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的思考 祖冠男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祖冠男
[导读] 摘要:想要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足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合理地将纪检监察与日常工作联系在一起。
        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纪委办公室  北京  100011
        摘要:想要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足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合理地将纪检监察与日常工作联系在一起。纪检监察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合理依照时代发展的变化,充分调整其中的“血肉”,并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中,对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推进。为此,为进一步推动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相关纪检监察人员应切实从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出发,在实践与创新中不断完善,合理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不断进行研究与创新,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纪检工作
        1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问题
        1.1企业监督机制建立不到位
        目前,我国企业监督工作中最为明显的问题是,纪检部门的监督机制建立不到位,体制优化也不够系统。对于企业而言,督查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合理融入相关体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监督工作更好实施,促进国有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完善的机制必须要从根本上出发,充分制定出一套由内至外、由上至下的多层次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管理工作量大,而监督机制建设如不能适时进行创新,就会导致监督工作很难发挥其主要的作用。
        1.2企业纪检监察人员素质不够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常见的问题是员工素质不高,导致国企纪检监察工作进展的缓慢。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欲望与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物质的追求度也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部分人员出现了贪污腐败的念头,甚至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阻止企业纪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企业利益受损,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1]。
        1.3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的缺失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内部存在管理方式不恰当的问题。无论是人员的构成,还是监察管理工作的部署,都存在着些许问题,在进行风险投资及规章制度的定制上,也有着很多不合理的方式方法,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错乱。
        1.4牵头构建“大监督”体系的能力不足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处于监督的顶层位置,是“监督的再监督”,有义务整合监督力量,形成“大监督”环境。目前企业内监督体系主要是以党内监督为主,各监督部门之间的监督协同性不够,“全员监督、全员接受监督”的氛围还未形成,对监督还存在片面的理解和认识,认为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没有切实担负起监督的职责。
        2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工作优化对策
        2.1牵头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处置问题的协同能力。
        国有企业内具有监督职责的部门较多,纪检监察机构要牵头各监督部门建立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工作机制,有效履行监督职责。指导各部门对照重点监督事项,逐一排查廉洁风险、内控风险等内部风险和舆论风险、客户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外部风险,全面梳理各岗位权责、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等级、确定管控目标、列出防控措施,制定重要岗位“一岗一清单”、重要业务“一事一清单”,同时将各类风险点有机嵌入业务流程,融入信息系统,实现风险在线监督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提示预警、问题整改在线跟踪落实,构建起以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防控岗位风险为基础、完善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权责明晰、流程规范、风险可控、措施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部门廉政风险应对、救济和处置工作机制,切实增强问题处置的协同能力。各部门针对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做好精准识别和分类处置,能及时整改的督促立行立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建立问题清单,剖析原因,举一反三,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制定整改方案,积极跟进了解整改情况,实行销项管理;对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2.2充分配备专职纪检监察人员,强化队伍构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很多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很容易出现人力不足的情况,还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置专业的纪检监察部门,也未配备相关人员,从而导致很多工作出现无效化,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自然也就无法取得相对应的效果。并且在大部分国有企业中,纪检监察人员多是通过内部选调的方式,在企业其他部门管理人员中进行轮岗及调动,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人员拥有常年的工作经验,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事项或是问题存在一定的认知,行动起来更加方便;不好的方面在于人员专业性不强,甚至没有一个正规的办事体系,只能依靠自己的想法来开展工作,从而导致工作进展缓慢。在国有企业监察管理人员选用过程中,应合理遵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选择政治素质良好,整体评价非常优秀的党员同志。现阶段,有一些国有企业不是百分之百选择党员担任纪检监察工作,对于人员的选择比较随意,这很容易导致纪律检查工作的效率降低,影响了党在企业内部的领导性[2]。其次,应选择一些年轻有为、头脑灵活且领悟性高的人才。在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过程中,因为涉及的任务比较繁重,难度也比较大,因此需要一些拥有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来担任。最后,要强化对于纪检监察人员的党性教育,强化他们对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认同。并且在积极检查工作开启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信任与监督的分离。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部署,不但关系着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也是反腐倡廉工作成果的展现,为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2.3加强创新意识,合理推动国企纪检工作制度的改革与落实
        随着国有企业内部工作的不断改革,深化职能建设,转变管理方式,加强廉政作风建设成为我国企业工作的基础。在新形势的影响下,应积极建立对应的改革制度,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的体系,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建设。国有企业大多是集团式的工作方式,党委建设下有多个二级或是三级企业党委及若干个直属党支部。面对如此庞大的管理结构体系,集团内部的纪委与纪检部门应认真思考如何发挥相关职能,充分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落实中央对于推进纪律检查工作体系的相关要求,加强上级纪检监察机构对下级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领导,充分拟定出工作巡查体系,并根据考察意见,建立有效的报告工作机制,面对反映工作情况及人员作风问题的线索应同时向多个上级纪检部门进行报告。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就是生产与经营,为了能够让企业有效存活下去,相关纪检部门应积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3],既要将基层党支部工作做好,也不能过分影响到生产经营,这给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基层党组织应合理推动创新意识建设,积极总结企业发展过程中纪检监察工作的优秀经验,充分制定出一套符合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标准,同时要让相关人员上手快,见效高,使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充分落到实处,不断推动企业纪检工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为国有企业的进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4强化从严执纪问责,预防企业生存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对违规违纪问题要从严执纪问责,将规则与纪律放在最前沿。为此,在进行企业监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合理监督企业主业,不能过分关注“枝干”而失去了对“主干”的保护。目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有企业生产经济模式及环节,很多企业所配备的纪检监察部门很容易出现“捡芝麻、丢西瓜”的问题。为此,企业内部应合理整顿好纪检监察工作部署,强化巡察工作体系,利用职能监督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合理共享监察信息,共同开展监督工作,进一步形成企业监督的有效工作部署,真正做到敲山震虎,杀鸡儆猴[4]。在企业的发展中,很容易出现诸如“监督是纪委或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与我们普通员工无关”的声音,这些声音警示企业应合理建立全面监督环境,充分整合监督管理资源,强化预防企业生存经营风险,全方位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工作体系,利用有限的监督资源,对企业进行健康检查,有效预防各种风险,使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为我国国有经济体系的进步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使我国国有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结合企业内部纪检监察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使纪检监察部门在促进企业发展、构建“大监督”体系建设和改善企业内部环境方面,不断推动国有企业迈向正规化,为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国有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承龙.做实做细监督职责扎实提高工作实效[N].大同日报,2019-04-19(006).
        [2]戴双萍.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体制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19(04):26-29.
        [3]刘磊.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9(06):260.
        [4]屠晶.浅谈如何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运用好“监督”利器[J].中外企业家,2019(0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