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小埠东灌区服务中心 276017
摘要: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对用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促进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建设。本文分析了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的影响因素,并对节水控水必要性展开探究。
关键词: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影响因素;节水控水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农业用水在水资源消耗中占比较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所以应加强对农业节约用水的重视,制定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
1、我国灌区农业用水情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在全世界资源径流总量中占比较高,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使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而且还存在着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水资源消耗中,灌区农业用水量较大,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农业用水大约占水资源消耗量的三分之二,其中灌溉用水大约占农业用水的四分之五。当前阶段,水资源短缺和灌溉用水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因此应针对灌区农业灌溉方式进行创新,最大程度防止水资源的浪费,为农业正常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用水需求提供保障。
2、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的影响因素
2.1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
以灌区为例,此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灌区内耕地主要以盐碱地和耕地为主,这类土壤性质和结构无法很好的保持水分,容易导致水分流失,所以对灌溉水量的需求较大,应合理增加农田灌溉次数,保证土壤湿润。此外,此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平时降水量较少,而且夏季温度较高,阳光照射时间长,导致水分大量蒸发,所以需要加大给水量,避免发生旱情,从而使得灌区的灌溉需水量进一步加大。
2.2种植结构影响
农业种植结构是影响灌溉需水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以某灌区为例,作物种植总面积达1.675万公顷,种植的作物种类十分复杂,而且种植结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有食葵、香菜、枸杞、葡萄、小麦和玉米等,其中食葵、香菜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葡萄、枸杞等耐旱作物种植面积较少,在作物种植总面积中占比较小,因为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导致灌溉需水量增加,对灌区内节水灌溉造成严重影响。
2.3水利灌溉工程规划影响
农作物灌溉主要依靠水利灌溉工程来完成,如果水利灌溉工程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就会对农业灌溉的用水量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比如某灌区内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时间较早,投入使用的时间较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灌区农业布局的变化,已经很难满足当前阶段灌溉的需要,无法很好的完成耕地的灌溉任务。此水库库容较小,调蓄能力十分有限,受水库库容小的影响,无法完全拦蓄丰水期上游进库水量,使得上游水资源无法被有效利用。此外,随着时间的发展库容淤积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水库调蓄能力进一步减小,无法满足下游灌区的灌溉需求。
2.4种植面积影响
灌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灌溉需水量的大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灌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因此灌溉需水量就得到提升。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人口数量没有呈现爆发式增长,灌区农业种植规模相对来说较小,需要的灌溉水量自然就小。
3、农业灌溉节水控水的必要性
3.1农业节水灌溉可以缓解灌区农业生产用水紧张局面
当前阶段,依靠传统的工程引水条件和灌溉方式,无法有效保障农业生产最低限度用水需求,每年指标性缺水量巨大。
我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中明确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纳污控制标准,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使得争取超指标用水日益困难,水资源供给和水资源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1]。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灌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浪费,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重。因此,在灌区农业灌溉工作中,应加强节水控水意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缓解我国灌区农业生产用水紧张的不利局面。
3.2 农业节水灌溉可以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农业节水灌溉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灌溉理念,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将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发挥出来。当前阶段,人们缺乏对水资紧缺形式的正确认识,依然存在着大水漫灌的现象,实际灌水量大大超出了农作物的正常需水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得农民水费支出增多。水资源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农业节水意识,制定农业节水计划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效益[2]。目前,我们应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断改进和优化灌溉供水方式,加强耕作栽培技术的创新。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不仅不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还能进一步提高灌溉保证率,使农业成本降低,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节水节费,增加农民收入,为高效农业体系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农业节水灌溉是水利建设的重点
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农业节水灌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阶段,水资源严重缺乏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并且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农业节水灌溉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水利建设提供帮助。节水灌溉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科学的节水灌溉措施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要结合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需水量要求,开展科学灌溉工作,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并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
4、灌区农业灌溉节水控水的有效措施
4.1 合理规划水利灌溉工程
针对灌区基础水利设施老化、发展滞后等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加大资金投资进行对水利工程进行改进和优化,在水利灌溉设施的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地势、地形以及农田分布情况,确保改造之后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发挥出作用。还需要将灌区内引水干渠及下游各支渠的改建工作作为重点关注内容,不断提高干渠的引水能力和各支渠的输水能力,确保各渠道输水畅通,大力提升供水效率,与农田节水灌溉之间形成有效配合[3]。除此之外,还要加大节水灌溉投资,引进适合当地的节水项目作为试点工程,试点成 功后逐步向全灌区推广,让灌区落后的灌溉模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4.2 合理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农业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比如喷灌和滴灌等,在灌区农业生产活动中,应加强对这类新型灌溉技术的应用。相关政府部分可以出资大力推广,利用补贴的方式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灌溉。科学合理的应用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缺乏问题,而且对水资源的利用也缺乏合理性。由于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我们应加强对灌区农业需水量的分析,以此为依据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农业节水灌溉工作,确保水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高卫东,葛雯,叶永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18(2):138+140.
[2]邸志刚,杨路华,许欣然,等.提水灌区灌溉水价分析及水文年对工程收益的影响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9,26(1):84-88.
[3]大洼灌区稻田预测指标及控肥节水灌溉技术探讨[J].地下水,2019,41(1):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