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渐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小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中小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中小城市城乡规划问题,这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城市的未来发展。如何提高城乡规划的合理性以及城乡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实现投资效益是中小城市城乡规划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特征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很多地区也在持续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个背景下,国内出现了有关城乡发展规划的政策。然而事实上,我国大城市数量较少而中小城市数量居多,不同地域间经济水平差异大,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因此,文章基于我国现在的城乡规划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背景,讨论了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现状和现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的策略,旨在促进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的发展。
1中小城市城乡规划概念分析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往往是指对中小城市城乡进行规划编制,从中小城市土地实际运用情况入手,让城市建设得以合理管理和控制安排。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开展监督审计,形成控制管理等一系列活动。规划管理的重要目的是对城乡规划建设发展。现阶段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存在很大的压力,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城乡规模拥有了扩大的趋势,经济结构发生了优化转变。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候,应以工程建设具体原则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形式,让中小城市城乡规划更加科学。政府工作对资源合理配置,让城乡建设和发展获得优质调控。将此作为重要前提的情况下,明确城乡规划管理重点,对城乡规划范围进行合理空间运用,形成清晰的空间运用标准。现阶段城乡规划管理往往涉及了审批、执行和监督三个重要流程。中小城市方面则是:(1)县级政府机构进行下级城市的规划和制定。(2)省级政府、县级市政府针对具体的总规划和操作实行审批。(3)开展规划执行的重点监督和管理。
2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问题分析
2.1现有管理系统的效率低下
在现有制度下,城乡规划管理效率往往很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程序化管理的开放性水平低。城乡建设项目要在有关部门和群众监督下进行,确保管理公平合理。然而,大多数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细节并未充分披露,公民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目前,许多中小城市在其政府网站上只发布粗略的规划方案或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站,人们很难从中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形成实时监管。管理体制效率低的第二个方面是各部门协调困难。制定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不是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才能顺利实施。除政府部门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以及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都参与了城乡规划的管理。然而,项目的实施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和批准。如果这些部门沟通不好,将会阻碍规划管理,严重影响管理效率。
2.2管理技术手段滞后
近年来,各大城市陆续开展数字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将信息化系统平台纳入中小城市规划管理,将推进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发展。然而,多数中小城市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无法迅速、合理地开展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而导致各地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进一步拉大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这将严重阻碍城乡规划高效管理。
3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完善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
城乡规划管理属于行政管理,具体管理工作需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和监督。而且,中国有很多城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小城市,每个地区应该首先建立城乡规划法律法规,提高他们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形成一个法律和监管系统与区域特征。在制定城乡规划地方性法规的过程中,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同时,根据当地城乡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地方城乡规划管理措施。在这一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和冲突,在规划和管理中避免摩擦和矛盾,预见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规定,从而提高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的管理效率。
3.2开展有效的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评价
目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评价应用较少,但具有强大的信息反馈功能,如城乡规划决策信息反馈、规划管理过程信息反馈、建设项目实施效果反馈等。为了有序开展规划管理工作评价,实现城乡规划目标,规划编制与管理评价必须以深化总体规划为核心,只有实施总体规划才能实现法定规划。总体规划审批后,可以对城乡发展起到引导和调节作用。城乡规划属于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深化建设规划各个步骤的实施,确保规划意图的实现。因此,在规划编制管理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点。一是对城乡规划年度编制计划进行评估,对审批情况进行评估。通过使用评价方法,我们可以充分了解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分析其规划的可行性。其次,年度评估建设实施计划,全面分解项目的每个阶段,以确保各种策划活动可以更好的开展和计划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引导在计划完成时间。
3.3加强监督,提升公共参与力度
公众参与至关重要,但缺乏有序的公众参与,就无法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发挥不了价值和作用。保持和保持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组织更有实力的团体,提高公众参与的效果。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等机构可以作为城市公民团体设立。这些群体的力量将为城乡规划提供良好的渠道。此外,行政部门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完善和完善机制,使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合理和民主。合理建立城市规划监理制度,在行政单位明确建立监理目标,并设置专门的监理人员开展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城市规划监督员对管道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执行、审批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这是防止违法行为发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监督机制,解决监督过程中的缺陷,形成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合理控制违法情况和损失,将损失降到最低。对于违法行为,要形成更大力度的处罚,要求责任人承担责任,同时深入查处,加强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严肃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城市城乡规划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由于自身的特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管理部门要重视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思远.新时期中小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04):148-149.
[2]吴修艺.智慧城市理念下现代中小城市规划原则研究[J].财富时代,2020(04):211-212.
[3]曲爱伟.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途径[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7):1.
[4]王森,李玲慧.新时期视角下中小城市规划体系结构调整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20-21.
[5]周晓曼.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9.