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研究 李钜灿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李钜灿
[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施工一定要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转换土地使用功能,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大树移植。
        身份证号:44011119881024XXXX
        摘要:风景园林施工一定要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转换土地使用功能,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大树移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秉承科学化种植的原则,注重有关养护措施的科学应用,关注种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达到提高林木成活率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研究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大树移植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将会对人民的生活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对城市化建设进程也有着一定推动作用。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环节,大树移植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质量,因此需要对移植技术和养护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保障树木的成活率。
        一、大树移植技术的重要作用
        大树移植技术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一,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一般情况下,在树的直径超过10厘米时,便可以对大树进行移植。在实际移植过程中,最好能够保证大树的外形,保证完整的根系。成功移植大树,有利于改善、优化周围环境,从而有效改善城市面貌,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其二,能够对古树起到保护作用。在推进城市化背景下,老街道、旧城区会面临拆迁等方面的问题,会对珍贵树种的生存造成影响。在保护珍稀树种、古树这些国家重点资源时,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移植大树时应用大树移植技术,能够改善城市古树生存环境,对古树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从而充分发挥古树价值。其三,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效益。我国现阶段城市绿化覆盖面较大,但只有较少面积的木本植物,很多城市生态环境、绿化面积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将大树移植技术应用到城市发展之中,引入优良树种,有利于城市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加,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大树移植成活率较低的原因
        2.1移植前准备不充分 
        在进行大树移植之前,需要合理的策划以及制定完善与全面的移植方案,对怎样实施种植技术有着十分明确的说明以及操作技术,在进行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忽视此项工作导致在移植过程中出现由于技术问题导致的大树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在进行树木移植之前,园林施工人员需要灵活的选用树势相对较好,不存在病虫害的树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树在完成移植之后也会由于无法适应新的环境继而导致很难存活下去,继而导致大树移栽之后死亡。
        2.2不恰当的技术选择
        影响大树生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即是大树的整体形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该方面的重视。在移植大树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修剪植株枝干,保证大树能够更好地移动,保证移植后大树有更好的生长形态,有效提高植株生长质量、生长速度。现阶段,一些工作人员在开展植株截枝时,技术水平不足,截取了一些重要的枝干,影响了大树对养分的获取,导致植株死亡,从而浪费了人力、物力,还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三、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
        3.1严格实施绿化培植步骤
        移植后的大树,若养护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坏死。对此,养护过程中首先应严格实施绿化培植步骤,合理分布种植空间,粗耕细作,进行透光改造。首先,要满足栽培深度,一般情况下大树移植的土穴宽度控制在60厘米左右,深度达到高于土球表面20厘米。其次,对移植树木做好支撑,并根据土壤下沉情况,做好分层填土。再次,要注意清洁园林,清理腐烂枝叶,将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病菌来源,不给病原体生长和传播提供条件。最后,保证后期养护措施的跟踪。

一方面要伐除枯枝败叶,为正常枝叶生长提供空间,减少养分损失;另一方面,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防治手段,在不破坏土地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证移植大树的成长成活。
        3.2树种选择。
        园林绿化大树移植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树种进行选择。树种能否得到合理正确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到大树移植的成活率。需要根据实际园林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才能保证大树移植工作的妥善完成。具体的树种选择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首先需要在大树移植工作的过程中对树形树冠等特点进行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判断树龄等信息。其次是需要对园林环境进行判断,选择适合园林生长环境的树种,保证移植的大树可以更好地适应园林气温、土质等环境,促使大树良好生长。最后,为了保证大树的有效移植,还要对移植成本进行充分计算,而且需要使用一些相关的移植设备,从而最大程度保障移植大树的成活率。
        3.3完善植株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防治与大树正常生长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未针对移植植株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会降低树木成活率,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对于工作人员而言,需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在结束植株移植后,需要适当修剪树木,从而保证树木能够获取充足的营养成分,降低病虫害对大树生长造成的影响;其二,工作人员需要基于病虫害高发阶段特点,优化病虫害防治工作,适当对树木进行农药喷洒工作,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从源头对树木进行保护,避免树木成长受到病虫害影响[3];其三,基于病虫害高发阶段特点,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结合病虫害类型,应用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法,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降低病虫害对植株造成的影响。
        3.4日常养护
        在对移植后的大树进行养护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制定科学性的养护方案,从而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养护移植树木时,可以用一些透气性较好的材料来包裹住大树的主体,最大程度的防止大树水分的流失,另外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湿作用。在实际养护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树木正常的生长需要加强对树木光合作用的分析以及认识。一些树木在移植之后很容易会由于这一地区太阳的照射流失大量的水分,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定期的在大树的树干和树面上进行浇水。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浇水时需要保证水分是非常充足的,从而满足大树的日常生长所需。在实际养护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喷灌的方式来进行浇灌,可以适当的调节给水的压力,控制好喷头的出水量,从而使得浇灌工作的效果能够到小提高,在大树移植之后,需要避免大树树干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如果受到长时间照射的话,会加剧水分的流失,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在大树周边搭建一些遮阳网,遮挡阳光,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提升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
        结束语:
        对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进行分析,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园林经济提供科学、合理的柔性措施。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必须更加坚定的做好科学移植工作,不断开发新的栽培技术,应用新成果,全力保障我国园林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坤.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02):43+45.
        [2]颜美云.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3):59.
        [3]王强.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大众标准化,2019(18):106-107.
        [4]邱国民.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方法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257.
        [5]郝兆军.浅谈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J].花卉,2018(20):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