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网格化管理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陈文杰
[导读] 摘要:在以往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存在较多的不足与缺陷。
        云浮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服务中心
        摘要:在以往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存在较多的不足与缺陷。由于监管工作的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现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满足及建设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而导致建设工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不具有有效性。为了全面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相关企业单位应将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在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之中,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进而为促进建设工程项目获得较高的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应用
        引言
        所谓网格化管理便是指,相关管理人员以属地管理以及地理布局等原则为基础,并对其所管辖的区域划分为网格状单元,以此对每个网格单元开展实时、全方位的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网格化逐渐得到直接的体现,同时,随着网格化管理的不断发展,网格化管理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向成熟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虽然网格化管理拥有了较为清晰的运行模式,但其对分散的管理区域/点并未拥有过多的研究。
        1、网格化的建立
        为了确保建设工程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各个参建单位能够在各个工作环节中全面落实自身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明确各个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相关项目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网格,确保在整个建设工程中项目公司、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商以及其他参建单位之间有着明确的建设、监督、项目以及参见层级。也就是说,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项目公司需要全面发挥出自身的主导地位,相关监理单位则需做好自身的监督工作,项目施工承包商则应明确自身在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等。在整个建设工程中,网格化管理安全系统的建设则是项目公司整个管理体系中最小的一个标段。
        在明确管理层级并将整个建设项目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后,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明确掌握项目管理具体职责的基础上,明确各个网格单元的网格责任人与监督者。对于建设层级的项目公司而言,其网格责任人应是公司总经理,监督者则是项目公司的安全总监;对于监督层级而言,其网格责任人为监理单位总监工程师,监督者则是相关安全专业的监理工程师;项目层级网格责任人为施工承包商的项目经理,监督者则为相应的安全负责人;参见层级网格责任人应是项目负责人,监督者则是相关安全负责人。只有当每个网格单元中拥有明确的负责人,并拥有完善的网格化管理安全责任人员信息表,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才能得以提升。另外,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落实网格化管理手段时,项目公司需要明确各个单建单位的工作职责以及网格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方式,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与奖惩政策,以此确保在落实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拥有一定的规范性。
        2、网格化的运行
        要想在建设工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网格化管理安全系统,项目公司需要以项目安全管理特点为依据,转变以往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以此确保网格化管理系统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正常运行。


        以往传统安全管理的线下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借助书面材料来实现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就是说,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在处理安全事的过程中,通过向发起单位提出书面材料的方式,由下一级的责任单位进行相应的核实工作后,在由责任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这一整个过程中不仅包含着对书面材料进行传递的工作,还包括对书面材料中内容进行落实与整改等,当安全事项得到有效处理后,再由责任单位逐级的将书面材料进行上报,直至材料反馈到发起单位。
        线上网格化管理是指相关管理人员借助网络技术来传递相关材料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建设工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通过使用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中的预设项目层级以及管理层及中的设定功能,优化组织机制,以此确保新指令能够从上到下的得到有效传达,并能够得到由下至上的信息反馈。在整个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线上网格化管理中,信息共享不分层级。也就是说建设层级可以对所有层级下达相应的指令,而监督层级只能对项目层级以及参见层级下达相应的指令,项目层级则仅可以对参见层级下达相应的指令。另外,信息反馈也正如下达指令的层级形式大致相同,在进行信息反馈的期间需要将下达指令的层级转变为接受信息反馈的层级。与下达指令、信息反馈不同,信息的共享不会受到管理层及的限制,因此在传递各种信息时,相关人员应充分利用线上传递信息的方式,以此确保相关信息传递速度得以提高的同时,信息传递与共享内容的准确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3、网格化的考核
        为了确保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网格化管理系统能够得到哦有序的运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首先要将与之相关的规定归纳大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之中,以此确保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合同与制度双重的约束,进而有效保证网格化管理安全职责、义务、考核以及相关奖罚标准的明确性。
        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出监督层级的工作人员不需接收组织考核外,各个层级需要逐一进行相应的考核。在考核正式开展的过程中,相关考核人员首先要明确掌握考核工作时双向的,也就是说在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考核的同时,管理者也是被考核的人员。在结束相关考核工作后,管理者应对考核结果进行如实的记录,以此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另外为了保证其公开性与公正性,考核结果需要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双方进行相应的签字落实。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借助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各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另外,网格化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以及各项工作考核的真实性,为有效提高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的透明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明杰,王建军,杨磊.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研究及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02):63-66.
        [2]于鑫. 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
        [3]张建坤,李灵芝,何厚全,杨岭,李俊杰.构建网格化工程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06):44-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