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843600
摘要:人类在自身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文化活动也越发趋向多样丰富性;音乐既是一种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又是促进人民群众情感表达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音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占领了尤为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认真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审美,并提出相应参考策略以提高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音乐;审美
音乐审美不仅可以改变人类内心活动,还可在艺术表演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感受美;与此同时,音乐也是净化人类心灵深处的重要元素,可在激起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使人们更加趋向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此来丰富人类的生活情感,并提高人类自身审美;可以说音乐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
1.培养群众音乐审美的意义
音乐是传递和表达人类生活情感的重要途径,而音乐审美则是人们享受音乐美的主要方式。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往往涵盖了作者内心感情以及真实心理,因此,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最真实的体现出作者的情感生活,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体验。如若欣赏者与作品发布者有类似的经历,就可在此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让欣赏者体会到满足感[2]。总而言之,音乐审美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群众在高度紧绷的一天中,就需通过某种方式释放自身心理压力,以此来满足自身对精神的追求。如若群众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就可在日常文化活动中领会精神世界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享受文化活动所带来的音乐审美。
2.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方法
2.1深入全面的认识音乐
首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想有效提高群众对音乐美的欣赏能力,就需帮助群众深入认识了解音乐,只有这样,才可准确掌握音乐的表达形式及基本含义。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其开展方式不可过于单一,从而使人们更加全面的认识音乐作品;并通过开展音乐研讨会,加强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3]。此外,还需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群众对音乐元素的运用能力;很多时候,群众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因此,并不能深入的应用;只有经过大量实践,才可在掌握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做到合理应用。那么,要想将音乐元素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就需促进文化活动与音乐相融合,通过实践活动使人民群众对音乐有着全新的认知和了解。
2.2音乐审美与群众文化的有机结合
演唱歌曲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性,既可相互制约,又可相互影响;因此,加强音乐审美与群众文化的完美结合,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在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综合素养的同时,对丰富其精神生活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而为了有效促进彼此间的融合,就需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应鼓励人民群众举办音乐形式的文化活动;例如:音乐、相声等;为了提高人们对音乐审美能力,就需在文化活动中采用多种音乐形式,通过大合唱、民族音乐欣赏等途径,实现两者间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提升音乐组织者的审美能力也至关重要,组织人员在组织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还需拥有较强的艺术欣赏能力,从而在文化活动中有效感染其他参与者,提升彼此间对音乐作品的认知能力[4]。
总而言之,在举办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其音乐组织者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可邀请音乐专业人士当做组织者,从而让人们深入接触音乐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3培养群众的节奏感
要想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就需与音乐长期接触,通过对音乐的接触,用耳朵感受音乐旋律及形象;由于音乐节奏感是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不同节奏会带入不同的感情,例如:一些高昂、急促的节奏,通常代表着社会动荡;而一些低沉、平缓的节奏,则代表着人生苍凉;因而,具备音乐节奏感是感受音乐情感的重要前提之一[5]。要想有效培养观众音乐节奏感,就需让其更好的了解音乐外部形态,对音乐节奏的起伏、速度、大小、布局均有所了解,只有人民群众对音乐外部形态深入了解后,才可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自身所存在的潜移默化的情感变化,进而从内心理解音乐作者的创作情感,并提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认知。
2.4选择合适的音乐
要想有效提高音乐审美素养,就必不可少大量实践活动的参与;例如:一些经典音乐作品,既涵盖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情感,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音乐的表现手法;因此,经典音乐的选择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音乐审美素质的提升。例如:众所周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通过凄凉优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爱情的伟大之处;而人民群众对于该音乐作品也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清晰的了解当中的情感变化。此外,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还可选用经典影片主题音乐,这可使人们对所观赏的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杜绝黑暗势力的猖獗。那么在选择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经典为主,同时还要选择以人民群众生活较为贴切的作品;只有这样,才可有效提升大众审美能力,并在欣赏音乐美的同时,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可以对不同的文化和感情,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再加上不同类型作品可给人不同感受,既锻炼了人们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又具备相应的欣赏能力[6]。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趋向现代化,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在此种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对精神世界有所向往;因此,艺术欣赏已经成为丰富人类生活的重要举措。现如今,群众文化生活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范围,并为丰富人们日常精神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不仅对提高人类艺术修养有所助益,还可在陶冶情操的基础上,提高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贺诗嘉.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审美分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20,000(001):211.
[2]丘巧汕.音乐审美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研究[J].艺术大观,2019,000(017):P.1-2.
[3]李苏华.如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推动音乐普及教育[J].参花,2019,000(003):157.
[4]洪明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J].黄河之声,2019(19).
[5]杨昊天.增强群众文化音乐审美能力的路径探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5).
[6]晋羽屏.浅谈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审美[J].中国科技投资,2019,000(00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