到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矿山生产企业想要长久稳定的保持一个高效率的形式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不断完善施工的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开采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各项监管体制,积极引入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理念的施工设备,改善安全生产现场的开采环境,为安全企业的生产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聂兴信,张婧静.基于改进物元可拓理论的露天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评定[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4):1140-1148.
        [2]康跃明,郑万波,吴燕清,等.煤矿安全生产火灾事故风险管理体系应用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8(5):21-27.
        [3]冯卫星.安全心理学在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分析应用[J].石化技术,2019(5):254-255.
        [4]杨皓翔,侯令超,冯瑞军.浅谈黄金矿山电气安全管理[J].数码世界,2019(9):273-273.
        [5]刘海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13):109-109.
        [6]李国娟.基于大数据分析时代对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9(8):128-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