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明静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房屋建筑工程数量渐渐增多,使相关部门及单位对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要求更为严格。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  610000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房屋建筑工程数量渐渐增多,使相关部门及单位对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要求更为严格。与此同时,暖通设计作为房屋建筑工程设计的主体内容,其设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房屋建筑工程的暖通效果,如果设计思路方法不当,则可能埋下安全隐患,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因此,本文以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为切入点,分析主要的设计思路,进一步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旨在全面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的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思路;设计方法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房屋建筑事业的发展。而对于暖通设计来说,作为房屋建筑工程设计的关键性环节,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居民入住舒适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以进入冬季后,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北方地区为例,暖通设计会影响到冬季房屋建筑的室内温度[1]。与此同时,暖通系统是房屋建筑工程耗能非常高的部分,而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能大大降低能量消耗,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节能效果,并且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此外,如果暖通设计不够合理科学,则会造成较大的能耗,还会引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对房屋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升不利。鉴于此,从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的质量角度考虑,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思路及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思路分析
        1.1符合工程用途
        通常,暖通工程设计势必需要立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否则难以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再者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不同于大空间人员密集处暖通设计,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异。由此可见,相关设计人员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用途及使用要求,突出暖通设计的适宜性,不得脱离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及能源类型,尤其是划分为暖通设计标准期间,强调与相关技术专业间相互配合,以此达到优化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的目标。
        1.2兼顾维护成本
        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系统运行期间,存在出现各种运行故障的可能性,例如:以地下室配电所为例,其通风效果不畅则极易引发建筑群体总体断电的情况[2]。由此可见,具体设计暖通系统期间,相关设计人员综合考虑总体维护成本投入,特别是布置暖通系统相关设备及管道时,尽量为后期安装、维护及保养保留必要的区域及位置。同时,同一房屋建筑工程暖通系统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尽量选择统一的型号,以此为后期维护作业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起到提高维护作业的效率及质量的作用。
        1.3突出节能效果
        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使用形势日渐紧张,使社会大众对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耗能的关注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换而言之,暖通系统是房屋建筑工程耗能较高的部分。因此,相关设计人员高度重视暖通系统的设计环节,突出其节能减排的效果,包括施工期间及房屋建筑工程投入使用期间[3]。与此同时,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及材料,势必需要以保证其质量为前提条件,尽量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以此达到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暖通系统施工期间运输成本的作用。此外,在设计空调系统期间,需综合考虑系统的总体节能效果,合理用材,引进一些现代化节能技术,从而使系统的整体节能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法
        暖通设计是房屋建筑设计的主体内容,而在具体设计期间势必需要综合考虑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不得脱离暖通设计规范,以此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一步打造舒适和谐的室内居住环境。

具体说来,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方法及要点如下:
        2.1通风系统设计
        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工程的通风系统与其室内空气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甚至累及室外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高度重视通风系统的设计环节,综合考虑排风量及风向等影响因素,以保证通风系统运行安全性为前提条件,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注重兼顾工程造价,例如:以地下层配电机房为例,对于通风系统的要求相对严格,除顺利完成排热任务外,不得忽略防火设计的要求。此外,针对柴油机储油间通风设计,尽量采取相应的防爆处理措施,例如:使用防爆风机,并且公共建筑中厨房油烟管道必须设置防火阀。
        2.2采暖系统设计
        按系统类型,房屋建筑工程采暖系统可划分为暖气片散热及地板辐射2种类型,二者各自具备相应的应用优势,而具体选择时,不得脱离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居住舒适度及宜居性,多数设计人员倾向于选择地板辐射的采暖方式,例如:具体设计期间,大力推行“化整为零”的方法,完全改变以往传统集中供暖的方式,建立以单元为单位的独立小型供暖系统,不止能大大提高进水及回水的效率,更有助于加快水循环的流动速度,确保总体采暖效果。同时,选择“上行下给”的单管热水供暖方式,控制管材消耗量,为后期维修提供更多便利。
        2.3空调设计设计
        暖通设计中制冷环节普遍由空调完成,甚至极个别区域空调肩负着冬季取暖的工作职责及任务。因此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加大对空调设计的重视程度,注重冷热源的选择,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空调类型,例如:在符合现行的节能环保标准,且满足房屋建筑工程制冷及取暖要求的基础上,将相关空调水管系统设置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外在伸缩缝处,尽量设计出膨胀节,使受到房屋建筑工程受温度及沉降等因素影响,空调供水管发生挤压变形的问题避免发生,进而使系统漏水问题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4]。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空调供水系统的平衡工作,确保供水系统能够处于正常、稳定运转状态。
        2.4降噪及防震动设计
        传统的房屋建筑工程,主要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生产需求为前提条件,暖通系统中所有通风设备及给水设备运行期间不可避免产生一系列的噪音及震动。再者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系统的管道较多,导致噪音及震动的传递速度过快[5]。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尽量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系统采取相应的降噪及防震动处理措施,有助于规避出现二次施工所造成的扰民及重复投资的问题。以降噪措施为例,其方法相对多样,包括设备外部安装隔音罩及控制管道内流体露点等。此外,针对易产生噪音的设备,则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尽量保持其与用户间的距离,进一步达到满意的降噪效果。
        3.结果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暖通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对建筑宜居性影响较大。因此,相关设计人员需以控制建筑能耗为前提条件,全方位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侧重打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始终遵循经济性及实用性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功能及用途,拟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必要时对系统采取相应的降噪及防震处理措施,以此充分发挥暖通系统的作用,进一步达到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姜棣.论绿色建筑暖通和给排水设计的节能策略[J].建筑科学,2021,37(03):159.
        [2]黄鑫.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21,7(05):153-154.
        [3]杜陆圆.谈暖通设计与现场配合施工[J].门窗,2019(24):154.
        [4]王秀红.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的探讨研究[J].智能城市,2018,4(11):34-35.
        [5]刘振,于赫.高层房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素探讨[J].门窗,2018(0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