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允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在我国各行各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材料市场的发展进度也随之增加,一些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制作材料时会出现质量问题,尽管这些材料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合格的,但使用价值以及效率是很低的。倘若施工单位没能意识到加强建筑材料工作的重要性,则会对建筑质量的合格性造成影响,对市民的生命、财产权造成威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材料检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地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1、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1、为建筑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提供保障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材料的质量问题对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则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以及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居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不会因此受到威胁。倘若施工单位所选取的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则会导致出现建筑倒塌的现象,另外,尽管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但同样会给居民们的安全问题产生安全隐患。当外界环境出现地震等现象时,均会对周围居民们的安全问题造成威胁。基于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大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管力度,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以及稳定性能够达到标准。
1.2、能够保证施工速度不因此受到影响
在正式施工前,项目负责人需要加大对现场环境的考察力度,同时还应对材料市场进行调研,经过此步骤所选择的材料对建筑质量的合格率有很大的保障,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考核,确保所选选用的设备能够符合施工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各环节施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因停工而导致整体效率降低的现象。
1.3、对材料检测行业技术以及设备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工业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有了很大突破,因此对推动检测行业设备以及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不仅能够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以及施工效率,还能确保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促进了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的发展。另外,加大对材料的检测力度还能够不断更新、完善现有的采购设施以及方法,对提高采购建筑材料的工作效率以及可行性均有帮助,还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成本支出。例如,在施工时,技术人员可以将小油量的沥青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以此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要想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则可以选用陶瓷、碳酸盐等保温材料,此种类型的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还能够减少成本支出,有着十分理想的环保作用,值得推广。
2、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
2.1、缺乏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
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检测,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性,并且检测过程复杂。为了保障建筑材料检测的顺利,就需要提高检测设备的精度以及保证检测技术的先进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施工材料和检测技术一定要相匹配,不然就无法准确检验,得不出准确的结果。另外,导致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设备会按一定比例缩小数据,那么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数据的误差出现。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要求中,必须要保证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以满足需求。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采用落后的检测手段和老旧的检测方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会导致误差的增大,降低整个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2.2、材料检测中操作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检测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并且施工人员必须掌握专业技术,才能够顺利开展。但是很多技术人员对于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掌握不完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严谨作业。这样一来,就不能保障材料检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由于建筑工程质量和最终建设成果受到施工材料质量的重大影响,需要引起施工部门的重视。但是,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往往对于材料检测技术和规范不加以重视,管理部门也并没有统一完善管理规范,直接导致了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屡禁不止。检测方法和过程需严格依照规范和制度,没有操作管理规范约束材料检测技术和操作过程,那么就无法保证项目建成后的安全性、可靠性。建筑施工工程中最基础的施工元素就是施工材料。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对施工材料质量监管不严的情况,使得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流入建筑场地,导致大量的不适宜项目生产的材料应用于施工中。这是直接导致施工工程最终难以符合质量要求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建筑后期维护成本增加的关键因素,是一种严重的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漏洞。
2.3、施工材料质量责任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行管理制度难以有效约束施工各个环节中的质量情况,不能够良好的协调施工的各个部门,依照合理的工序开展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没有被良好的细化,使得各部门无法清晰部门职责,特别是出现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时,无法开展有效地追责工作,长此以往,容易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施工材料质量责任管理制度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材料质量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以及市场竞争力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如果企业所承包的施工项目普遍出现质量问题,必然会对企业的社会效益和信誉产生负面的影响。
2.4、在对材料进行检测过程中有遗漏的现象
当完成建筑材料完成采购后需要完成检测才能够入库,保证材料质量能够满足规范标准。因为建筑材料的种类是很多的,再加上检测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检测过程中会有遗漏的现象出现。这便会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不利于把控建筑施工质量。基于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大对以下内容的重视,尽可能避免漏检问题的出现:第一,检测机构应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工作效率;第二,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引导技术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将责任划分的个人,确保各环节工作都能做到有专人负责。
3、建筑用材检测与质量把控的举措
建筑物是由多种多样的用材以及施工方法与工艺组成的,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筑用材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建筑用材包括原用材、成品以及半成品等,所以,相关企业在选用材的时候必须要对供应厂家进行全面审查,并且严格把控每一种用材,避免一些不合格的用材被使用,保证项目工程的正常作业,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3.1、挑选合适的检测方法
