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杨俊俭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那么时代发展背景下,以往的建筑管理模式已无法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要,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中之一就是协同管理。
        广东海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那么时代发展背景下,以往的建筑管理模式已无法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要,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中之一就是协同管理。因建筑工程管理的时间周期十分长,并且会牵涉到多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其关乎到各方主体的利益,所以就需要相关人员重视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应用协同管理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序的开展。文章基于协同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协同管理所需的技术支持,以及协同管理的要点,以期望能够推动建筑工程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协同管理;要点
        建筑项目的协同管理工作是当前较为出色的一种管理方式,可以更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能够正向推动工程的发展。构建整体化的管理方案,使各组织间能够科学规划,从而使得多方能够协调,并优化各生产要素。那么要使工程项目的施工有序且高效的开展,就需要合理的开展协同管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 协同管理概念
        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当中,协同管理指的是对大于两类的各种资源与组织进行可调,使其可以一同的去达成目标,在人和人的协同管理过程中,还牵涉到各系统、各资源、各设备以及各建筑间与人和建筑间的配合,协同管理关注的是项目的统一协调。一般体现在三点:首先是以人为本,不管是任何职位,核心都是人,那么人全面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才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合理整合企业和项目的关联,虽说建筑工程中有很多流程,通过协同管理合理的联系这些内容并规整。再就是结合工程当中的全部资源,一同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并达成目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分为工程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这三个方面还可以分成各种管理系统,比如经济成本管理可以归纳为材料成本、施工设备成本和人力投入成本管理等方面,将这部分构成的管理系统进行配合协作起来管理,有助于促进工程项目有序的开展。管理人员按照职责进行划分,各自所属的项目会关联到整体项目的进度以及质量和技术等方面,是密切关联的,所以需要引起重视。
        2 协同管理需要的现代信息技术
        2.1智慧工地系统
        应用智慧工地系统能够有效的处理传统工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应用可视化智能控制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机并整理成本、进度、安全和质量上的相关数据资料,结合大数据技术来进一步分析,并对工地的未来发展进行评价,给予相关预警,从而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合理的参考指导。
        2.2BIM技术
        在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应用BIM技术,使建筑数据化和信息化整合,在建筑项目开展和维护的整个过程当中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如此管理人员可以联系个方面的建筑信息在管理决策方面展开优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有效减少成本的支出,还有助于保障工程安全与进度,实际施工当中,要提高BIM模型的应用效率。
        3 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要点
        3.1实名制协同管理要点
        建筑项目协同管理工作当中,其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实名制管理,建设实名制管理模块于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上,一般是管理施工和管理人员,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加强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且带来对应的数据库,同时展开大数据分析,并给项目决策带来有效的参考和优化管理水平。
        3.2重大危险源协同管理要点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里创设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木块,能够进一步提升识别和评估的力度,且建立针对性的实施计划以及安全施工方案,开展操作之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分项工程完成以后,通过监理人员进行验收操作,由专门的人员通过智慧工地app在现场来检查安全状况,同时把监测的结果通过数据的形式添加达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内,应用BIM模型对危险源进行预测,以提高管控意识,应用科学的对策模拟危险工程的操作,在安全性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够展开施工操作。


        3.3危化品监管协同管理要点
        建筑施工当中会牵涉到许多危化品,那么在应用与保存过程当中处于安全性,就要在智慧工地系统当中设置危险品监管模块,通常是记录各类危化品的数量和种类用途,且通过视频动态对使用的整体流程进行监管,还要落实好存储与废弃处理的危化品监管台账,通过BIM技术计算和危化品相关工程量,再对危化品物质进行计算,使其能够科学的监管。
        3.4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管理要点
        要使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不但要落实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协同管理工作,还需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工作落实,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模块,按照种类划分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些常见安全隐患,并记录到平台当中,考虑其危害程度,降低分成各种等级。同时安排日检、周检、月检和季检与随机检查等共同配合,提高安全隐患的检测力度,使平台中能够反映全部数据信息,作为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5物联监测系统管理要点
        智慧工程系统里构建物联监测模块,在线监测以及上传施工当中的有关环境情况、各方面污染以及不安全行为操作等方面,只要高于预警值就会发出提示,那么就要按照相关要求来强化管理操作,从而能够精准化管理风险,并使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3.6安全生产标准化协同管理要点
        首先对于安全文明来说,要将施工现场的施工图设计以及体现的效果进行呈现,通过落实好场地的设计与规划方面的工作,使安全防护规定明确,给标准化施工带来良好的条件。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BIM技术进行相关的预测,例如安装脚手架工作,可在施工开展之前先通过BIM检测结构碰撞,优化设计方案,保障安装操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其次是绿色施工,强化应用4D施工模拟技术,科学的设置施工计划,对施工进度准确的把控,同时要优化施工资源,通过使用水电节能无线监控系统,预设好节能的内容,利用BIM技术计算工程量且设置调控安排,施工现场强化雾化喷淋系统的使用,尽可能应用更多的绿色施工的内容。再就是要做好工地建设,并强化做好施工要求的教育与宣传,同时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尽可能更多的保障施工满足要求。最后是消防安全,要能够合理的安排防火分区,并健全消防系统和设施,通过BIM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
        3.7BIM项目管理大数据建设
        要推动项目协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就要借助BIM技术建设各项台账的大数据构建,特别是对于危险品监管、人员信息、水电节能以及重大危险源等方面的台账要展开大数据分析,联系工程安全责任制度的进展状态,针对性的安排人员配置,使风险能够更好的把控,重点排查安全隐患,同时提高施工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协同管理的成效。还要注重持续更新大数据库内的数据,联系数据更新与预测应用针对性的手段,保障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
        4 结语
        应用BIM技术系统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项目管理的效率以及水平,使管理工作更具科学合理性,同时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那么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积极学习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可借鉴优秀的协同管理经验并酌情应用到自身工程管理中来,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效率,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邵江江.协同管理在建筑管理中的有效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43,274.
        [2]林皓.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剖析[J].江西建材, 2015(16):303.
        [3]盖涛.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探究[J].科技风,2015 (20):182+185.
        [4]曾芃椋.分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7(3):162-163.
        [5]李国华.协同管理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7(8):191-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