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豫海林业工作站 宁夏省吴忠市 751300
摘要: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我国的林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21世纪,中国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然而,由于经济的飞速增强,对自然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对森林木材的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致使土地荒化程度日益加重,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引发雾霾及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怎样在当前基础现状上种植树种,成功改善生态环境,促使我国植树造林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促进现代林业的多功能效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充分得到发挥。
关键词:林业工程;荒山造林方法;创新研究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荒山造林的相关工作,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之一,在植树造林的相关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森林培育工作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环节,在林业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们对于荒山造林工作的质量更加关注,从荒山造林工作的本身进行分析,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既要考虑到造林与环境的协调性,还需要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等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考虑外界客观因素对于荒山造林工作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保证工作质量,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整体成效。这也是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和改革措施的工作之一,因为自然条件、硬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相关工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将荒山造林的工作理念进行更好的融入和提升,增强森林培育的工作效果,不仅要实现林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还要在林业增收方面有所提高,以更好地促进人与环境的良好发展。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荒山造林工作的认识,做好改革和创新的工作,促进林业工程相关产业的发展。
1林业工程中的荒山造林需遵循的原则
1.1林业工程中生态造林的生态优先原则
在进行荒山造林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选择的树种势必要以维护生态发展与建设为基础。由于大部分荒山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对比以往的平原相对较差。鉴于此,荒山造林势必要选取根系生长速度快及生态效益较好的树种,才可从根本上实现荒山生态环境的改善、避免水土流失等灾害,有效提升荒山造林的效果。
1.2林业工程中生态造林的混交原则
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不但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具体种植中采用混交林的造林方式。将当地所有树种的分布情况与生长特点当作基础,深入挖掘自然功能与生长潜力,将混交林作为基础进行荒山造林工程的建设,为实现荒山造林工程的目标提供保障。
1.3林业工程中生态造林的适地适树原则
合理有效的进行造林地域类型的划分与区别,严格遵照地域环境与树种的生态学特性选取与造林地相适应的树种进行造林,为提高造林树种的抗病能力提供保障,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荒山造林的成活率。不仅如此,在荒山造林中,还可以结合所在地域的具体情况,增强当地居民喜爱且具备较强生态功能的外来树种进行种植。
2荒山造林方法
2.1树种选择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树种,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荒山造林工程的成本。因此科研人员应当时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树种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树种的种植周期和成本,选择适宜的树种。科研人员应尽量选择本地树种进行种植,另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山体部分的差异性,一般来说,各类荒山的山顶自然环境条件最为恶劣,很多荒山多年未被开发,山顶的土质沙化现象严重。针对这一现象,科研人员应当选择一些固定性强、吸水量少的树种。在山腰处,土壤一般疏松容易出现滑坡现象,因此在山腰处选择的树种应当能够维持土壤的肥力,还能够固定地表的植被。
2.2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
很多荒山所在地气候干燥,自然环境恶劣,植被覆盖率低,直接使得荒山的水资源缺乏。然而植物生长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以确保新种植的植物能够在幼苗期成活。应参考荒山所在地往年气象记录,尽量选择在一些降水较多的季节进行造林工作,如果有可能,可进行人工干预或补充来保障新栽植物的水分供应。在水资源缺乏的时间段,根据不同植被的具体生长情况,提前种植一些抗旱能力强的植物。
2.3整地方式
整地的目的是给树木提供更好的土壤条件,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整地的方式多样,以水平沟整地和鱼鳞坑整地为主。鱼鳞坑整地主要是在干旱的山体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鱼鳞坑整地时,为了防止在特殊雨少季节出现土地的塌陷,应当将土坑挖成半圆形。采用水平沟整地一般是在一些山体坡度大且土壤肥力较少的山体部分进行,利用水平沟整地时应当注意搭建土埂。
3林业工程中荒山造林的方法创新
3.1容器苗造林
容器苗造林的操作有着较高专业性方面的要求,也具有较复杂的操作过程,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处理。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有较高的成功率,效果十分显著。容器苗造林要掌握好种苗的深度,保证其存活率是关键。因此,在进行容器苗造林之前,科研工作者要深入荒山造林工作的一线,对周围地理情况进行勘测,为整体工作进行土壤、环境等分析,对造林地有一个总体的把控,保证在保护周围土壤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3.2栽植要点
为了保证树苗的存活率,工作人员在树苗的栽植过程中要做好各个环节的精准控制工作,在相应的控制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因为荒山造林工作面临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贫瘠的土壤,应该在种植工作之后对于苗木进行保护,例如采用湿布进行覆盖,根据树苗吸收和生长所需水分进行有效的调控。此外,还要做好植树区域的监督和后续养护工作,一方面不受来自外部的伤害,另一方面要保证树根生长的顺直状态。
3.3抚育管理
做好造林地抚育管理工作是保证树苗健康生长的保证,在管理中工作人员应根据植物生长的周期进行施肥、浇水工作,时常观察和了解树苗的生长情况,注意对杂草的控制,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林业的建设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林业对推动生态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林业工程是加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是社会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通过荒山造林方法的创新,可全面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在进行荒山造林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品种的选择,而且要注重种植季节及根据不同的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苗木品种及栽植时间。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多渠道积极借鉴其他区域的工作方法,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身的业务水平,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升荒山造林工程的质量,确保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韩爱红.面向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沁水苗圃建设可行性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7.
[2]王颖.孝义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政府职能的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7.
[3]王艳芳.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成效及其潜力评估[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4]夏远友.林业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以及创新[J].时代报告,2017(22):166.
[5]张丽梅.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与育苗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1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