3.1.1、建筑钢筋的质量检测
我国城市建设使用的钢筋大部分具有很强的任性和可塑性,能够抵抗很高的强度。但是不同种类的钢筋的功能却不尽相同,它的主要性能是根据当时的生产条件决定的,在进行钢筋的检测时,要首先检测钢筋的强度,确定它的最高承受力。此外,还要对钢筋进行延展功能的检测。
3.1.2、建筑混凝土材料的检测
建筑所用的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最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建筑水泥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和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其中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主要有石灰硅质胶凝材料,代表有硅酸盐混凝土和钙铝水泥系混凝土。而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类型主要有树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混凝土的不同批号甚至是同一地区的不同生产时间,混凝土的质量也不尽相同。在进行检测时要分批次进行质量检测,进行分散混凝土的检测时,要以每500吨为单位进行混凝土的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有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的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测定及混凝土的结构与构件等方面。
3.1.3、建筑砂的检测
建筑工程所用的建筑砂的颗粒大小决定着砂的细度,但是还不能确定所有的配比情况,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砂的综合使用情况。在砂的密度检测过程中,要控制好水的温度,最好在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的范围内进行。砂的式样加入水后要静置两个小时,一直到建筑砂密度的检测结束。在此期间,温度的差别不能大于2摄氏度。此外,在进行建筑砂强度的检测时,如果混凝土的强度比较高就要使用中砂模数的大小,因为砂中含有部分杂质会影响建筑的综合性能,所以砂的含泥量不能超过3%,同时还要检测砂在混凝土中的耐久性检测。将砂采集后进行烘干的操作,取砂的样品放于套砂的上面在摇筛机内进行固定,一段时间内,再按照筛孔的大小进行分批次的手动筛选,直至筛出的质量小于样品的0.1%为止。
3.2、数据的收集和探析
建筑工程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用材质量。在进行测量数据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选择采用微机处理的新型测量机器,同时在原有机器的性能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系统选择密码后,可以直接确定是否可以成功输入测试数据,因为系统只能使用已经成功输入整个系统文件中的数据。不仅如此,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有关检测标准,尽可能减少误差,并确保建材质量检验始终准确。此外,由于所测试的建筑用材类型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测试质量标准,这样就容易造成计算的步骤非常繁杂,所以还是需要专家进行完善,方便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3.3、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针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应当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约束。在施工准备工作中,施工人员应当全面细致地检查施工地点,确保材料准备齐全。在施工过程中,了解施工当地的天气状况,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养护。企业应当注意提高自身施工材料质量管理能力,积极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管理设备,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员各方面的管理,良好的协调施工工序和各部门的施工,时间保障施工效率有效提升,确保施工材料质量不受影响,企业还应当注意培养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对各项施工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人在项目实施工作中能够采用规范化操作,按照施工要求,达到施工目标。对于工程材料检验的重要性,首先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重点关注。在工程材料具体检测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检测过程能够符合不同的施工情况和施工工艺,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另外,应当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检验意识。安全无小事,一定要观察落实安全意识以及检测意识到位、到个人,通过定期安全讲座以及培训,时刻提醒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保证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完善和规范
3.4、加强施工材料的采买和选用监管
有效地监管是杜绝施工材料质量下降的关键。许多施工中目前都存在使用劣质材料的情况,对于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企业在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在针对施工材料的选择、采买、成本核算、入场审核、存储运输、实际利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验。在施工前,应当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材料尺寸、品质要求,保障引入的施工材料能够符合施工方案及施工标准;在施工中,还须加强施工材料的检验和审核,能够确保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项目施工要求。杜绝施工中采用不符合条件的劣质材料,导致房建土木施工的质量下降。
3.5、强化检测建筑材料证件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检测准确性和建材质量的强有力保障,为此,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完善相关政策,做好材料生产商的严格监测管理,严格规范材料的生产流程和检测过程。施工单位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规范采购流程,由专业人员共同完成材料采购和质量监管,严格检查材料生产商的资质,对材料是否通过国家安全认证进行检查,核对材料生产许可证,核对材料质量检验报告的时间,由专业的检测人员对每份证书的真实性进行核对,避免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
3.6、加强实验操作管理和实验数据管理
(1)测试过程严谨。每次测试都应了解样品采集、样品试验和实验环境条件、实验水平。测试期间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及时纠正。(2)处理实验数据应严格,对于测试项目,原始记录,计算方法,数据处理是否按照标准执行,直接影响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非常细致,细致为了应对,因此要求实验者除了熟悉材料实验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各种材料的技术特性以及不同条件下各种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3)对测试结果的答复以及测试后获得的结果是否合格,应如实将信息反馈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有效指导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想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并发挥最大作用,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测与管理。现阶段建筑工程检验技术还存在较多问题,只要按部就班的解决这些障碍,找寻相应的方法,就能够保障建筑工程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建成项目的安全可靠,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仅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地区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当下的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建筑工程中材料的检测及管理工作。但在当下的工作中往往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根据不同特性分类保存、养护和使用,最大化保证材料的使用效率,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汪银广.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6):107.
[2]季凯.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76.
[3]杨香灵,任运运.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门窗,2019(10):27-28.
[4]陈小华.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管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93.
[5]张会.关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74.
[6]曾前,李想,李和杰.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47.
[7]张万军,王桂梅,张云凤.关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7):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